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身体的秘密-中班-健康教案.doc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0KB
约4页
文档ID:545558721
身体的秘密-中班-健康教案.doc_第1页
1/4

活动名称中班健康活动:会动的身体设计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提高对健康地认识水平、增强幼儿获取健康的粗浅意识、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跟新纲要的指导内容,中班幼儿身体生长发育教育的目标是进一步认识身体主要外部器官及其功能,初步懂得疾病防御和治疗的重要性学前儿童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常借助日常生活环节而予以探索,是他们学习认识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很自然的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直到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脚等人体器官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机能进行身体生长教育与保护教育时,常常会受到幼儿理解能力的限制,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计划安排幼儿通过各种亲身感受、动手操作等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会更加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积极性,而会使得深奥、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活动目标1. 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感知自己身体的很多部位能运动,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2. 能够积极探索自己身体的运动机能,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3. 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活动重点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感知自己身体的很多部位能运动。

活动难点从生活经验中感知和体会自己身体的运动机能活动准备1. 彩色挂图或者人体器官模型2. 彩色粉笔,各种图案标记3.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4. 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活动过程具体流程设计意图1、 木头人导入(1)出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2)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3)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4)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2、 讨论哪些部位能动(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鼓励儿童交流探索经验,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演示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1.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2.引导学前儿童自由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教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根据儿童的发言用彩色粉笔在挂图上圈出身体上能动的部位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教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3、 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1) 讲述运动后的感觉——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2) 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提问: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 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并做小结:——为了健康,我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4、 探索身体运动的秘密——引导儿童把手放在胸口、颈部、手腕处,感觉心脏的跳动——这是什么在动?身体里还有什么也在不停的动?——出示人体器官模型,帮助学前儿童理解身体里有很多能动的部位,有些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如关节、肌肉的运动;有些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如心跳、胃肠蠕动等——简单的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想象保护内部器官的方法,教师作简单引导。

3.通过讨论切身的生活体验以及经验,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积极性4. 通过各种亲身感受、动手操作等方法,将深奥、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5、 音乐游戏:跟着音乐动起来 (注:幼儿教育越显重要,但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