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翔安太祖拳传承与发展研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94KB
约7页
文档ID:227699691
翔安太祖拳传承与发展研究_第1页
1/7

翔安太祖拳传承与发展研究 王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口述史方法对翔安太祖拳进行研究,分析翔安太祖拳的历史起源、分布区域、主要特征、传习方式、基本内容,探讨了在当前国家提倡复兴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下,传承人进行的非遗保护实践关键词:翔安太祖拳 口述历史 宋江阵 传承 发展:G85 :A:2096-1839( 2020) 1-0050-03据传太祖拳系宋太祖赵匡胤所创赵匡胤未成就大业之前,到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学习少林功夫,经多年苦练,独有心得,以少林功夫为根,自开一门,即少林太祖拳赵匡胤登基后,利用皇权,选其中优秀拳种十八家,分门派,以太祖拳为首太祖拳得到广泛传播随着宋王朝的南渡,南宋部分皇室贵族子弟及将官南逃闽粤,他们喜欢舞枪弄棍,练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传下的功夫后来少林太祖拳在南方一带流传开来,并受到南拳的影响,宗法已有改变并且在明末清初传人翔安马巷赵岗村,后来结合赵岗村宋江阵便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宋江阵太祖拳1 翔安太祖拳历史源流1.1 宋江阵太祖拳武术随着时代发展至清代,在结合地方武术精髓的同时,亦产生众多的流派,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有所传承[1]太祖拳在福建省主要分布漳州、厦门、泉州、晋江等地,并于2010年收入《福建武术拳械录》。

太祖拳在明末清初传人翔安马巷镇赵岗村,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目前经翔安区人民政府、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认定成为“第二批翔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宋江阵太祖拳文化,也是马巷镇千年古镇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翔安赵岗村在清朝时期归属马巷镇曾林保赵岗乡在民国时期,归属马巷民安区民石乡赵岗保在一九四九年,归属马巷第九区湖岗乡在一九五六年,归属马巷六区曾美乡赵岗村在一九五八年,归属马巷卫星人民公社赵岗大队赵岗宋江阵太祖拳民国时期曾到泉州南安传教,1955年参加马巷物资交流会表演1958年参加前线慰问三军,表演宋江阵太祖拳1980年参加同安“五一”表演1997年庆香港回归表演1999年庆澳门回归表演厦门中山公园表演,厦门白鹭洲表演,工人文化宫非遗日表演漳州港民俗文化日表演漳州白礁民俗文化表演世界金门日表演台湾全球华人武术交流比赛等等宋江阵太祖拳闽南地区家喻户晓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笔者在翔安进行田野调研时,据翔安太祖拳第九代乃字辈传承人一王文默(1962年生)口述到,我们村宋江阵差不多有三百多年了,三百一十多到三百二十多年的历史明末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时候组织的,搞了一个阵出来[2]那真正传到我们村是清朝初期我们都是口头传述的。

我们的宋江阵主要是长蛇阵、八卦阵、还有一个蝴蝶阵,还有两仪阵,田螺阵(有时候也叫黄蜂归巢,出巢)因为我们刚开始流传的时候是明朝末年,清朝初期那个时候,一直发展到现在刚开始的时候第一代、第二代在形式上比较笼统一些,主要是有一个阵,武术功底不是很好到了第三代的时候,有明朝逃出来的那些逃犯,从北方来的,隐名埋姓来到我们村然后开始教我们村武术基本功武术主要教两大块:太祖拳和白鹤拳1.2传承谱系据当地传承人讲述,太祖拳是赵岗村宋江阵的基本表演功,没有太祖拳也就没有赵岗宋江阵翔安太祖拳传承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九代,第一代王明辉,男、字辈【命】生于1702年,师传;第二代王于贵,男、字辈【于】生于1724年,师传;第三代王天长,男、字辈【天】生于1748年,师传;第四代王绍底,男、字辈【绍】生于1773年,师传;第五代王武篷,男、字辈【武】生于1799年,师传;第六代王克己,男、字辈【克】生于1837年,师传;第七代王乌骄,男、字辈【魁】生于1871年,师传;第八代王水固,男、字辈【宏】生于1917年,师传;第九代王木溪,男、字辈【乃】生于1963年;王进兴,男、1967年生;王福气,男、1965年生;王文默,1962年生;王福金,1967年生;王东旭,1982年生;王水平,1943年生,【群体】师传。

