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大类岩石肉眼区分方法要点

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1.37KB
约13页
文档ID:213649874
三大类岩石肉眼区分方法要点_第1页
1/13

第一节 侵入岩的肉眼鉴定1.岩类的确定肉眼鉴定侵入岩的岩类,可以根据其矿物成分和颜色来进行1)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组成侵入岩的矿物,主要有碱性长石、斜长石、钠长石、似长石 (霞石、白榴石、方钠石等 卜辉石、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等1)石英:岩石中有石英出现,通常表明 SiO2过饱和,石英是酸性岩类的主要矿物石英在岩石中多呈烟灰色,不规则的粒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因此易于灰白色的斜长石区别但当长石等矿物的 解理不发育时,可用肉眼观察长石的双晶来区别鉴定岩石是否含石英时,最好将标本用水湿后观察这样,在 同其他浅色矿物区别时效果会好一些2)碱性长石:主要为正长石、微长石,在浅成侵入岩中可见透长石这些长石,从化学成分上说,统称为钾长 石钾长石经常是肉红色、褐黄色、灰紫色、灰白色等以肉红色的钾长石最为常见但钾长石也有灰白色的, 斜长石也有浅红色、蔷薇红色或肉红色的在鉴定两类长石时,颜色只能作为辅助条件,须考虑其他特征产于 花岗岩中的正长石、微斜长石, 常为他形粒状晶体,呈斑晶时可为自形晶正长石的卡式双晶常见 (将长石的晶面或解理面迎光转动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以看见以一条直线或折线为界,两边反光强度不一,即为卡式双晶 )产于正长岩、霞石正长岩中的正长石,其颜色有时呈肉红色,有时呈灰色。

富钠斜长石在钾长石中呈条纹交生状 态,成为条纹长石如果是钾长石在斜长石中成条纹交生状态,则成为反条纹长石粗大的条纹在手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如在钾长石的晶面或解理面上,可以见到一些大致沿一定方向的须根状细脉,其颜色多半比主题要浅, 这些细脉就是条纹结构3)斜长石:斜长石广泛产于各种彳1入岩中,多呈暗灰色 -白色,有时也有肉红色或褐灰色玻璃光泽,风华和蚀变后呈土状光泽,两组解理 (即(001)与(010)解理)完全聚片双晶为重要鉴定特征,其观察方法如下:将标本来回 转动,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晶面或解理面上的反光情况, 当看到互相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线段时, 就是聚片双晶纹在一般情况下,酸性斜长石聚片双晶纹较密,基性斜长石的双晶纹较疏4)普通角闪石:在闪长岩、正长岩、辉长岩等岩石中常见黑色、暗绿色,长柱状晶体但在某些花岗闪长岩 中,一向延长的特点不十分显著,肉眼观察时容易误认为是辉石,横断面呈菱形、六边形在细粒岩石中,角闪石与黑云母有时易混淆, 但角闪石硬度大, 小刀不易刻划;黑云母硬度小小刀易于刻划, 且成鳞片状粉末止匕外,角闪石常常呈绿色,玻璃光泽,黑云母带褐色解理面上可见珍珠光泽5)辉石:为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主要矿物。

绿黑、绿褐、褐等色,少部分有翠绿色 (产于超基性岩中的含铭辉石 )或灰、灰绿色(透辉石)短柱状、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新鲜断面呈密集而不整齐的阶梯断口,两组柱面解理的夹角近于90横断面为近正方形或近正八边形6)黑云母:主要出现于中性岩和酸性岩中黑色、黑褐色,有时因褪色而颜色变浅,呈金黄色解理极完全, 常成片状,解理面呈现珍珠光泽横断面呈六边形,纵断面成长条状,硬度小,次生变化后颜色变为绿褐色、绿 色7)橄榄石:为超基性岩、基性岩的常见矿物多呈柱状、粒状晶体,鲜艳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 ,玻璃光泽,不规则断口或贝壳状断口常发生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钾长石和斜长石的主要区别特征见表 1辉石和角闪石的肉眼鉴定特征列于表 2表1钾长石、斜长石肉眼鉴定对比表特征钾长石斜长石颜色肉红色、黄褐色、灰紫色、灰白色少见暗灰色-白色,蔷薇红色少见晶形多为宽板状中酸性的多为宽板状,基性的常为细长柱状双晶有时可见卡式双晶常成细长的平行的聚片双晶纹次生变化变为高岭土,在晶面上呈土状变为绿帘石、绢云母等,晶面上呈淡绿色、暗灰色 出现的岩石花岗岩、正长岩、霞石正长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表2辉石和角闪石肉眼鉴定对比表矿物名称特征辉石角闪石颜色黑色、棕色、暗绿色黑色至绿黑色晶形短柱状、粒状,其断面为八边形或近正方形长柱状,其断面为六边形或菱形解理夹角(110)八(1 10) ~90、断口常呈阶梯状(110)八(1 10)=60。

