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0KB
约3页
文档ID:40159685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_第1页
1/3

银元之战银元之战””和和““米棉之战米棉之战””解放初,巨额的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囤积居奇投机商们首先从捣乱金融 开始,于 1949 年 4 月、7 月、11 月和 1950 年 2 月连续掀起 4 次大规模涨价风 潮,上海的物价从 1949 年 5 月到 1950 年 2 月,上涨了一二十倍物价上涨,首先是从金银、外币开始的解放后不久,各地军管部门和人 民政府都颁布了金银外币管理办法,禁止以金银计价,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限 期收兑同时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为唯一合法的货币但社会上 的投机商人对此置若罔闻,公然蔑视政府法令,狂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 人民币进不了上海金银投机活动有增无减从 1949 年 5 月 27 日至 6 月初 短短的 13 天中,黄金价格上涨了 2.11 倍,银元价格上涨了 1.9 倍,市场物价 也随之上涨了 2.7 倍极为猖獗的金银投机活动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人民币的地 位,造成了市场物价急剧上涨严重影响市场物价,影响人民币的地位新生的人民政府首先以经济的办法解决问题集中大量银元拿到黑市上抛 售,先把价格压低,再宣布禁止流通6 月 5 日,人民政府曾向上海市集中抛 出银元 10 万枚,但立即被吞没,银元价格仍继续上涨。

人民政府一再向金银投 机者发出劝告,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各地人民政府在 中央的统一布置下,采取了断然措施于 1949 年 6 月 10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 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首要投机分子逮捕法办武汉市人民政府也逮捕了银元投机分子 200 余人,查封了两个专门从事金 融投机的大钱庄广州市人民政府取缔了从事投机的地下钱庄 87 家和捣乱金融 市场的“剃刀门媚”(即街头兑换店)377 家这就是解放初期有名的“银元 之战”此后,投机资本家并不甘心认输,他们认为“银元之战”是人民政府靠政 治力量取胜的他们又将投机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在他们 的哄抬下,全国物价一日 3 涨上海从 6 月 21 日到 7 月 21 日,米价上涨 3 倍, 纱价上涨 3.8 倍,布价上涨 3.5 倍这时国民党的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 ‘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再打“米棉之战”人民政府依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 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调运和集中足够的粮食、棉纱、棉布等重要物资,选择 适当时机,集中抛售,给投机商人以毁灭性打击从 1949 年 11 月 15 日至 30 日,中央人民政府从东北每日调运 1000 万至 1200 万斤粮食入关;同时加紧华中棉花东运,把陇海沿线积压的棉纱运至西安。

此间,天津先后从东北调运粮食 6000 万斤,准备布匹 35 万匹,棉纱 5000 件; 上海准备棉布 110 万匹,棉纱 2.8 万件;汉口准备棉布 30 万匹,棉纱 8000 件; 西安准备棉布 40 万匹经过周密布置和准备之后,选择市场价格达到高峰之机, 于 11 月 25 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使投机商措手不及26 日,市场物价立即下降连续抛售 10 天后,粮棉等商品价格猛跌 30%至40%投机商人哄抬物价的阴谋破产他们竞相抛售存货,但市场已经饱和, 越抛,物价越跌结果,不仅所囤积的货物亏本,而且还要付出很高的利息, 许多投机商因亏损过多,不得不宣布破产,许多私人钱庄因借给投机商人的款 项无法收回,亦宣告倒闭这就是解放初期著名的“米棉之战”从此,投机 商人一蹶不振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基本上赢得了政治 军事上的战争但是我们知道: 任何一个政党想要稳定自己的政权,仅靠政治和军事是远远不够的所谓打江 山容易守江山难,国民党的成败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我看来,一个政党如 果想要稳定存在,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政治 军事和经济这里的经济又分为 “实体经济”和“虚体经济”两部分。

因此,共产党如果想要稳定自己的政权, 就必须在打赢“实体”和“虚体”这两场经济战役实体经济”战役——即我们所说的银元之战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封闭的 体系,因为当今社会不是封建社会之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也不是仅仅依 靠商品交换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这是一个货币流通的社会货币流通包含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货币,二是流通对于货币来说,只要一个政党掌握了 政权,就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儿怔怔困难的是流通这一关卡暂且不谈中国 共产党是一个新兴的政党,没有经济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就是当初有英美资 本主义国家支持的国民党在上海的金融体系也没能实施下去导致人民对于纸 币的信用度下降从而对国际上通用的价值尺度——黄金和白银依赖性增强, 甚至于大师的法币 美元等欧美国家的货币在国内也有流通因此当时的货币体 系对共产党自己发行的人民币发展极为不利而一个政党如果发行的货币在国 民中的信用度低,并且在不被控制的情况下,这种货币就得不到流通从而导 致国家不嫩掌控自己的经济命脉而在建国初期,一切事业事业百废待兴,我 们的军事,科技等工业力量极为弱小,新兴的政权受到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 觊觎,除此之外,受欧美国家支持的国民党当时准备谁时谁地反攻大陆。

这一 切均需要一个强大的经济条件来确保军事和科技的发展只有掌控了经济,才 能有实力去发展军事和科技因此,对于当时一些掌控银元市场的资本家的叫 嚣,共产党必须打赢这场“实体经济”战役虚体经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米棉之战”这里的经济不再是 实实在在的货币,而是一件件生活必需品我们知道,当时我们的工业十分落 后,能够自己生产的只有轻工业和粮食之类建国初期的新中国还没有实行计 划经济体制,物品的价格没有受到国家调控的影响,只能靠市场供求来决定 这样,共产党虽然有了自己的货币,却依然不能够完全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 因此可以说当时的国家经济很大一部分仍然受到一些投资资本家的控制而他 们广囤粮食,棉布等生活必需品,哄抬物价,想借此搞垮共产党苦心经营的经 济体系甚至一次而国民党特务家小:只要掌握了“两白一黑”(白米,棉布 和煤炭)就等于掌握了共产党的经济命脉无独有偶,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 中国,在现在非洲一些国家,少部分的人掌握着国家大部分的经济,为了获取 跟多的利润,哄抬物价,导致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都没办法养活自己与此同 时,货架的货币严重编制,每天需要发行大量的货币来充填市场,从而恶性循 环其结果是:国家发行的货币在公民间的信用度减低,公民不得不采用其他 国家的货币来取代自己的货币,甚至最后,国会决议改用其他国家的货币来取代自己的货币流通。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这样的阶段如果不采用一些特殊手段 来调控物价,就会导致等量的人民币买到更少的商品———及贬值人民币一 旦贬值,她在人民之间的信用度就会降低,人们开始不愿接受这种货币,这样 我们就回到了刚开始的状况,人民币明名存实亡因此国民党特务有理由这样 叫嚣,而共产党赢得这个“虚体”经济战役是迫在眉睫也是必须的提到米棉之战,我们可以想到现阶段的房地产经济房子越建越多,而房 价却越来越高,这就是因为少部分的人掌握了大部分的房产经济所致因此我 们政府硬挨合理的调控房产经济,从而避免恶性循环从上面的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我们可以得到:“银元之战” 是共产党掌控经济的前提和基础,而“米棉之战”则是共产党赢得这场经济战 役的决定性力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