主要传承人(群体):王文默、王福气、王木溪、王进兴、王福金、王东旭、王水平2 翔安太祖拳主要特征和傳习方式2.1主要特征宋江阵太祖拳属于南派武功风格,其手法紧凑,结构严谨,攻防兼备讲究内外合一、眼到手到、拳打一条线,拳势刚劲,步法稳固,上肢动作较多,发劲有力,发力有声以形象为势,以意为神,以气催力,落地生根,有较浓厚的攻防意识[3]2.2传习方式在传习方式方面,传习的师傅对太祖拳有公开,村庄那时候基本上每一户都有教每一户教一套到两套,他是把整个套路拆开,然后你这一户教几套,动作和别人不一样,教完以后再去发展然后白鹤拳在我们这里现在没有流传了那时候教习的师傅身份比较重要,第三代的徒弟不能说出师傅的名字不管别人怎么问,我们村就说白鹤先祖教的所以别的地方宋江阵供奉的是田都元帅,我们供奉的则是五谷先帝一神农左边是太祖拳,供奉的是赵匡胤但我们说左边是青龙太祖游江南,右边是白鹤先祖住南山据传承人讲述,以前具体的传承是这个样子:比如说你的上一代,你的爷爷练习什么,然后到你这一代就传给你不传给别人了或者传给你们家族的人了那时候师傅一个家族教一套太祖拳、一套空拳、一套棍术、还有一套表演的器械村里的老人经常讲:在过去,我们村要出去表演就要挂像请神,这个时候才集中起来,才要安馆。

平常就没有安馆,平常收馆收起来,表演完了以后回来就要收阵、收馆、堵狮、杀狮[4]狮子杀完了以后,就是说没有师傅了集中起来有师傅,有几个武术全面的老人过来指导平常你的师傅就是你家里的长辈,他就是你的师傅,是这样子传下来的所以每个人的每一个套路的诀窍,只有你们家族比较清楚外人看你是在表演,同样在里面的人他会知道,但是如果没有全部讲到位,有些动作或者里面的奥秘不一定能够清楚比如说下个月要去哪里表演,那这个月要安馆,提前训练安馆会有几个老人,真的称得上老师傅了,在那边指导哪个动作要怎么样,怎么跑阵那时候是晚上训练,都要烧香祭拜才能开始训练每个人练习的套路都不一样,只有几个老师傅在旁边指导要怎么做他不给你指导套路,给你指导动作其他的不给你指导,因为套路动作都是你的长辈教的,动作要领是老师傅在指导现在我们在进行太祖拳教学时是全部都在教,但每一个人教的动作不太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们自己的教练也在争论:哪个动作正确,哪个动作错误我说没有说哪一个动作是正确的,哪一个说是错误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师傅不一样,他讲出来的不一样但是他动作拳理要符合太祖拳的拳理拳理对,那就对,动作要领只要掌握,动作不一样很难讲因为那时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师傅,我们那时候有三十多个师傅,每个人都是家传的,每个人掌握的都以不一样,但是拳理要领是相通的,动作不一定全部一样。

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争论谁对谁错,我说不要去争论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学的,教的师傅不一样他的动作不一定全部一样,那你去争论谁对谁错很难讲,没有意义我说只要符合太祖拳的理论那就正确的其他阵型变化都是一样的,但是现在阵型变化不一定每个人都会表演套路每个人都会一套、两套,但要组织这个阵型变化,还要组织它的其他仪式不一定每个人都会3 翔安太祖拳的基本内容宋江阵太祖拳,主要分为拳术、器械和内功三大部分拳术:三战、三战十字、四边战、八步弯、猛虎下山、清阳、观音坐座、雷公打等太祖拳要求内外合一、眼到手到、一势多手、一步几变手,强调出拳则穿石击鼓、落步则落地生根做到拳打一条线,拳势刚,步法稳固,上肢动作较多,发劲有力,发力有声以形象为势,以意为神,以气催力,落地生根,有较浓厚的攻防意识器械:棍、盾牌、大刀、朴刀、双刀、双剑、单刀、单斧、双铁鞭、双锏、仗二长矛、太祖叉内功要求:狮嘴、凤眼、龙喉、脚夹、提肛、吊肚、气沉丹田4 翔安太祖拳的非遗实践太祖拳创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太祖拳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当前复杂的两岸关系情况下,以太祖拳武术为载体,有助于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互动,增进文化认同,逐步实现心灵契合。

在一定程度上,亦可促进本地区武术事业的发展在非遗保护实践活动中,赵岗村宋江阵技艺传习所作为太祖拳的传习单位,现在已与厦门市翔安区曾厝小学、翔安第二实验小学、内厝中学建立传习基地,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太祖拳后备人才在传承翔安太祖拳武术技艺的同时,传习所也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使具有地方特色的太祖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当前,政府颁布众多的政策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对于目前武术进校园而言,在开展校园传承的基础上,现阶段主要任务,整理太祖拳的套路篇拳谱,把有些即将失传的内容整理出来同时加强教练队伍培养与建设,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参考文献:[1]郭建忠,清代武术发展原因的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2).[2]杜德全,马文友,于海滨.闽台原生态民俗体育宋江阵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4):58-63.[3]王伯余,颜雪珍.南少林太祖拳与广东洪拳渊源关系探讨[J].乐山师范學院学报,2010(12):116-119[4]张银行,郭志禹,邱瑞瑯,杜舒书,闽、台地区“宋江阵”的比较研究——以福建闽南和台湾南部地区为例[J].体育科学,2014(07):41-48.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