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因素浅探 付轩摘要: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中气候因素和交通因素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要解決此问题在于提高旅游服务人员对帕米尔高原的客观认识和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关键词:帕米尔高原;旅游;气候;交通因素;旅游服务人员中文分类号:F592 :A :帕米尔高原是一片神奇的地域,在地理位置上隶属于我国新疆西南部这一片区域,在旅游文化中被称为“喀什——红旗拉普口岸,帕米尔高原风光游”,是驰誉中外新疆最早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这条线路对于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两地,乃至新疆,无论在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是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虽然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然而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线路发展的因素诸多,对其问题现状的研究和探析应对策略有着现实而积极的意义一、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的因素“喀什——红旗拉普口岸,帕米尔高原风光游”线路是驰名中外的旅游黄金线路,沿途景区景点众多著名的公格尔峰、“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以登山和徒步享誉国内外,卡拉库勒湖有“西瑶池”之美誉,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拜火教遗址是世界最古老的拜火教存留,塔县石头城是世界四大古石头城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
帕米尔高原自然景观垂直明显,风光迷人,民族风情浓郁,物产丰富,又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中国终点站,独特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文化特色优势每年吸引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慕名前来以旅游带动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条线路的价值有目共睹,然而帕米尔高原在我国地处偏隅,且不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景区景点对外宣传等滞后因素,就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气候因素的制约我国地域之帕米尔高原属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为每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5月份为春季,6-8月份为夏季,9月份为秋季每年6-10月份为帕米尔高原旅游黄金季节,天气凉爽、风景迷人,但同时也是阴云、暴雨、冰雹、沙尘暴等天气多发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气候因素影响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游客的旅游心理及心态帕米尔高原黄金旅游线路按照行程以及地理位置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路段:喀什至红山口旅游风景区地段,即平原地段;红山口旅游风景区至白沙山景区,即盖孜河河谷地段;白沙山景区至提孜那普乡地段,即高山草场地段;提孜那普乡至红旗拉普口岸,即塔什库尔干河谷草场地段第一路段地处平原受气候影响较小,后三个路段则影响较大盖孜河河谷地段是游客进入昆仑山,体验帕米尔高原自然、原始、神奇的第二路段,与山外远观帕米尔高原风光不同,该地段地质带为山地荒漠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荒漠带、冰雪带,地形复杂、气候条件独特,是受气候影响最为严重的地段,尤其降雨天气时有发生,浓云密布将周边山地掩盖其中,主要因素多样。
