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原则下的听力课例探索---以新教材必修三第五单元Whatanadventure听力部分为例 摘要:“教学评一致”原则能够指导教师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基于该原则和新课标(2017)对学生听力水平的要求,笔者在我校“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研究高考听力题,这些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对教师平时听力课堂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课例是此背景下的一堂探索课例关键词:教学评一致;听力课;探索课例背景: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芬芳名师工作室”启动对高考题听力部分的分析培训工作,一方面学习新课标(2017)对高考听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高考题型、主题语境、话题、话轮、字数、设问词和设问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我们日常听力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具体而言,通过对高考听力试题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同学们在听前务必要明确问题是什么,才能在听时有的放矢,听时并非满篇皆重点尤其是第1-5小题的短对话,虽然话轮只有1-2个,但只读一遍,许多同学在这几个题失分较严重,究其原因,要么因为没有提前阅读、勾画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猜测形成听的期待;要么这些勾画和期待都有,但出现心理原因---过于紧张型或过于放松型。
过于紧张型的表现如下:但凡一个或几个词没有听清就觉得挫败,一直在此纠结,等自己反应过来,后面的录音又没听到,导致听力体验糟糕,分数也糟糕,接踵而来便是自我否定,怀疑自己听力能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下次这些同学听的时候就更紧张,更纠结,结果也可想而知;过于放松型的同学通常比较自信,他们认为不读题不会影响自己的分数这类同学在听的时候往往容易走神,心有杂念而听漏重要信息他们下来分析反思的时候会归咎于粗心,不会质疑自己能力,如果老师不加提醒,他们很难意识到其实根本问题出在心态和方法上因此,在听听力前,也要调试心态,要做到心无杂念!还有一类同学是机械操作型:他们提前阅读、勾画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但他们只是机械勾画,并没有积极参与思考,也没有对即将听的录音猜测和形成听的期待,整个过程是被动的,没有理解听力的内容他们的答题可能主要依靠关键词的机械匹配,这样的方法对于细节题尚可,但极有可能不能正确获取到主旨大意、言外之意和观点态度等笔者将做听力测试题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作如下的总结:一方面,学生在听前听中的心态没有调整好;另一方面,在听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且不知在听的过程中作何笔记和如何做笔记这两个方面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研究“考”或“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经过上述分析,教师在平常的听力教学中应尤其注重听前学生习惯的培养,多次带领学生做好听前的各种准备,并强调其重要性接下来,笔者将以一节“芬芳名师工作室”的听力公开课为例,说明评对于教学的指导作用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的整体语境是“人与自然”,涉及的主题语境内容是人类的探险活动以及意义本单元通过介绍历史上的著名探索家引入话题,然后通过人们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分析探险家的人格特征,引导学生思考探险的意义,继而通过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改编选段,展示了畅想中独特的海底世界及其对人类的吸引力,最终启发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自我价值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单元下Using language的听力部分---“Amazing road trips”,主要内容包括必修三课本55页的所有内容、83和86页的小组表演活动主要通过听和说的形式带领读者去领略横跨中国南北和东西的三条线路上的美景、美食以及旅游途中的“险要”,突出了探险者的不畏艰难,克服种种障碍的冒险精神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勇敢不轻易服输的精神食粮Did You Know”部分提供了横跨中国东西部的“国道318”的背景知识。
东从上海出发延伸到西藏旨在让学生了解体会天堂之路---“国道318”的美与险活动七让学生听大意,选择最佳描述说话者的经历的选项Learning to learn提供了一种听力微技能---做笔记的方法:用象征符号和缩写活动八,学生再次听听力,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完成后,总结说话者如何描述旅游的经历活动九,学生阅读一段文字描述,学生甲乙分别北方到南方从两条不同线路游历了中国几个省市,介绍典型的景点和食物甲从山东青岛出发,经杭州,抵达厦门;乙从焦作市,途经长沙,抵达桂林学生两人一组,通过对话练习获取对方的路线和美景美食的信息学情分析:所教班级是理科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部分同学对“国道318”并不是十分了解,缺乏背景知识;在听听力前会有一定的准备,但还不是很系统,听的过程当中不太习惯做笔记,需要进一步强化做笔记的习惯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国道318”以及两条从北到南的旅游路线的相关知识2. 能够恰当地使用本节课学习的语言从不同方面来谈论旅游经历3. 恰当使用速记方法教学步骤:上课前,在PPT上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一步 听前准备活动,主要从话题知识和语言知识对即将要学习的语篇做铺垫活动一 通过几个问题自由讨论。
