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比较

1980****05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78KB
约5页
文档ID:273790637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比较_第1页
1/5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比较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比较 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可将审计分为内部审计、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由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其主体是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其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其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都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组成部分,三者特征突出,自成体系,各司其职它们的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1、审计性质不同 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外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监督、鉴证活动,对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负责 2、审计的强制性不同 国家审计属于行政监督,具有强制性;社会审计属于社会监督,国家法律只能规定哪些企业必须由社会审计组织查账验证,而被审计企业与社会审计组织之间则是双向自愿选择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单位的自我监督 3、审计权限不同 国家审计代表国家利益,其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既有审查权,也有处理权;社会审计只能对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鉴证;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会审计的权威性高。

4、审计独立性不同 国家审计是由审计机关实施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社会审计更强调形式上和实质上超然独立于企业之外,因而独立性最强;内部审计在组织,经济等方面都受到本单位的制约,只是相对独立于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其独立性最差 5、依据的审计准则不同 国家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依据的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所依据的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 6、审计方式不同 国家审计是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上级指进行的;社会审计大多是受委托实行的;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管理工作的需要自行安排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7、审计的主体不同 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的主体是会计事所或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的主体是单位内部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 8、审计对象不同 国家审计以各政府、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资金运作情况为主;社会审计对象则包括一切营利及非营利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

9、审计范围不同 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则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资金循环、财务流程及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 10、审计方法不同 内部审计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审计实务中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外审的一些方法;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侧重于报表审计方法 11、服务对象不同 内部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负责人;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益相关者 12、审计报告的形式不同 内部审计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非标准格式的报告,形式多样;社会审计基本采用的是标准格式的简式报告;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类似,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审计报告 13、审计报告的作用不同 国家审计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要对外公示;社会审计报告则要向外界公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不能对外界公开 14、审计时效不同 内部审计根据本单位的计划或安排可随时开展工作,并对某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则大多是事后进行监督和鉴证。

内部审计机构同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共同构成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组织则验证并报告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客户开展报表审计和会计咨询业务三者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地在不同领域开展审计工作它们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不存在主导与服从的关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