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航站楼工程给排水设计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9.21KB
约9页
文档ID:226185823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航站楼工程给排水设计_第1页
1/9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航站楼工程给排水设计 赵莉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航站楼给排水系统设计情况,针对此类特殊建筑的给排水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关键词:;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工程给排水设计1 工程概况(1)新建航站楼位于大连周水子机场现有航站楼西侧,贴临建设,新航站楼指廊现状航站楼指廊相连通,主楼通过新建连接廊与现状航站楼主楼相连通机场现有航站楼为两层式,面宽430m,进深80m,建筑总规模6.5万m2新建航站楼建筑平面呈“一”型,总长约556 m,主楼进深约80m,主楼面宽约252m;指廊进深约47m,西端伸出主楼150m;连接廊进深15m,长154m;主楼屋面最高21.948m,连接廊屋面最高点26m新建航站楼总规模7.1万m2(含1000 m2制冷站)2)本设计内容包括航站楼室外给水、排水、雨水、中水管网及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統、虹吸雨水排水系统2 室外给水设计2.1 水源根据本次航站区扩建的规模,结合现状及地下设施空间占用情况,大连自来水集团将现有DN500供水管线(迎客广场—机场场前区)升级改造为DN900管线,升级后管线作为机场扩建后供水水源。

2.2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从DN900引出两根DN300支管、两根DN200支管至机场,布置场内室外给水管网,场内给水管网干管管径DN300,管道工作压力0.35MPa航站楼室外给水管道接自场内给水管网给水管采用钢骨架塑料复合管,连接方式为热熔连接给水管道随地面地势设计埋设为保障整个机场的安全可靠性,新建管网与老管网连通,布置成环状,全场供配水管网形成一个大系统3 室外中水工程设计3.1 水源及用途由于大连是严重缺水城市,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下,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再生资源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也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航站楼内卫生间冲厕用水使用中水中水水源来自场内中水管网,中水管网干管管径DN200,污水处理站出水压力不小于0.45MPa,中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要求3.2 室外中水管网设计中水管采用钢骨架塑料复合管,连接方式为热熔连接中水管道随地面地势设计埋设4 室外污水工程设计4.1 现有排水条件由于本期扩建站坪,截断了航站楼前原有的一条市政排水明沟,扩建初期已为其规划新的排水出路,新排水沟将原明沟覆盖成为暗涵改线至停机坪红线外。

由于扩建航站楼区域地势较低,航站楼污水需经污水泵站提升排入改线暗渠,改线后暗涵可容纳本期机场排水量和上游排水沟水量的要求4.2 室外污水管网设计污水管采用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本工程生活污水汇集并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污水提升泵站排水改线后暗渠化粪池选型:13号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有效容积100m3)5 室外雨水工程设计5.1 现有排水条件航站楼南侧的改线后的排水暗涵可容纳本期机场雨水排放但由于扩建航站楼区域地势较低,航站楼雨水需经雨水泵站提升排入改线后暗涵中5.2 雨水量(1)暴雨强度公式q=[1900(1+0.66logp)(t+0.8)0.8](2)设计重现期:航站楼室外雨水管线按重现期10年设计3)雨水量Q=614.31L/s5.3 室外污水管网及雨水管网设计雨水管采用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本工程屋顶雨水及路面雨水汇集后,通过雨水提升泵站排水改线后暗渠6 生活给水系统6.1 用水量计算航站楼内的普通生活给水系统主要供应餐饮用水、卫生间洗手盆用水、清洗用水以及直饮水制备系统的补水设计根据航站楼内不同类型的用水分别套用相关定额用水量进行计算,采用的相应定额如下:旅客用水定额:18L/人次(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工作人员用水定额:50L/人天;餐饮用水额:20L/人次,旅客用水人数的按旅客人数30%计;其中旅客和工作人员的用水定额中生活用水占60%,中水占40%。

航站楼使用时间按16小时计,小时变化系数采用1.5根据以上指标计算的本航站楼内的主要生活用水量如下:(1)旅客生活用水:6931人,最大日用水量1330.75m3,最大时124.76m3;(2)员工生活用水:6000人,最大日用水量300m3,最大时28.13m3;(3)餐饮用水:2080人,最大日用水量41.6m3,最大时3.9m3;(4)空调冷冻设备:循环补水量,最大日用水量720m3,最大时45m3;(5)未预计:按15%计;(6)合 计:消防水池补水量最大日324m3,最大时13.5m3;生活用水量:航站楼最大日用水量为3075.20m3/d,最大时用水量为245.55m3/h6.2 系统形式全楼分为四层,即一层、3.25m标高层、二层和12.25m标高层,采用直供方式向各用水器具供水,竖向不分区6.3 卫生设备选型公共卫生间的洗脸盆采用红外线感应水嘴,能根据人手的感应自动开关水龙头,即节约用水又利于个人卫生小便器采用红外电子感应小便冲洗阀坐便器采用红外感应型自闭冲洗阀,当坐便器的下排水管和结构梁发生冲突时,设计采用后排水型坐便器(同层排水),水箱容积不得超过6L6.4 用水计量及管线设计本工程每路进户管均在室外水表井内均设远传水表以计量航站楼用水计量,远传水表的数据传至中央控制室进行汇总和统计。

