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津建筑节能规范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KB
约12页
文档ID:482671863
天津建筑节能规范_第1页
1/12

6  给水排水节能设计6.1  一般规定6.1.1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城镇供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6.1.2二次供水系统分区应满足下列要求:1入户管的供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2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且不应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 3各分区宜分别设置加压泵,不宜采用减压阀分区6.1.3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应根据区域供水管网条件,综合考虑小区或建筑物类别、高度、使用标准及特征等因素,按下列顺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增压设施和高位水箱联合供水; 2叠压供水; 3变频调速供水;4气压供水6.1.4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合理配置水泵,水泵应在其高效区内运行6.1.5当采用管网叠压、变频调速供水方式时应配置气压水罐6.1.6 给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2采用低阻力的管材和管件; 3应选用性能高的阀门; 4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完善的热水循环系统; 5与宿舍配套的公共浴室宜采用单管热水供应系统和刷卡式淋浴器6.1.7 冷却塔的选型和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循环冷却水系统应采取水温控制措施。

6.2 生活热水系统6.2.1生活热水的热源应根据建筑类别、高度、使用标准、使用特征、能源结构及价格、节能环保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可以采用以下热源形式:1 工业余热、废热;2深层地热、太阳能;3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4其它热源6.2.2 当无条件采用工业余热、废热、深层地热作为热水系统热源时,生活热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12层及12层以下住宅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2经计算年太阳能保证率不小于50%的12层以上住宅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3有热水需求的其它居住建筑宜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热水系统6.3 太阳能热水系统6.3.1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建筑物同时投入使用6.3.2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全年冷水计算温度12℃~15℃,热水设计温度60℃; 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f 取春秋季节的50%~60%;3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日太阳辐射量16.34 MJ/m26.3.3  集热器朝向宜为正南或南偏东15°、南偏西不大于30°范围内,倾角应为39°±10°当朝向或倾角受条件限制超出上述范围时,集热器总面积应按补偿方式确定。

6.3.4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设循环系统;集中—分散和分散太阳能热水系统宜设循环系统循环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证热水供水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并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2 要求标准较高的热水系统,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或采取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6.3.5 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应设辅助热源,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6.3.6  应有保证用水点处冷水、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和稳定的措施 6.3.7  生活热水输(配)水、循环回水干(立)管、水加热器、贮水箱等均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的规定条文说明: 86  (1)节水龙头:加气节水龙头、陶瓷阀芯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等; (2)坐便器:压力流防臭、压力流冲击式6L直排便器、3L/6L两挡节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及6L以下直排式节水型坐便器或感应式节水型坐便器,推荐选用带洗手水龙头的水箱坐便器;    (3)节水淋浴器:水温调节器、节水型淋浴喷嘴等;    (4)节水型电器:节水洗衣机,洗碗机等     2  为减小给水系统的水头损失应采用海登-威廉系数Ch不大于140的管材。

给水系统配水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和管道与管(配)件连接有很大关系,为了减小管件的阻力系数,应采用管(配)件内径宜与管道内径一致的产品或采用分水器供水形式,并采用导流三通管件 3  性能高的阀门具有以下特点:    (1)开启力矩小,灵活方便,省力节能;    (2)密封性能可靠,达到无泄漏;    (3)耐高压、耐腐蚀、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等 6.1.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的第3.10.3、3.10.4条对冷却塔的布置和选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的是保证产品的热力性能,减少对冷却塔对环境以及湿热空气回流对冷却塔冷效的影响从节能的角度看,较低的冷却水进水温度有利于提高冷水机组的能效比,因此尽可能降低冷却水温度对于节能是有利,但通常机组对冷却水进水温度有最低水温限制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水温控制措施通常有三种做法:(1)调节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2)调节冷却塔风机的转数;(3)供、回水总管上设置旁通电动阀,通过调节旁通流量保证进入冷水机组的冷却水温高于最低限值当采用冷却塔供应空调冷水时,为了保证空调末端所必需的冷水供水温度,也应对冷却塔出水温度进行控制。

