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条文与图说G B50003---2011,目 录一、《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二、《砌体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三、图集《多层砖混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03G363-2011),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1、块体材料 1、普通烧结砖: 实心与孔洞率不大于15%的砖; 全国统一的规格尺寸: 240×115×53(称为标砖) 2、非烧结硅酸盐砖: 常用的有蒸压灰砂砖、 蒸压粉煤灰砖、炉渣砖、矿渣砖; 全国统一的规格尺寸: 240×115×53(称为标砖) 3、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砖: 从材料上看,是硅酸盐砖的一种,按标砖尺寸与多孔砖尺寸制成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1、块体材料 4、烧结多孔砖: 为了减轻砌体自重,大力推广粘土空心砖; 烧结多孔砖的外形尺寸,按国标13544--2000的规定, 长度(L):290mm、240mm、190mm; 宽度(B):240mm、190mm、180mm、175mm、140mm、115mm; 宽度(H):90mm。
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1、块体材料 5、混凝土砌块: 混凝土砌块是比标准砖尺寸大的砌体,砌块的材料有许多品种;南方多用混 凝土空心砖砌块;北方多用浮石、火山渣、陶粒等轻质材料;此外,还有工业废 品生产的砌块,如:煤矸石砌块、炉渣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砌块尺寸按大、中、小三种划分: 小型砌块高度:180mm--350mm; 中型砌块高度:360mm--900mm; 大型砌块高度: 尺寸更大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1、块体材料 6、天然石材: 当重力密度大于18kN/m3的称为重石(花岗岩、砂岩、石灰石等); 当重力密 度小于18kN/m3的称为轻石 (凝灰岩、贝壳灰岩等) 天然石材分:料石:细料石、粗料石、毛料石三种; 毛石:形状不规则,中间厚度为200mm的块石。
石材砌块应选无风化的天然石料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2、块体强度 1、天然石材: 块体的强度等级是块体力学性能的基本标志,用符号“M U”表示,单位用“MPa”表示 《烧结普通砖》GB5101-1998国家标准强度等级,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2、块体强度,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3、砂浆 1、砂浆的种类: 砂浆是由砂、无机胶结料(水泥、石灰、石膏、粘土等)按一定比例加水搅 拌而成;砌体砂浆的要求主要是,强度、可塑性(流动性)和保水性; 2、砂浆的强度: 砂浆的强度等级用符号“M”表示,立方体试块边长为70.7mm,每组试块为6 块;试件形成后在200C±30C温度下,水泥砂浆在湿度900%以上;水泥石灰砂浆湿 度为600%--800%环境中,养护至28(d)天 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15、M10、M7.5、M5、M2.5; 2)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单排孔混凝土砌块、煤矸石混凝土砌块砌体砂 浆强度等级为:Mb20、Mb15、Mb10、Mb7.5、Mb5; 3) 空洞率不大于35%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为: Mb10、Mb7.5、Mb5; 4)蒸压灰沙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为: Ms15、Ms10、Ms7.5、Ms5; 5)毛料石、毛石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7.5、M5、M2.5;,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4、砖砌体搭接方式 1、砂浆的种类: 有一顺一丁、梅花丁 (即同一皮内,丁顺间砌)、 三顺一丁、五顺一丁 (横向拉结较差,很少用),一、砌体材料种类与强度,1.5、配筋砌体 1、砂浆的种类: 为提高砌体强度或当砌体截面尺寸到限制时,可在砌体内适量配置钢筋或钢 筋混凝土 。
国外配筋砌体的形式: 1)在水平灰缝内配置 横向或水平向钢筋,在块 材的竖向空的内或用排块 造成的空洞内配置竖向钢筋,再灌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2)墙体用槽型块砌筑,在水平槽内设置水平筋,在竖向槽内设置竖向筋, 然后灌混凝土; 3)墙体由内外两层组成的砌体 和中间空腔组成,在空腔内设置横向 和竖向钢筋,然后再灌混凝土; 4)将钢筋混凝土集中设置在墙体的一定部位,又称集中配筋砌体,及构造 柱、加强带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1、墙、柱的高厚比(6.1.1) 1、墙柱的高厚比计算公式: (2.1.1) 式中:H0----墙、柱的计算高度; h----墙厚或矩形柱与H0的相对边长; 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按下不表采用。
2、带壁柱墙、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 1)按公式2.1.1验算带壁柱墙高厚比时,公式 h 改为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 度hT,在确定截面回转半径时,墙截面的翼缘宽度bf,按下列规定采用: 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 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层高)的/3,但不应大于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应窗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的间距;,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1、墙、柱的高厚比(6.1.1) 2、带壁柱墙、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 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2)当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大于墙厚时,可按公式(2.1.1)验算带构造柱墙的 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取墙厚;当确定带构造柱的计算高度H0时,S应取邻横墙间 的间距;墙的允许高厚比[β]可乘以修正系数μc,μc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γ---系数对细料石砌体,γ=0;对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粗料石、 毛料石,γ=1.0;其他其他,γ=1.5; bc---构造柱眼墙长方向的宽度; L---构造柱的间距。
当bc/L>0.25时,取bc/L=0.25;当bc/L<0.05时,取bc/L=0 注:考虑构造柱有利作用的高厚比验算不适用与施工阶段 3)按公式(2.1.1)验算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时,S应取相邻壁 柱间或相邻构造柱间的距离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或带构造柱墙,当 b/S≥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b为圈梁宽度) 当不满足上述条件且不允许增大圈梁宽度时,可按墙体平面外等刚度原则增加 圈梁高度,此时,圈梁仍可视为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2.1.2),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1、墙、柱的高厚比(6.1.1) 3、高厚比修正系数采用: 墙厚不大于240mm的自重墙,高厚比修正系数μ1 按下列规定采用: 1)墙厚为240mm时,μ1 取1.2,;墙厚为90mm时,μ1 取1.5;当墙厚为 (240mm≥h≥90mm)时,μ1按插入法取值 2)上端为自由端墙的允许高厚比,除按上述规定提高外,尚可可提高30%。
3)对厚度小于90mm的墙,昂双面采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包括面层的 墙厚不小于90mm时,可按墙厚等于90mm验算高厚比 4、门窗洞口墙高厚比修正系数采用: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 S---向邻横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 2)当按公式(2.1.4)计算μ2的值小于0.7时,μ2取0.7;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 于墙高的1/5时,μ2取1.0 3)的那个洞口高度大于或等于墙高的4/5时,可按独立墙段验算高厚比2.1.4),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1)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强制)要求: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 钢筋应用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浇筑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1)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强制)要求: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 小于100mm,并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 1)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小于7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 凝土浇筑成板带; 2)板支承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 凝土浇筑成板带。
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1)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强制)要求: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 于100mm,并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 3)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 制板端钢筋应伸入现浇板中进行连接后,再浇筑 现浇板二、砌块砌体构造要求,2.2、一般构造要求(6.2.2)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强制)要求: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沿竖向每 隔400mm--500mm,设置拉结筋,其数量为 每120mm墙厚不少于1根直径6mm的钢筋; 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买入长度从墙的转 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砖每边长不小于 500mm,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