对营业性的餐饮用水点、零售区商业用水点等处根据需要设计分户计量水表给水主管敷设在一层吊顶内,然后分路供给各层用水点餐饮部分用水均预留给水管道,由餐饮企业进行二次设计航站楼内每个卫生间的给水管均配合建筑采用暗装方式敷设以保证美观6.5 管材本工程给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双挤压或卡式接口,管道工作压力0.3MPa吊顶内给水管道采用泡沫橡塑壳进行防结露,厚度为15mm7 生活热水系统由于用水点相对分散,设置集中式生活热水管网系统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行费用较大,因此航站楼内不设集中式生活热水管网系统,卫生间内洗手盆的热水由设置在卫生间内的电热水器供应,热水系统管道采用薄壁不锈钢管,热水器均采用保温性能好并带漏电保护的产品,设备本身要求自带安全止回阀8 直饮水系统航站楼旅客活动区域及航站楼办公区内设置有直饮水机為旅客、工作人员提供饮用水直饮水系统的管道采用薄壁不锈钢管主要处理设备、阀门均为符合食品卫生级的SS304不锈钢材质,饮用水嘴处的压力不小于3m水头9 中水系统9.1 中水给水用途及中水水源航站楼内中水来自场内中水管网,在进入航站楼的中水干管上设置水表井,用于计量航站楼内中水用量,入户管的供水压力不小于0.30MPa。

9.2 设计水量航站楼内的中水用水量根据相关定额计算如下:(1)旅客生活用水:6931人,7.2L/人次,最大日用水量532.3m3,最大时49.9m3;(2)员工生活用水:6000人,20L/人次,最大日用水量120m3,最大时11.25m3;(3)未预计:按15%计;(4)合 计:最大日用水量750.14 m3,最大时70.33m39.3 管线设计从室外中水环状管网上引入两路进水管,和生活给水系统一道敷设,每路进户管均在室外水表井内设远传水表以计量航站楼中水用水量,远传水表的数据传至中央控制室进行汇总和统计,其入户管供水压力不低于0.30MPa中水管道外壁涂为浅绿色并有中水标志,中水系统的阀门和水表均配有“中水”字样的标识,严禁中水管与给水管误接中水管管材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双挤压或卡式接口,管道工作压力0.30MPa吊顶内给水管道采用泡沫橡塑壳进行防结露,厚度为15mm10 室内污水排水系统航站楼内污水、雨水排水系统按分流制设计10.1 设计水量航站楼内的排水主要是卫生间排放的污水、餐饮部分排放的含油废水以及局部地下室的压力排放的废水,其总排水量按给水量的90%计算确定航站楼最高日污水排水量1730.88m3/d,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排水量162.27m3/h。

10.2 排放方式航站楼卫生间的污水采用重力流排出室外污水管网地下室消防泵房、1#、2#空调机房、制冷机房内污水分别排至临近的集水坑,再经潜污泵提升排至室外污水管网厨房污水先经器具隔油及油脂分离装置处理(由厨房工艺专业在二次设计中设计),再排入场内室外污水管网所有潜水排水泵均由高、低水位自动控制启、停,水泵需自带控制箱及潜水电缆10.3 管材排水管采用HDPE管,粘接/热熔焊接吊顶内排水管采用泡沫橡塑壳进行防结露隔热,厚度为15mm11 雨水排水系统由于航站楼屋面汇水面积很大,采用普通的雨水排放系统难以满足排水要求,故雨水排水采用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屋面雨水经天沟汇集后由雨水斗经由密闭雨水排水系统排除大连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屋面汇水面积约36100平方米,根据标高大致分为4个区域雨水系统设计采用的是辽宁省大连市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即:q=[1900(1+0.66logp)(t+0.8)0.8]航站楼屋面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5分钟,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0年,暴雨强度为q10=405L/sha,并按50年设置溢流系统,暴雨强度q50=518 L/sha总排水雨量:1462.92L/s。

屋面共设计虹吸系统20个,溢流系统12个雨水斗为不锈钢斗体,硅铝合金导流罩,带有抗漩涡的整流器,出口管为HDPE管雨水悬吊管和立管采用不锈钢管,地下室悬吊和埋地采用HDPE管不锈钢管采用氩弧焊接,HDPE管采用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12 结束语本次给排水设计理念在图纸审查中,得到了专家、业主及主管部门认可,并付诸于实施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场建设高潮兴起,此类大型航站楼不断出现,给排水设计应达到节水节能、高效安全,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6期装饰装修天地的其它文章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探讨城市高架轨道一体化桥墩施工技术研究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述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现状与发展展望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中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地铁车辆基地室外综合管线设计要点浅析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