疾控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 刘伟 摘 要:对于疾控机构而言,通过档案信息可以分析疾病的走势、流行特点,为防控措施的制定供应参考,因此必需重视管理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存在的建设问題,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疾控档案 信息化建设 重要性 改进措施 一、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疾控机构的功能作用,是防控疾病、供应公共卫生服务,其中的档案信息可以为管理决策供应依据疾控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其目标是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结合在一起,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高效利用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疾控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其重要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转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考虑到疾控档案数量大,信息技术下能够实现分类、检索、复制、传输等功能,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优化保存条件基于信息技术下,疾控信息资料从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避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破损,从而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疾控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之后,对于管理条件的要求降低,但是也需要网络、计算机、储存设备作为硬性条件,从而实现加工、保存、管理等操作。
但是,受限于疾控机构的资金投入,往往这些设备不能一次实现完整购备,阻碍了网络系统、软件管理系统的构建,继而不利于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二)管理人员素养低 疾控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依旧不能离开人员要素,需要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合理操作,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当前疾控机构工作人员的特点,一方面专业文化水平低,尤其是档案管理专业人才数量少;另一方面多为年轻的管理人员,其工作阅历在5年以内占据绝大多数,不利于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工作机制滞后性 和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信息化管理的主体完成了从人力到物力的转变,因此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机制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单纯从保密机制上来看,由于削减了中间环节,信息化管理的保密性明显高于人工手动管理 三、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 疾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第一步是要依据管理需求和目标,购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对此,疾控机构首先要在物资选购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各种办公用品和设备,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供应物质基础面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准时有效的开展防控工作其次,硬件设备到位后,还要在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的建设上下功夫。
购买设备时就应当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各项管理功能,并依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需求,对其进行改造和研发,确保和实际工作管理需求相符合 (二)工作团队建设 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人力资源方面,技术设施建设完备后,就要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对于目前疾控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改进措施如下:第一,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训练,重点放在的档案管理学、信息技术两个专业上,以满意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第二,调整人才聘任制度,乐观引进专业技术强、具备丰富阅历的管理人才,以充实整个管理队伍,从侧面上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加强宣传力度,尤其是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熟悉,从而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明确岗位职责,促进信息化管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工作机制建设 传统档案管理的工作机制,和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机制,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不能连续使用考虑到疾控档案使用的频繁性,改进措施如下:其一,依据疾控档案的使用状况,制定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管理制度,档案的采集、保存、使用、管理等,都要具备相应的机制其二,加强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针对其中重要的档案,在查阅、管理、使用时要严格根据审批机制执行;定期对管理系统升级优化,防止黑客、病毒入侵;还要加强监控力度,避免档案资料人为泄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疾控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保存条件当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人员素养低、工作机制滞后性三个方面对此,应当分别从础设施、工作团队、工作机制入手,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