首先该地段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侧,昆盖山东侧,塔里木盆地春夏季节升温快,昆盖山东坡中坡冰雪带广阔,强劲的冰川风下沉推动塔里木盆地带来的温暖空气上升,形成绝热降水同时,“西风带气流经托什干河上游谷地、达坂城达坂、吐尔尕特等山口和布鲁克塔格山南坡,绕过天山,到达昆盖山,且这些气流是常年性的,尤以夏季最为旺盛[1]59受西风带影响带来的降雨是这一地段降雨形成的第二个因素而靠近314国道西侧是著名的奥依塔克森林冰川公园,林地因素也可以促进降雨;这一地段又地处中纬度,中纬度影响也可以增加峡谷3%的降雨量当然,不能忽视峡谷地段地处公格尔山的北麓,“公格尔山夏季最大降水带估计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冰川区降水为350-500毫米[2]38盖孜河河谷地段之北段受来自于塔里木盆地暖湿气流绝热降雨、西风带降雨和奥依塔克森林冰川公园周边的影响比较大,南段则受公格尔山和昆盖山东侧冰川降雨的影响比较大依照森林“侧柏所需年降水量300-600毫米” [3]541的标准,以及盖孜河河谷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降水量数据来看,这一地段的降水量一般年份在300毫米以上因而盛夏多暴雨、冰雹等天气问题时有发生降水因素导致盖孜河河谷周边的自然景观,尤其是雪山、冰川被云雾笼罩,直观地影响游客对帕米尔高原旅游第一印象。
白沙山景区至提孜那普乡地段位于公格尔山西偏北侧、慕士塔格山西侧,萨雷阔勒岭东侧这一路段道路平坦,海拔高度超过3200米,属于冰川区降雨,诚如前文所述,“公格尔山夏季最大降水带估计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冰川区降水为350-500毫米主要原因在于“西风气流经帕米尔高原、南天山”,“还有一部分来自印度洋西南气流带来的水汽” [4]997与冰川的冷锋面相会、辐合,从而形成了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西侧区域多变的气候和较为丰沛的降水量施雅风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有言:“西昆仑山地区冰川上年降水量估计为300.0-500.0毫米之间[5]328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海拔3500米左右的亚高孜站,在2009年年降水量测定为551.3毫米,而随着近十余年暖湿气候的影响,以及卡拉库里湖和布伦口水库因素影响气候变化有所加强,降水量应该还要高些,最直接的例证就是2015年5月5日,公格尔九别峰冰川移动20多公里[6]夏季高山冰川区气候复杂多变,小到中雨、暴雨、冰雹、降雪、雷电天气等状况时有发生,高原雪山时常笼罩在云雾之中,游客观赏蓝天、白云、雪山、倒影等内在的情绪荡然无存塔什库尔干河谷草场地段也受天气的影响,此路段地势相对平坦,塔什库尔干河从塔什库尔干河谷中间穿过,两侧谷地较为开阔,虽然夏季也常有降水,但是这一路段已经处于帕米尔高原中心地带,降水相对其它路段较少。
来到塔县前往红旗拉普的游客心态和单纯的仅仅到达目的地卡拉库里湖游客的审美情愫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后者以欣赏蓝天、白云、雪山、倒影等自然景观为中心,前者则以体验帕米尔高原的自然、原始的风光以及多变的气候、人文文化为主,尤其是国内的游客到达中巴界碑,以感受中国之大、边防官兵的大美情怀为审美情愫因而气候因素对行走这一路段的游客没有多大的影响,相反多变的气候更能使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感受到帕米尔高原的神奇,感受到边防官兵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屹立于边关的伟岸承上,降雨天气在一定程度制约帕米尔高原自然景观的被观赏度,影响游客的旅游心理,即使暴雨、冰雹等状况没有,大风有时候也会将其它地区的云刮过来盖住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峰等雪山值得注意的是,喀什、和田地区强沙尘天气之后一到三天,受塔里木盆地暖湿气流和冰川冷空气下沉的影响,来自塔里木盆地的沙尘暴以及山地荒漠带沙尘也严重影响对盖孜河河谷、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峰等自然景观的观赏原本以欣赏帕米尔自然风光为观光目的的游客,不远万里来到只为能够领略雪山的雄壮,结果失望而归,这与帕米尔高原因降水等因素形成的影响效果有较相近之处二)交通因素的制约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旅游交通因素贯穿旅游的全过程,也直接影响旅游的效果。
在完成旅游行程中的各个环节时,没有便利的交通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良好的交通环境既可以节约游览途中行车时间,按时完成约定的行程,甚至可以依照客人的实际需求增添参观内容、购物、娱乐等需求;同时又有着观光中的愉悦感相反,糟糕的交通环境带给游客的不适感直接影响游客的情态,影响旅游者对潜在旅游者前来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交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着旅游的发展,交通状况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7]127公路交通是目前帕米尔黄金线路唯一的旅游交通运输方式,314国道喀什至红旗拉普段,在2006年全线贯通,交通道路以及交通环境同2003年之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是有所抑制从全程来看,受影响的旅游交通路段主要有两段:喀什至红山口旅游风景区段;盖孜河河谷地段喀什至红山口旅游风景区路段全程约为86公里,全程区间限速,最快时速60公里,特别是广州新城至乌帕尔镇中间戈壁滩路段限速依然严格,按照目前状况86公里路程需要花费约为2小时此路段特点车辆多、村庄多、人口密集对旅游交通时间有所影响,但要缩短行程时间比较困难盖孜河河谷地段是受交通因素影响最为严重的地段,主要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降雨因素对旅游交通道路的影响。
