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加剂作业指导书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51KB
约5页
文档ID:409121338
外加剂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5

混凝土用外加剂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 为了实现混凝土外加剂检验过程受控,使不同人员的操作程序准确一致,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正确性,特制定本文件进行规范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所承接的混凝土外加剂检验3 引用标准和文件 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JC476-2001<<混凝土膨胀剂>>JC474-99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4 取样原则4.1 抽样原则:接受客户委托进行抽样时,根据协议要求按相应抽样标准组织抽样,保证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4.2 抽样地点:委托单位的成品仓库、经生产方检验合格的产品其他存放地或委托方送检的外加剂样品4.3 抽样方法和数量:4.3.1 试样分点样和混合样点样是在一次生产的产品所得试样,混合样是三个或更多的点样等量均匀混合而取得的试样 生产厂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掺量大于1%(含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吨,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编号为50吨,不足100吨或50吨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每一编号取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4.4试样及留样: 每一编号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分,一份按表中规定部分项目进行试验另一份要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关进行复验或仲裁总碱量%称样量(g)稀释体积(ml)稀释倍数(n)1.00.210011.0——5.00.12502.55.0——10.00.05250或5002.5或5.010.00.05500或10005.0或10.05主要仪器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数据标准对仪器要求环境要求1压力试验机TYA-2000量程0-2000KN2 直读式含气量测定仪LC-7-S量程0.00%-10% 3混凝土贯入阻力仪RGZ-120量程0-120Kg 4压力泌水仪SY-2量程0-60 MPa5塌落度筒10×20×30cmH=300mm6搅拌机J500-60L7砼试模8砼渗透仪HP-4.06 检验前准备 6.1检查样品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有无污染,与抽样单或委托单上填写样品状态栏的内容是否相符6.2检查完毕后,双方当事人在样品台账上签字,检验人员还要在原始记录样品情况中记录6.3检验前将样品编号,并在《样品标签》上注明相应标签。

6.4检查检验用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在仪器设备记录填写实验时间,实验前校准情况7.检验实施细则7.1减水率测定:依据GB8076-1997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按下式计算. W0 - W1 WR= ——————×100 % W0式中:WR——减水率,%; 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W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³.7.2泌水率比检验:依据GB8076-1997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Bt BB= ——————×100 % Bc式中:BB——泌水率之比,% Bt——掺外加剂混凝土泌水率,% Bc——基准混凝土泌水率,%泌水率的检验和计算方法如下: 先用湿布泣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高2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

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泌水量,准确至1g,并按下式计算泌水率 Vw B= ——————×100 % Gw=G1-G0 (W/G)Gw式中:B——泌水率,%; VW——泌水总质量,g W——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 G——混凝土拌合物的总质量,g GW——试样质量,g G1——筒及试样质量,g G0——筒质量,g检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检验的泌水率,如果取大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应重做。

7.3含气量检验: 依据GB8076-1997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满并稍高于容器,用振动台振动15-20s,用直读式含气量测定仪进行检验,记录表表压 检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以三个试样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若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0.5%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检验结果,如果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超过0.5%,则应重做.7.4凝结时间差测定: 依据GB8076-1997 按下式计算:⊿T=Tt-Tc式中: ⊿T——凝结时间之差,min Tt——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T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阻力仪测定,仪器精度为5N,凝结时间测定方法如下: 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振动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160mm,下口内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胝于筒口经约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3-5s),置于20±3°c的环境中,容器加盖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1-2h,掺缓凝剂的成型后4-6h开始检验,以后每0.5h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100mm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20mm的试针贯入阻力按下式计算: p R= ————— A式中:R——贯入阻力值,Mpa; P——贯入深度达25时所需的净压力,N; A——贯入仪试针的截面积,mm². 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求出贯入阻力值达3.5Mpa时对应的时间用为初凝时间及贯入阻力值达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n时,取中间值,若两侧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越过30min时,该组检验结果无效,则应重做.7.5抗压强度比检验: 依据GB8076-1997 抗压强度比以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之比表示,按下式计算: St Rs= —————×100 Sc式中: Rs——抗压强度比,%; St——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Sc——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掺外加剂与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按GBJ81进行试验和计算试件用振动台振动15-20S试样预养温度为20±3°c试验结果以三批试验测值的平均值表示,若三批试验中有一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折检验结果,如有两批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检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7.6限制膨胀率检验:依据JC476-2001进行7.6.1按照水泥胶沙配合比水泥:膨胀剂:标准砂:拌合水=457.6;62.4:1040:208成型三条试体,7.6.2试体脱模后1小时测量初始长度,侧完初始长度的试体,放入水中养护7天,测量第7天的长度(L1)变化为7天的限制膨胀率 测量前3h,将比长仪、标准杆放在标准养护室内,用标准杆校正测量仪并调整千分表零点测量前,将试体及测量仪测头擦净每次测量时,试体记有标志的一面与测量仪的相对位置必须一致,纵向限制器测头与测量头应正确接触,读数应精确至0001 mm不不同龄期的试体应在规定时间±1mm不同龄期的试体应在规定时间±1h内进行测量 养护时,应注意不损伤试体测头,试体之间应保持15 mm以上间隔,试体支点与约束板外端距离为30 mm。

限制膨胀率按下式计算: L1 - L ε= —————×100 L0式中: ε——限制膨胀率,%; L1——所测龄期的限制试体长度,mm; L——限制试体初始长度,mm; L0——限制试体的基长,140 mm7.7细度检验:比表面积测定按GB/T8074的规定进行0.08 mm筛筛余测定按GB/T1345的规定进行;1.25 mm筛筛余测定参照GB/T1345中干筛法进行7.8坍落度增加值:按照GBJ80进行试验但在试验受检混凝土坍落度时,分两层装入坍落度筒内,每层插捣15次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到1 mm坍落度增加值以水灰比相同时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之差表示,精确至1 m。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