  6.2  生活热水系统  6.2.1  本条规定了生活热水系统热源形式选择的原则应优先考虑利用工业的余热、废热、深层地热和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采用的热源形式 6.2.2  本条中第一款是强制性条款 根据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 》,在第四条中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将建筑节能 87  纳入全市节能目标考核,培育建筑节能市场,健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教育,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绿色建筑,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在第二十二条中规定:新建建筑的采暖、制冷、热水和照明等,应当优先采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应当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天津市居住建筑中住宅所占比例非常高,并且均有生活热水的需求,利用太阳能制备热水是一项被公认的比较的成熟技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1  将住宅强制定为12层建筑应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依据是:在满足日照要求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或超过50%的年太阳能保证率,测算能够保证不同类型住宅的12层建筑屋面摆放集热器有效面积,集热器安装面积测算是按照每层面积650m2,一梯8户,户均面积控制在60m2~90m2而确定的,因此不高于12层的住宅都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2  12层以上住宅,当屋面、立面等能够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有效面积大于或等于年太阳能保证率为50%计算出的集热器总面积时,应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判定住宅是否必须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屋面能够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有效面积可按屋面总投影面积的40%计算,此数值是对不同类型住宅的平屋顶进行测算后得出,仅作为判定住宅是否必须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时用 3  太阳能的利用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有热水需求的居住建筑如宿舍、公寓等宜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  6.3  太阳能热水系统  6.3.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与建筑结合方面,无论在屋顶、阳台或在墙面都要使太阳能集热器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实现两者的协调和统一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应确保建筑的承重、防水等不受影响,同时应考虑太阳能集热器抵御强风、暴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尤其是既有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时候,应充分考虑结构荷载     太阳能利用系统方案的确定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热水的前提下,还应注意系统的水量、水压、供水温度的保证,同时注意计量的公正性并合理布置太阳能系统循环管道及冷热水供应管道,尽量减少热水管道长度,并与其它管道综合布置。

合理解决太阳能 88  与辅助能源加热设备的匹配,为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控制创造条件 6.3.2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确定,既要保证提供的热量能够满足大部分时间的热水需求,又不至于经常出现热量过剩的情况,同时要考虑安装条件 太阳能保证率f与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照、气候条件、系统热性能、用户使用热水的规律、热水负荷、系统利用成本和开发商预期投资规模有关,是影响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能的重要参数,设计过程中应首先根据f推荐值计算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和得热量,并估算投资回收年限;并以此为依据,按照开发商投资规模和预期的投资回收期调整f取值,以获得最佳投资收益比f初始值选取时,对预期投资规模较大,偏重于冬季使用时可选较大值,反之可选较小值 按照天津市气象条件和冷水温度,太阳能保证率f 取春秋季节的50%~60%计算,年保证率可在50%以上如果安装条件允许、投资较充裕,保证率可取70%以上,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资源 6.3.3     1  集热器总面积的确定也可以使用F-Chart等软件进行计算f值的确定可以通过TRNSYS等模拟分析软件进行精确计算     2  本条规定了集热器的最佳安装倾角对于东西向水平放置的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安装倾角可适当减少;集热器总面积补偿方式按下式计算:  式中:  ——补偿后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         AS——集热器总面积计算值;         ——集热器补偿面积比。

 6.3.4 1  高档毗邻及独立式独户住宅、公寓大部分采用自成小系统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从加热器到卫生间管道长达十几米到几十米,如不设回水循环系统,则既不方便使用,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采用同程布置能保证良好的循环效果已为三十多年来的工程实践所证明 6.3.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的第5.4.2A条对辅助热源的设计作了详细的要求,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类别、高度、使用标准、使用特征、能源结构及价格环境保护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89  6.3.6  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和稳定能够减少水温初调节时间,避免洗浴过程中水的忽冷忽热,可节水节能其保证措施包括冷水、热水供应系统分区一致,减少热水管网和加热设备阻力,淋浴器等处设置能自动调节水温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阀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