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1课时,8.论教养,CONTENTS 教学目录,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 2.了解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并学会运用重点) 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难点) 4.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学习目标,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来自哪里? 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 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新知导入,德米特里利哈乔夫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作者简介,助学资料,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这篇文章收录在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中,这些“书简”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
在书中,利哈乔夫和年轻人谈了怎样学习、怎样生活,并告诚年轻人要走的道路相当复杂背景资料,助学资料,贸然(mo) 疲惫不堪(kn) 大发雷霆(tng) 涵养(hn) 恕我直言(sh) 自吹自擂(li) 恪守(k) 允诺(nu) 自持(ch) 矫揉造作(jio) 絮絮叨叨(x) 汲取(j) 扭捏(ni) 箴言(zhn) 嚼(ju) 尴尬(gn),,学习字词,预习思考,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扭捏作态: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 随机应变:比喻自然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智地应付理解词义,预习思考,恪(k)恪守,格()格子,咯()咯咯,堪(kn)不堪,勘(kn)勘察,湛(zhn)湛江,,,持(ch)持续,侍(sh)侍候,待(di)等待,孤()孤独,狐(h)狐狸,弧(h)弧线,,,,形似字,预习思考,速 读课 文,,思考问题,预习思考,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感受文章语言的风格,挖掘作者的中心思想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整体感知,初读课文,通过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2)文章论述了哪两个问题?,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要有优雅的风度自主探究,初读课文,第二部分(2-12):,第三部分(13-18):,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分析讨论真正的教养的表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第一部分(1):,,划分层次,初读课文,作者认为教养应首先体现在哪里?,品味第一部分,“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开门见山,引出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又说“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品味第二部分,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谨慎的表现,既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谦虚不也是有教养的体现吗?,,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第4-12自然段列举了哪些无教养和有教养的表现?,无教养不洗餐具、对家人大发雷霆、对亲人缺乏了解、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关爱、随心所欲地开大电视或收音机音量或高声说话、开家人的玩笑却不顾及其自尊心 有教养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对人谦让、礼让,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恪守诺言,不摆架子“翘鼻子”分析讨论,精读课文,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谈论“风度”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品味第三部分,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作者认为“优雅风度”的表现是什么?,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即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分析讨论,精读课文,“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文章开门见山的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对众多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自然而然的得出自己的结论,强调了优雅的风度就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课文探究,精读课文,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要分析1)举例论证: 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说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做一个有优雅风度的人切记不要互相妨碍,生活中要关照别人的观点,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论证充分,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的好处是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课文探究,精读课文,(2)对比论证: 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愚蠢到了极点!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无教养的人和有教养的人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了有教养的人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课文探究,精读课文,(3)道理论证: 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引用谚语,论证了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的观点课文探究,精读课文,第7和第8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引用论证,如第10段,就引用了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课文探究,精读课文,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起着怎样的作用?,“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课文探究,精读课文,“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 “可能”表推测,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去掉后就成了“优雅风度是外在的”,过于武断,与事实不符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外在的课文探究,精读课文,品味划线词语的作用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在表明作者的观点切记不要互相妨碍课文探究,精读课文,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1)语言生活化,针对性强,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 (2)语言格言化,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课文探究,精读课文,本文通过列举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真正的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尊重他人课文主旨,课堂小结,论教养,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反面举例,,剖析“优雅风度,阐述真正的教养的表现,,教养的本质是尊重,正面论述,,优雅风度的表现,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守的准则,,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作者先批驳“优雅风度”即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错误观点,然后阐述自己对“优雅风度”的理解,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有针对性地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的感受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源自教材帮,跟踪检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1971年的一天,松下幸之助请几位下属去吃牛排。
当其他人都吃光了牛排时,他的盘子里还剩下一大半这时,松下幸之助叫来了服务员:“能把做牛排的厨师请来吗?”不一会儿,厨师忐忑不安地走过来松下幸之助微笑着说:“我请您过来,是想当面对您说,您的牛排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我已经70多岁了,吃太多牛排,对肠胃和身体都不不好,所以只能吃部分我怕您看到这盘剩了的牛排,误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您的上司也可能因此而责怪您,所以想当面跟您解释另外,如果您的上司不相信您的话,请让他直接打我的求证说着,松下幸之助站起身来,恭敬地递上自己的名片厨师接过名片,才得知眼前的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激动得连连致谢积累拓展,假如以“勤能成才”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你会选什么材料来论述?,名言: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6)勤奋是好运之母 富兰克林 (7)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课后作业,事例: (1)孙敬头悬梁 苏秦锥刺股 车胤囊萤学 孙康映雪读 (2)曹雪芹为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3)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演算的草稿纸装了两麻袋。
他坚持每天清晨三点起床学外语,每天去图书馆,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中有几次因没听见管理员的关馆叫喊而被反锁在图书馆里,但他豪不介意,仍不倦地回到书堆中 (4)贝多芬学弹钢琴,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他把双手浸在水盆中,等手指降温后再继续弹,他撩起的水顺着楼板缝隙渗入楼下,女房东常为此大喊大叫 (5)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