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 雷宇 王莉 陶敏洁 [摘要] 目的 探讨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于我院肝胆外科的92例肝胆外科胆道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一组为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对照组),另一组为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舒适度并分析差异 结果 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4.170.72)分、(3.240.61)分、(2.620.37)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舒适度评分(79.203.72)分高于对照组的(64.61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术后疼痛护理管理;肝膽外科;疼痛控制[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management under immersive game interactive feedback mechanism in postoperative pain control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obiliary surgery. Methods 92 cases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biliary tract surgery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management under immersive game interactive feedback mechanism. The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and comfor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24 h,48 h,72 h after operation, the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4.170.72) points, (3.240.61) points, (2.620.37) poi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fort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79.203.72) poi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4.614.24) points (P[Key words] Immersive game interactive feedback mechanism;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management; Hepatobiliary surgery; Pain control肝胆外科大部分患者术后可产生中度至重度的疼痛[1,2],对手术康复影响较大,有效管理术后疼痛已成为科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目前根据患者病情及疼痛主诉所采取的肌肉按摩等[3-5]护理措施已超过普通护理要求,加之护理工作量超负荷及有限的人力,因此并未取得较好的术后疼痛控制成效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6,7]是指在一个可以使参与者感觉处于真实环境的游戏之中,通过与游戏沟通(人机交互)定义了参与者虚拟形象的同时,游戏的虚拟形象亦给予参与者回应(交互反馈)目前,该机制主要应用于虚拟现实技术,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逐渐广泛应用于护理等领域,在分散患者注意力等方面效果显著鉴于此,本研究应用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并探讨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于我院肝胆外科的胆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感觉功能障碍、无听力和视力损害、无精神类疾病能配合调查、知情并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理解能力障碍、严重术后并发症、24 h内再次手术者入选共92例患者,根据手术时间编序并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1.2 方法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即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给予经文献检索和循证之后,总结出的系统化、个性化的疼痛护理。
包括建议患者术后在休息时采取半卧位的体位;在患者术后麻醉效果消退并出现较明显的疼痛感时,按摩身体的肌肉;在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建议采取半坐卧位的体位来减小手术的切口张力;根据患者术后疼痛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耐心倾听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的主诉,给予恰当的鼓励与安慰1.2.2 观察组 实施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即护理人员让患者穿戴虚拟现实设备进入游戏,并在游戏环境下进行各项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措施虚拟现实设备包括手部可操作性的游戏手柄和头部佩戴的VR眼镜患者戴好眼镜和准备好操作手柄后,进入一个名为“蜘蛛世界”的3D游戏程序之中,在该游戏中,患者主要是在不同的游戏故事场景中扮演一只蜘蛛进行防御和攻击操作游戏过程为患者使用手柄控制一只蜘蛛(患者的虚拟形象),不间断的在树上进行织网,并吃掉掉落在网中的昆虫(游戏的虚拟形象),同时也要在出现黄蜂等蜘蛛的天敌时(游戏的虚拟形象)进行躲避,在吃到规定的分数后即可通关游戏全程的图像通过VR眼镜进行观看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和舒适度指标数据由研究者和数据记录员进行双人核对和记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并及时补充遗漏,本次发放问卷全部有效回收。
1.4 评价标准1.4.1 术后疼痛程度 研究者分别在患者术后24 h、48 h、72 h三个时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值测量,具体为使用10 cm的长直线,两端分别标注为0和10,由患者自行在直线上指出疼痛的位置,从0(无痛)~10(最严重的痛/剧痛)1.4.2 患者舒适度 研究者在患者术后第4天使用中文版舒适状况量表[8]进行舒适值测量,量表包括4个维度和30个条目,各条目评分1~4分,总分范围30~120分,分值越高则舒适度越高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内多视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 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讨论疼痛是指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与情绪上的感受,并伴随现有或潜在的组织损伤[9,10]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长度,又可将疼痛分为两种类型,即急性和慢性疼痛,其中,手术后疼痛通常持续7 d,属于术后即刻发生的一种急性疼痛。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大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相较于慢性疼痛,医护人员常使用药物进行术后疼痛控制,以达到缓解患者急性疼痛的目的然而药物缓解疼痛可能产生恶心、过度镇静、认知障碍等副作用,并且目前尚无明确的适量标准,因此,通过术后疼痛护理管理进行术后疼痛控制,是保障患者安全性及促进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关于通过非药物止痛技术进行术后疼痛控制已获得一定进展,如听音乐、观看视频和与疼痛非相关谈话等,但这些术后疼痛控制方法的效果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特别是对于重度疼痛的患者,其镇痛效果明显不足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渠道,对现实的环境或情景进行模拟,可为使用者提供沉浸式及与人工智能互动的逼真场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关注,其在疼痛护理、康复护理等领域的积极效果亦有大量文献报道[11-15]本研究中分别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了两种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并比较了其在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應用效果结果显示,经比较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程度评分发现,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说明相较于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对减轻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更佳。
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6,17]提示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或体验,可不经外力作用下引起及触发个体的情绪反应,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受到情绪与注意力的共同作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属于急性疼痛,通常具有时间短而强度高等特性,因疼痛导致的消极情绪,特别是焦虑、恐惧等亦具有相对的特性术后疼痛控制措施应以转移或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作为重点,并辅以减轻因疼痛产生的消极情绪分析原因,常规疼痛护理管理是结合患者病情按需给予身体按摩等护理措施,但未将注意力转移作为重点,患者对术后疼痛仍然有较高关注,加之护理工作量超负荷,患者术后疼痛也因此缓解得并不完全,进而产生疼痛不愉悦体验,造成不良循环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以吸引患者注意力、减轻负面情绪作为出发点,主要是通过将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引向或者远离疼痛刺激,并在此过程中减轻因疼痛唤起的消极情绪,以心理因素激活降低疼痛的调节系统在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中,首先为患者创造了集视听、触摸为一体的游戏环境,相比于常规听音乐等方法,更加具有趣味性、真实性和互动性其次为患者提供了可持续利用的交互式分心的任务,相较于完全被动或仅利用重复有规律的任务,如更换体位、心理疏导等与疼痛非相关谈话转移疼痛注意力的传统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措施,患者可通过人机互动,逐渐将注意力放在游戏中,在游戏过程中,不仅仅是患者形成一个蜘蛛的虚拟形象与游戏进行沟通,游戏亦形成了小虫子、黄蜂等虚拟形象给予了患者回应,患者与游戏的虚拟形象之间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换,因为有了患者攻击和防御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游戏防御和攻击的反馈,从而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交换基本单元。
如果将患者和游戏交互的过程,看作是人机之间的谈话,那么患者的体验则是谈话带来的感受在游戏给予正向感受的同时,患者对疼痛的负性情绪也随之消除,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程度的显著效果经比较患者术后第4天的舒适程度评分发现,观察组舒适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8,19]说明沉浸式游戏交互反馈机制下术后疼痛护理管理可提高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舒适度提示消除对术后疼痛产生的消极体验,是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关键所在,疼痛感觉虽然可在无现实疼痛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并因此引起的恐惧、交流等情绪也具有进化意义,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疼痛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不愉悦感,从而降低术后舒适度常规的疼痛护理管理通常是以循证为基础[20],通过改变体位等缓解疼痛,但这些护理措施往往是患者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