小组讨论,然后再全班分享1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travel if you get a chance?2 Before travelling, what would you prepare ?3 During the trip, what would you do? What difficulties would you encounter?4 After the trip, how would you feel?5 Why do you usually travel?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激活和初步建构谈论旅游经历的结构和语言知识活动二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去虚拟旅几个地方,三条路线第一条是横跨中国东西部的有名的“国道318”提出问题:1.how long is China’s National Highway 318? 2. What do people think of it? 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读“Did You Know”部分,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设计意图:学习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为后面听力的顺利进行做铺垫活动三 用一张单车骑行者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cyclists,cycle up the mountain等词汇,为后面听力扫除一些重点词汇障碍,并介绍听力两位主人公---张静和王涛刚刚结束了他们的“国道318”冒险骑行活动。
现在他们正在接受采访,回忆他们骑行的经历由于介绍经历的方面比较多,听的时候以及完成听力活动的时候需要记录重要的信息,借此契机介绍一些速记的方法请学生关注learning to learn,并能够找到两个速记的方法:use symbols和abbreviations. 提示他们学以致用,现学现用第二步 开展听力活动,获取大意和细节信息提示学生使用恰当的速记方法,记下关键词活动四 请学生关注课本活动七要求(选出描述他们骑行经历的最佳选项),并做笔记播放听力,学生听后能够做出选出正确答案三challenging but rewarding,再引导他们关注支撑这个结构的具体信息问学生是否用到了一些符号和缩写,挑几份优秀的笔记做示范,并强调这个好处设计意图:注重听之前厘清听力的任务,有效获取人物的观点态度活动五 学生关注课本活动八的要求,根据设空来推测可能填的词性和大致内容,做到听时有的放矢,尽量不遗漏重要信息,也不能把通篇都当成重点再次播放听力,学生完成填空同时教师板书生词和重点词汇设计意图:注重听之前弄清听力的任务,有效获取细节信息活动六 回顾听力文本,思考两位骑行者如何描述他们的旅行经历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引导学生回答,两位在采访中被问到了哪些问题?属于什么方面?你还什么其他问题想问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谈论旅游经历的不同方面,助其建立起相关话题的图式第三步 听后通过表演活动,在新的情景下内化和运用所学的图式知识和语言知识活动七 小组活动明确活动要求,在地图上标出旅游路线呈现一张中国地图,说明刚才听力中的说话者穿越中国地图的东西部,接下来要跟着两位少年“游历”从北到南的几个城市,看看他们的经历,站在他们的立场谈谈这次经历两人一组,一位扮演A,另一位扮B,分别翻到课本83和86页,明确各自的任务再次呈现这张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图上标出旅游路线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明确任务要求;在地图上标出路线,更加形象生动让其对中国的省市位置有不同的理解活动八 小组活动根据活动要求,两人一组准备表演活动准备之前一定要明确评价表演质量高低的标准:1. Did you cover all the questions?2. Did you use the languag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and listed in the box?3. What about the handwriting?设计意图:在准备活动之前共同明确评价标准,学生的准备便更有效。
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原则第四步 总结和作业通过两个问题,提醒学生及时总结和消化这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一起过一遍1. If you talk about one of your trip, what aspects would you say?2. What language can be useful for you?这两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还为后面的作业提供了支撑复习之后,呈现作业:Write down one of your trip experiences (about 100 words).Requirements:1.Write as many aspects as you can.2.Use the language learned in this lesson.教学总结:本节课秉承“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从单元的整体内容入手,到本节课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确定出本节课学生能够达成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最终也用教学目标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学习新课标中对学生听力水平的要求,并从多方面深入分析高考听力题,能够有效指引我们日常听力教学,让我们课堂教学遵行一定的发展规律,更科学。
在此基础上,还要分析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水平情况,预估他们对本节课中已有的语言知识储备,背景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听力微技能的掌握情况等针对不同学情,教师对文本的处理方式、设计的活动类型和活动顺序都不尽相同教学反思:笔者在导师的提示下,注重课堂的整体性和各个环节的逻辑和衔接,因此整堂课比较流畅,师生配合也较默契,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尚可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有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适时、恰当地点评和反馈之后要注重学生活动的点评和反馈,全班同学都可以从中学习和反思参考文献:[1] 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周学瑞.2019(24).“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