呈菱形光泽玻璃光泽玻璃光泽共生矿物常与基性斜长石、橄榄石共生常与中性斜长石和黑云母共生产出岩石超基性岩、基性岩,部分中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2)岩石的颜色岩石的颜色通常用色率来表示色率即暗色矿物占造岩矿物总量的百分比岩石颜色的深浅,是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因此,根据岩石颜色的深浅,大致分为浅色、中色与暗色岩石三类,它们大致可与酸性岩、 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相对应但也有例外,如微晶、隐晶质或玻璃质岩石的颜色,就比相同成分的粒状岩 石的颜色要深例如黑曜岩、珍珠岩、松脂岩等酸性熔岩的颜色比花岗岩颜色深所以,色率的应用,只能限制 在结晶粒状的岩石1)当岩石为暗色,几乎全由暗色矿物 (95%以上)组成时,这种岩石可能为超基性岩类,可根据矿物成分及其性质进一步确定岩石名称如果全为粒状矿物,无解理时,则可能是纯橄榄岩;如果全部矿物都有解理,则可能是 辉石岩或角闪石岩;如果部分矿物有解理,部分矿物是粒状,则可能是辉 (石)橄(榄)岩;若岩石的结构致密,可能为蛇纹石化橄榄岩2)当岩石为黑灰或灰色,且不含石英,而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之比约为 1: 1时,可能是辉长岩;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含量之比为 1 : 2时可能是闪长岩。

3)当岩石为浅色,几乎全由浅色矿物 (90%左右)组成,又含石英时,可能是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等;若不含石英时,则可能是正长岩、二长岩、霞石正长岩等在鉴定侵入岩属何种岩石类型时,需要观察石英的有无和含量,钾长石和斜长石的有无和含量,以及暗色矿物的种类和含量等来确定现将上述三因素归纳为表 3表3主要侵入岩肉眼鉴定表大类超基性岩基性岩 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无石英一般无石英 石英<5%石英>20%无石英,有似长石类暗色矿物>90%暗色矿物 暗色矿物90%~35% 35%~15%暗色矿物<15%或为碱性暗色矿物钾长石 > 斜长石正长岩花岗岩霞石正长岩有钾长石钾长石啕■长石钾长石 < 斜长石斜长石+角闪石二长岩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基本无钾长石有斜长石斜长石+辉石斜长石为主辉长岩斜长岩(暗色矿物斜长花岗岩很少橄榄石为主橄榄石基本无长石辉石为主辉石角闪石为主角闪石第二节沉积岩的野外鉴别对沉积岩或沉积物的研究,其目的是: 1确定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其中所含化石等,并给予正确的命名;2通过对岩石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研究,来确定它在沉积成岩以及后生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以便恢复原生沉积特征及性质; 3对岩石进行相分析,其目的是再造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状况; 4搞清岩石某些性质,以确定其在国民经济上的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对沉积岩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综合地使用各种方法、手段近代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方法很多,如野外地质学研究、室内研究、综合相分析 ……等下面仅就沉积岩肉眼鉴定方面做概略的介绍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在各论中主要介绍了四类沉积岩,即陆源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碳酸盐岩和硅质岩类现主要分述如下一)陆源碎屑岩类陆源碎屑岩按其碎屑粒径可划分为: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 >2mm中碎屑岩(砂岩类) 2〜0.05mm细碎屑岩(粉砂岩类) 0.05〜0.005mm每类碎屑岩其相应粒度的碎屑含量必须在 50%以上如含有历史 50%以上的岩石才能称作砾岩,以此类推碎屑岩的命名是以含量占 50%以上的粒级来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若其他粒级含量在 25%~50% 之间,则在基本名称之前冠以“X质”;若其含量在5%~25%之间,则以 含XX表示1.粗碎屑岩类——砾岩相角砾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1)颜色:尽可能指出总的颜色,并注意它的成因2)砾石成分:鉴定各种砾石的成分,确定砾石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估计各种成分砾 石占全部砾石的百分含量3)砾石大小及分选性:如分选不好时,应指出一般大小以及最大和最小的粒径。

