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17KB
约9页
文档ID:208733586
六、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1页
1/9

六、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摘要】英语教材作为课程内容 的载体,在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市 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版本的英语教 材面对教材多样化的现象,其带来的 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受教师关注 的就是中小学英语教材衔接问题以北 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 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可以 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 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 从而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关键词】教材中小学英语教材教 材衔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 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交际能力的重要部 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 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 和写是表达技能语言技能分为九级目 标,小学六年级毕业需要达到二级目标, 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需要达到三级目 标显然,要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教 师必须关注教材的衔接问题,注重对教 材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从而有的放矢 地展开教学本文笔者即以北师大版六 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 下册)的内容为例,从语言技能、语言 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 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展 教学提供帮助。

一、语言技能维度的对比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 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读、写技能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以 体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目 标,进而对比初中和小学衔接部分教材 内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差异(见 表1)笔者将表1里涉及的各语言学习项 目按照年级进行了整理,以六年级和七 年级教材中每个新授课单元为基准,以 课文中的每个独立语言练习项目为单位, 汇总形成了表2从表1、表2所呈现的教材在听、说、 读、写四项中安排的操练栏目所占比例 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结合表1六年级教材(上、 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 言实践活动设计的项目总数上大致相当, 其中北Jlfp大版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每个新授课单元下设Warm-up, Reading Speaking, Vocabulary 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设有具体的相关听、说、读、写 的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总体来讲包 含的实践活动要稍多于北师大版小学教 科书第二,结合表1、表2,对比两个年 级栏目设计的类型,六年级教材(上、 下册)在听、说方面和读、写方面的教 材训练形式和数量相当,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和读、写方面存 在差异,初中阶段读、写部分在教材中 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听、说部分。

除听、 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单项训练, 我们还看到六年级、七年级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及趣味性的栏目,这些栏目对 提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尚语言纟宗合 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其中 可以明显对比出六年级教材(上、下册) 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部分的训练要多于 七年级教材(上、下册),设计的栏目种 类较丰富第三,从栏目设计侧重点来看,六 年级教材(上、下册)侧重培养学生说 和写的能力,七年级教材(上、下册) 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课程 标准上的要求,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应该 能够满足语言知识三级的要求,即能正 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简 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 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 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故事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 级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做好过渡二、语言知识维度的对比分析 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内容笔者主要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 年级教材(上、下册)中各单元的话题 做一些归纳由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还 不涉及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所以结 合课程标准只做概括介绍通过对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的统计,笔者发现每单元涉及的话题主要 有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物品价格、电 脑游戏、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培养和自 然环保等话题。

而七年级教材(上、下 册)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家庭、学校设施、 课程安排、购物饮食、季节天气、情绪、 动物等话题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 出.第一,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 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所选话题均 涵盖在《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和二级 语言知识目标中,话题多为学生所熟悉 的学校、家庭生活,题材贴近实际,语 言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第二,从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范围来 看,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每单 元的话题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主要 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进入初中阶 段之后,每单元的话题逐渐丰富起来, 教科书中所列的话题内容引导学生恰当 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对于语法部分,结合《课程标准》 对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六年级教 材(上、下册)更加凸显了对语法部分 的关注,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对于七 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语法知识如常 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等作了具体的描 述三、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维度 的对比分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其中义务教育六年级 结束时应达到二级要求,包括对英语学 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乐于了解异国 文化、习俗。

而到了七年级,则要达到 三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表 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尝试使 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 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 差异通过对比表3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 论:首先,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 呈现方式角度来看,六年级教材(上、 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呈现 的方式角度大致相同,都是在校内和校 外两个大的维度下,以学生较为熟悉的 校园、家庭生活为话题,教育学生养成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体如教 育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热爱 大自然等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的具体 教育内容来看,两套教材设计的内容均比较广泛但相对比而言,六年级教材 (上、下册)相比于七年级教材(上、 下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 重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双向渗透性, 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是让学生了解其他 国家同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通过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 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 识目标三个维度上的文本分析,可以明 显看出北师大版中小学教材在内容衔接 上存在的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 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化教学,以期达到更 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 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甘玉国.中小学英语现状衔接调 查[D].i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陈利.找准中小教学的衔接点[J ].四川教育,2007 (5).[4]侯冬玲,时俊卿,李耀华.“中小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分析U]•中小学管理,2003 (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00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