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倍长中线法证三角形全等(教师版)(精编版)

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4.11KB
约6页
文档ID:217400155
倍长中线法证三角形全等(教师版)(精编版)_第1页
1/6

倍长中线法证三角形全等(教师版)例 1 、如下图所示,已知△ ABC 中, AC=BC ,∠ACB=90求证: AB=BC+CD.,BD 平分∠ ABC,【分析】 要证 AB=BC+CD ,由 BD 平分∠ ABC ,我们想到翻折△ BCD,使得BC 与 AB 重合,如上图,翻折了以后再证明 AE=DE 就可以了 .证明: BD 平分∠ ABC ,将△ BCD 沿 BD 翻折 180,点 C 落在 BA 上的 E点,则有 BC=BE,在△ BCD 和△BED 中,∴ △BCD≌△BED(SAS)∴ ∠DEB=∠ACB=90∴ ∠DEA=90,,CD=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ABC 中,∠ ACB=90 , AC=BC ,∴ ∠A=45, ∴ ∠EDA= ∠A=45,∴ DE=EA,∴ AB=BE+EA=BC+CD , 即 AB=BC+CD.例 2、 如下图所示,△ ABC 中,∠ C=2∠B,∠ 1=∠2, 求证: AB=AC+CD.【分析】 本题要证的结论也是两条线段长度之和等于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前面例 2 的思路相同,我们想到使不共线两条线段 AC、CD 组合成一条线段,延长AC 是必然的(如上图) .由于有条件∠ 1=∠ 2,然后再证明△ ABD ≌△ AED 就轻而易举 .证明:延长 AC 至 E,使 AE=AB ,连接 DE, 在△ ABD 和△AED 中,∴ △ABD ≌△ AED. ∴ ∠B=∠E.∵ ∠ACD= ∠E+∠CDE,∠ ACD=2 ∠B,∴ ∠ACD=2 ∠E. ∴ ∠E=∠CDE.∴ CD=CE. ∴ AB=AC+CD.【小结】 本例中用到的方法叫 “补短法”,是将较短的线段 AC 补长,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达到求解目的 .也可采用 “截长法 ”,即在 AB 上截取 AF=AC ,连接 DF,构造三角形全等,这两种方法通常适合于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 .例 3、 如下图所示,在△ ABC 中, AD 为 BC 边上的高,∠ B=2∠ C.求证: CD=AB+BD.【分析】 在 DC 上截取 DE=DB 后显然△ ADE ≌△ ADB ,然后再证明 AE=EC就可以了 .证明:在 DC 上截取 DE=DB ,连接 AE, 则△ ADE≌△ ADB.∴ AE=AB ,∠ AEB= ∠B,∵ ∠AEB= ∠C+∠ CAE,∠ B=2∠C, ED=BD ,∴ ∠AEB=2∠C.∴ ∠C=∠CAE ,故 CE=AE=AB.∴ CD=CE+ED=AE+ED=AB+BD.例 4、 如下图所示,在△ DEF 中, DE=DF ,过 EF 上一点 A 作直线分别与 DE、DF 的延长线交于点 B、C,且 BE=CF.求证: AB=AC.【分析】 要证 AB=AC ,我们很自然想到过点 B 做 CD 的平行线,然后再证△ AGB≌△ AFC. 条件 DE=DF 和 BE=CF 结合所作的平行线可得出 BG=CF,有了边的相等关系证△ AGB ≌△AFC 就容易多了 .证明:过 B 作 BG∥CD 交 EF 于 G.∵ BG∥CD, ∴ ∠EGB=∠EFD.∵ DE=DF, ∴ ∠E=∠EFD,∴ ∠E=∠EGB,∴ BE=BG.∵ BE=CF, ∴ BG=CF.∵ BG∥CD.∴ ∠GBA= ∠ACF,∠AGB= ∠AFC.在△ AGB 和△AFC 中,∴ △AGB≌△ AFC.∴ AB=AC.例 5、 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 AC 于 E,交 AD 于 F,且 AE=EF。

求证: AC=BF 证明:延长 FD 至 H,使得 DH=FD ,连结 HC∵ D 为 BC 中点∴ BD=CD在△ BFD 和△ CHD 中∴ △BFD≌△ CHD(SAS)∴ ∠H=∠BFH∵ AE=FE∴ ∠HAC= ∠AFE 又∵ ∠AFE= ∠BFH∴ ∠H=∠HAC∴ CH=CA∴ BF=AC例 6、 如图,AD∥BC,EA,EB分别平分∠ DAB,∠ CBA,CD过点 E,求证;AB= AD+BC.A DEB C例 7、 正方形 ABCD中, E 为 BC上的一点, F 为 CD上的一点, BE+DF=E,F求∠ EAF的度数 . A DFB E C例 8、 如图, ABC 中,AB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