4)砾石的圆度、球度及形状5)胶结物成分,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物本身的性质;胶结类型等6)其他:砾石有没有定向排列,胶结的致密程度,有无次生脉穿插等等由于砾岩在地层学上常作为沉积间断的标志和划分底层的依据,同时砾岩的沉积大部分距陆源供给区很近,易于利用砾岩成分来推断古地理情况,故对砾岩的野外研究还应注意下列方面:1)层位和分布概况;2)岩层产状及其变化(如透镜体);3)层理及层面构造;4)与上下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在剖面中的位置;5)砾石的倾向、倾角和长轴方向2.中碎屑岩类一一砂岩类砂岩通常按碎屑粒径可分为:巨砾砂岩( 2〜1mm );粗粒砂岩(1〜0.5mm );中粒砂岩(0.5〜0.25mm );细粒砂岩(0.25〜0.1mm );微粒砂岩(0.1〜0.05mm )各种不同粒径的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有:1)颜色,并推断其成因;2)碎屑颗粒的大小,分选程度,如大小不均匀,应指出最大、最小和一般的直径,以及各种颗粒含量的百分比;3)碎屑颗粒的形状及磨圆度;4)胶结物的成分及其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类型,胶结致密程度;5)岩石的构造;6)碎屑成分:矿屑(需分辨出碎屑矿物的种类)、岩屑(尽量区分其原岩类型)以及各种成分占全部碎屑的百分含量;7)生物残骸;8)次生变化。

在野外研究砂岩时除上述内容外,还应注意: 1层埋构造(特别注意斜层理)和层面构造; 2岩层厚度及其变化等3.细碎屑岩类一一粉砂岩粉砂岩按碎屑粒度可分为:粗粉砂岩( 0.05~0.03mm )和细粉砂岩(0.03~0.005mm )两类粉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与砂岩大致相同但由于粉砂岩颗粒细小,故在手标本中难以辨认碎屑和胶结物成分在野外主要研究它们的产状、构造特征及形成方式等二)粘土岩类粘土岩类亦具有双重特性,从碎屑粒度来看大部分由 <0.005mm 的颗粒组成;从矿物成分来看,主要是由粘土矿物所组成由于粘土矿物非常细小,故要在肉眼中鉴定它们的成分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对其颜色和物理性质的研究这是 由于颜色和物理性质,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粘土矿物成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了解其工业价值物理性质主 要注意其滑腻程度、可塑性、断口、膨胀性、粘舌性和在水中是否容易泡软等等此外若肉眼可见的机械混入物,应鉴定其成分并估计其百分含量三)碳酸盐岩按矿物成分碳酸盐岩主要分为石灰岩、白云岩两大类型,但在两大端元岩石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过渡类型(表 4);在石灰岩(白云岩)与粘土矿物之间也存在着一系列过渡类型(表 4)。

对石灰岩的肉眼观察要注意下列内容:1)颜色;2)结构与构造特征;3)硬度和岩石致密程度、断口类型;4)重结晶的程度;5)肉眼可见的生物碎屑种类;6)机械混入物的大小、成分及次生矿物成分;7)加盐酸起泡强烈程度对白云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和石灰岩类似,但其中很少有生物碎屑对白云岩应特别注意其次生变化的痕迹,以及白云石和方解石间的关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