承前文所述,盖孜河谷路段海拔约为1850米-3200米之间,为山地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国道314在峡谷中靠山边穿行而过,位公格尔山北麓,奥依塔格冰川公园东侧河谷年降雨量偏高,且地质条件恶劣,山间碎石跌落、泥石流阻塞道路、河流冲刷路基致使道路中断等情况在盛夏季节时有发生2010年8月7日至8日的降雨导致山间碎石跌落,泥石流掩埋路段十余处,四座桥梁被毁,长达一个星期车辆不能通行2014年8月10日晚20许,314国道1570公里处泥石流突发,1死5伤,500多辆车子受阻[8]其结果是游客或被滞留山中,影响其后面的旅游行程;或被迫改变行程;或遗憾而归;甚至导致游客与旅游服务人员吵架虽然绝大多数的游客能够理解因自然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旅游行程没法完成,但是不远万里前往帕米尔高原的美好心情却因自然因素影响遗憾之情真是难以言表第二,大型矿车对旅游交通安全的影响帕米尔高原金、铁、铜、铅、石膏、蛇纹岩、玉石、祖母绿、大理石等矿藏储量丰富2003年之后,沿盖孜河谷地带就有多处矿场,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实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各种资源的开发,新的问题呈现出来穿行帕米尔高原只有一条道路,不论是旅游车辆还是矿车只能走314国道。
矿车车载重量少则几十吨,重则上百吨首先是对道路的碾压,造成道路损坏严重;其次矿石跌落路面,给安全行驶造成隐患;再者从高海拔到低海拔矿车速度快,事故率高最后一点很关键,由于矿车在盖孜检查站通行时上行和下行矿车在旅游黄金季节时常拥挤而堵塞交通,倘若遇到交通事故或者车辆事故直接影响旅游团队的通行时间以及游客下车通行检查时的安全综上,影响和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的因素既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又受潜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二、解決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之策略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的因素诸多,影响最大的是公路交通因素中的盖孜河河谷路段交通从红山口旅游风景区至布伦口水库段,即“奥布公路”已经于2016年9月全线竣工基本缓解了受盛夏季节气候因素影响致使旅游行程不同程度受阻情况发生,但强降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状况还时有发生,解决受气候影响审美情愫及交通制约旅游发展需加强以下两个方面:(一)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对帕米尔高原的文化理解帕米尔高原地域广阔、气候多变,恶劣的天气时有出现人为因素不能干预,而要改变的是作为旅游团队中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素养长久以来,不论在旅游服务人员和游客的内心里对帕米尔高原的认识多数停留在自然景观的观赏层面上,雪山的雄壮、蓝天白云的悠然、高原湖泊的静谧、山地的阔大苍凉、民俗风情的独特成为主要欣赏对象,然而丝绸古道的悠远、文化的多样化、矿产资源的丰富、农副产品的独特、筑路工人的艰辛、边关士兵的傲然而立、少数民族群众戍边为国的崇高品质、多变的气候等内容则被忽略。
全面理解帕米尔高原文化是旅游服务人员正确引导游客解读这一地域独特性的一把金钥匙以气候为例,盛夏山间多雨,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峰常被云雾笼罩,以观赏雪山为目的就显得很是失望不论是“公格尔峰-慕士塔格峰-喀拉库里湖一日行程”,还是“帕米尔高原风光游两日行程”,旅游服务人员在接待团队前往帕米尔高原时首先要与游客进行必要的沟通,确立上帕米尔高原观光不仅仅是去看蓝天、白云、雪山、湖泊,更主要的是感受帕米尔高原的神秘一天有四季,四季不同天”是盛夏帕米尔高原气候的特点固然良好的天气可以使游客心情舒畅,但是阴雨天气也是帕米尔高原的特点之一简单的一句话可能使游客失望的心情有所缓解,同时以自然风貌、爱国主义情怀等内容的讲解游客会觉得帕米尔高原不虚此行因而加强导游对帕米尔高原的文化理解以及旅游从业人员在服务中对游客的正确引导是解决受气候等因素制约帕米尔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