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①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②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中论河套③,而西肆之为严嵩相中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中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中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中昆山顾秉谦者,严相中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中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④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注释】 ①梨园部:戏班 ②)《鸣凤》:指明传奇《鸣凤记》,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椒山先生:即杨继盛,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弹劾严嵩被害 ③两相中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夏言诸人主张收复,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 ④昆山,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这里即指顾秉谦下句“分宜”,即指严嵩,严嵩为分宜(今江西分宜县)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迨:等到 B.坐客乃西顾而叹叹:叹惜 C.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且:将要 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过:拜访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表现李伶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 ①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②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③坐客乃西顾而叹 ④李伶之为严相中,至矣⑤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⑥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大堂会两边的场子演出中,马伶与李伶分别都扮演宰相严嵩角色,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技艺较量,最后马伶大败,遁匿他乡。
B.归来的马伶再次与李伶较量,同样是扮演相中严嵩,而他的登场演出,确实令李伶震惊万分,匍匐在地,自称弟子 C.马伶去京城相中严嵩门下当仆人,籍此观察相中的言行举止,从而把握人物的特点,这可说是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了 D.马伶与李伶较量技艺先败后胜,其成功得益于他能意志坚定地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耐劳,潜心钻研艺术,技艺精益求精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3分) ②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分) ③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