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高频考点讲义

wen****1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20KB
约13页
文档ID:596614075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高频考点讲义_第1页
1/13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高频考点讲义(提示性问答+挖空式默写+重要性排序)第18课高频考点(江南开发——3年3考)1.从“楚越之地,地广人稀”到“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江南开发)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根本原因是: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其他原因还有很多,其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属于社会因素的是: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属于政治政策因素的是: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制定合理的政策;属于人的因素的是: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辛勤劳作第19课高频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3年3考)1.383年发生的一场战役留下了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这场战争指的是:淝水之战,这次战争的特点是:以少胜多2.北魏时期促进北方民族大交融的重大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有: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姻汉族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影响深远,你能简单列举三点吗:①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②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③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4课高频考点(丝绸之路与经营西域——3年2考)1.我国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是:丝绸之路,它产生的巨大影响(作用)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为它的开辟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张骞,他的哪一壮举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贡献: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在:欧洲(大秦),中间要经过的狭长地带是:河西走廊由此可得出丝绸之路的路线为: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3.“始于张骞,成于郑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这一机构设置的时间是:公元前60年这标志着如今哪一地区成为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新疆综合性答题次高频考点(没有达到3年3考的高频层度)第9课高频考点(秦的统一与巩固大一统)1.秦始皇为了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开创的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郡县制,中央机构中掌管监察的职务是:御史大夫2.面对七国文字各异,不利于大一统治理的情况,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书同文字”,即:统一文字为小篆;面对货币度量衡不统一,不利于大一统经济发展的情况,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统一货币度量衡,其中统一后的货币样式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秦半两);在军事方面,秦始皇统一后采取的军事行动包括:北击匈奴修长城,南下岭南凿灵渠,其中长城的起止点是: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车同轨”反映了秦始皇在交通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是: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

3.秦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这个年份转化为世纪前后期(即几世纪前期或几世纪后期)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后期第12课高频考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1.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其中在政治上,为了解决诸侯王势力强大的问题,他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经济上为了禁绝私人铸币,他采取的措施是: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对于盐铁等重要物资采取的措施是:盐铁官营专卖;思想上为了统一思想,稳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是:尊崇儒术;军事上,面对匈奴袭扰,他采取的措施是: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采纳了谁的建议:主父偃,这一政策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削弱了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尊崇儒术是接受了谁的建议:董仲舒,此外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创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他尊崇儒术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第6课高频考点(商鞅变法与都江堰)1.“商君为孝公平权衡”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最有成效的变法,它指的是哪一改革:商鞅变法,这一变法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商君”指的历史人物是:商鞅。

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是这次变法中最能体现其封建性质改革的措施,这一措施指的是: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即井田制);“急耕战之赏”对应的两条措施是:奖励军功,鼓励耕织;其中“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反映的措施是: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反映的措施可以有效加强中央集权,它是:确立县制;商鞅方升这个实物能够反映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的措施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它指的是: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2.“夫商君为孝公……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总结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其中“兵动而地广”指的是商鞅变法在军事方面的影响,即:提高了秦军战斗力;“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指的是商鞅变法对于综合国力的影响,即: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使秦成为最强强盛的诸侯国;“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长远影响,即: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谓之天府”,这赞誉的是哪个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了它:李冰这一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这是因为: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巨大作用。

思想类高频考点:第7课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他的著作是:《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他的思想核心是:道,即顺应自然规律,在政治上他的主张是:无为而治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被整理在哪本著作中:《论语》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道之以德”表明他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以德治国3.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反映的是他什么样的思想主张:兼爱,对于战争,他的观点是:非攻4.战国时期儒家的两个代表分别是:孟子和荀子,其中提倡“仁政”的是:孟子,主张实行礼治的中:荀子5.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反映了他什么样的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反对空谈仁义的他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强调依法治国科技文化类考点(新教材着重编写内容之一)第8课高频考点(先秦科技与文化)1.二十四节气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它最早产生于哪一时期:战国时期2.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战国时期名医是:扁鹊;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3.目前已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商朝,这是因为哪一文字的发现:甲骨文。

4.目前已知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器物与中原夏商王朝的的器物联系密切,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什么特征:多元一体5.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诗经》和“楚辞”,其中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采用楚地方言创作的新体诗歌是:“楚辞”其中楚辞最重要的诗人是:屈原,他的代表作是著名长诗:《离骚》第15课高频考点(秦汉科技与文化)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什么时候我国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西汉时期纸能够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得益于一个人,他是:蔡伦,他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是:改进造纸术,提高纸的质量,降低造纸成本2.被尊为“医圣”的东汉名医是:张仲景,他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他的伟大贡献是: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如今打防疫针体现了他的哪个思想:“治未病”思想发明“麻沸散”,能够实施外科手术的东汉名医是:华佗,他的另一项贡献是:创编“五禽戏”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他的作者是:司马迁,这部著作的内容涵盖的时间段为: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4.两汉之际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宗教是:佛教;深山古刹少林寺,五体投地、顿悟等词汇,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等都与这个宗教有关,这表明它传入的影响是:丰富了中国文化。

第20课高频考点(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这部著作的作者是:贾思勰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反映出这部农书的思想是: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反映出的科学精神是:以农为本的务实精神2.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人物是:祖冲之他创制的历法名称是:《大明历》3.被誉为“书圣”的人物是:王羲之,他的代表做“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兰亭集序》朝代更替(3年3考):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先后顺序是:宋齐梁陈)着重体现朝代兴衰的内容第4课高频考点(分封制与夏商西周的更替)1.“封邦建国,以藩屏周”表明西周初期实行了什么制度:分封制;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统治;最终这一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影响)是:巩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2.“禹传子,家天下”,“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反映的制度是:世袭制,开创这一制度的人是:启3.夏商周年代久远,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考古发现了解这些朝代。

其中二里头遗址向我们展示了哪个朝代的文明发展水平:夏朝;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让哪个王朝有文字可考:商朝;利簋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结合文物与文献,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武王伐纣、西周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第5课高频考点(铁器牛耕与春秋争霸)1.双镰铁范和带鼻环的青铜牺尊等出土文物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春秋时期商业繁荣在货币方面的表现是:金属货币在当时得到较为广泛先使用2.“平王之时,周室衰微……政由方伯”反映的历史现象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这一过程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能够称霸离不开一个人的辅佐,这个人是:管仲,在这个过程中,诸侯打出的旗号是:“尊王攘夷”第10课高频考点(秦的灭亡与客观评价秦始皇)1.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完成统一,推行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对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他不容抹杀的功绩;但他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暴虐,这又是他不可忽视的过失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哪次起义的口号:大泽乡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这次起义爆发的时间是:公元前209年。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对联中蕴含了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这次战役是:巨鹿之战,这场战役的领导者是:项羽,这次战役的显著特点是:以少胜多4.秦始皇想的是“万世为君”,但秦朝二世而亡,秦朝灭亡的时间是哪一年呢:公元前207年,最终灭亡秦朝的人物是:刘邦,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失去民心第11课高频考点(西汉建立、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者是:汉高祖刘邦,他建立西汉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西汉的都城在哪里:长安(今西安)2.“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中,出现的盛世局面是:文景之治,西汉初年能够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汉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第13课高频考点(东汉兴衰)1.两汉更替:西汉灭亡的时间是:9年,这个朝代存在了多长时间:202+9-1=210年(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东汉的建立者是:光武帝刘秀,这个朝代的建立时间是:25年,都城在哪里:洛阳2.光武帝刘秀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盛世局面,这一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