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员,/,司机,培训讲义,教材:,电梯运行与管理,第四章,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信息反馈:,组织:福建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培训部,联系人:林雄,,Tel:87879290,,Fax:87879290,2024/11/6,1,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电梯安全技术是电梯安全运行的技术保证,安全技术贯穿于电梯的制造、安装、维修、运行之中安全技术包括施工过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为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必须达到的安全技术性能指标2024/11/6,2,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目前,我国电梯执行的强制性安全技术规范是:,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一般性安全技术规范有,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2024/11/6,3,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一节 井道空间,4,、,井道照明:,1,)距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m,内各设一盏灯,2,)轿顶上,1m,处照度,50Lx,2024/11/6,4,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二节 机房及设备,一、,机房空间,1,、活动空间净高,1.8m,,工作区域净高,2m,,主机旋转部件上方净空间,0.3m,2,、救援操作地方不小于,0.5m0.6m,3,、机房门不得向内开,4,、设有标示安全载荷的吊钩,5,、控制柜位置:正面与维修侧,600,,距设备,500,6,、机房温度为,5,40,7,、机房地面高低大于,0.5m,时应设台阶。
2024/11/6,5,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二节 机房及设备,二、,驱动主机,1,、允许使用两种驱动方式:,A,、曳引式,B,、强制式(卷筒式),(,仅用于,Vn0.63m/s),2024/11/6,6,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二节 机房及设备,二、驱动主机,4,、紧急操作:,1,)移动装有,QH,的轿厢所需操作力,400N,,如果该力大于,400N,,应有紧急电动运行装置,2),最迟在手盘轮装上主机时,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动作,防止主机启动2024/11/6,7,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 层门系统,一、层门结构、强度,二、层门地坎形位,三、层门导轨形位,四、层门安装基准,五、防坠落保护,六、防剪切保护,七、层门锁,2024/11/6,8,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 层门系统,一,、层门结构、强度,1,、层门间及四周间隙应尽可能小,客梯,6mm,,货梯,8mm,由于磨损后也不得大于,10mm,2,、中分门闭合后的间隙应均匀,且,2,两门扇的不平度,1,3,、门及框架强度应在一定时间使用后不变形,宜采用金属制造,4,、在门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上,间隙可大于,6mm,,但不得大于:旁开门,30mm,,中分门总和,45mm,5,、门入口高度,2m,,入口净宽度比轿厢入口任一侧超出,50mm,6,、层门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卡阻、行程终端错位,且应设有应急导向装置,在因磨损、火灾而失效时能保持在原有的位置上。
7,、在关门开始的,1/3,行程之外,阻止关门的力应不大于,150N,8,、应有一个门保护装置,在被撞击时,自动使门重新开启,9,、最快门扇的关闭速度,0.3 m/s,10,、阻止折叠门开启的力,150N,这个力在开启,100mm,时进行),11,、开锁区域不应大于层站地平面上下,0.2m,2024/11/6,9,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 层门系统,二、层门地坎形位,水平度,2/1000,;,高出装修后地面,2,5mm,2024/11/6,10,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 层门系统,三、层门导轨形位,:,a,、与地坎槽在水平方向不平行度,1/,全长;,b,、在垂直方向不平行度两端与中点三处偏差,1mm,;,c,、导轨水平度,2/1000,;,d,、导轨铅垂度,V,0.5,;,e,、偏心档轮与导轨下面间隙,0.5,2024/11/6,11,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 层门系统,四、层门安装基准:,a,、层门地坎对基准线偏差,1mm;,b,、层门中点对门中线偏差,1mm,2024/11/6,12,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 层门系统,五、防坠落保护,在正常运行时,应不能打开层门,除非轿厢在开锁区内停止。
2024/11/6,13,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 层门系统,六、防剪切保护,1),任何一扇门开着时,电梯应不能启动或继续运行,但可以进行预备操作2,)允许开门运行的条件:,a.,在开锁区内允许开门下平层或再平层,平层速度,0.8m/s,;再平层速度,0.3m/s,b.,在具有,对接操作运行控制,下允许在平层位置以上不大于,1.65 m,区域内运行(这时护脚板有高度应超过地坎,0.1m,;运行速度,0.3 m/s,),2024/11/6,14,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三节 层门系统,七、层门锁,1,)锁紧元件啮合深度,7mm,时才能启动,2,)锁紧元件的啮合强度应能满足在沿开门方向作用,300N,力下不降低锁紧效能,3,)门锁应能承受沿开门方向,在锁高处作用,1000N,力时不变形,4,)证实门扇锁闭状态的电气装置应由锁紧元件强制直接操作,5,)门锁钩活动间隙为,2,3mm,;门锁触点压缩量,4mm,6,)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之外时,层门应能自动迫紧关闭迫紧力大小应达到层门锁闭的要求),7,)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为,5,10 mm,8,)门刀与门锁滚轮的啮合深度,5mm,2024/11/6,15,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 轿厢设备,一、轿厢结构,二、关于手动开门,三、轿顶要求,四、轿厢照明,五、轿厢与井壁间隙,2024/11/6,16,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 轿厢设备,一、轿厢结构,1,、内部净高,2m,;入口净高,2m,2,、轿厢最大有效面积对应额定载重允许增大不大于,5,3,、货梯在有效控制条件下可超面积,但也应限制,4,、护脚板垂直高度应,750,,具有对接操作的电梯其高度应从最高对接高度延伸到地坎以下,0.1m,5,、动力驱动自动门在控制盘上应设有一装置能使处于关闭中的门反开,6,、轿门应设有证实轿门闭合位置的电气装置,7,、轿厢底盘水平度,3/1000,8,、轿架上限位开关碰铁,(,撞弓,),相对铅垂线偏差,3mm,9,、立柱铅垂度,1.5,10,、轿厢前壁铅垂度,1/1000,2024/11/6,17,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 轿厢设备,二、关于手动开门,1,、由于任何原因在靠近层站地方(开锁区域)轿厢停止并切断门机电源下可用手从轿厢内或层站处开启轿门,2,、开门所需的力,300N,3,、额定速度,VH1.0m/s,在运行时开启轿门的力,50N,4,、门力限开关动作力,150N,5,、安全触板动作力,5N,2024/11/6,18,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 轿厢设备,四、轿厢照明,1,)照度,50lx,2,)紧急照明:容量,1 Wh,2024/11/6,19,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四节 轿厢设备,五、轿厢与井壁间隙,1,、轿厢地坎边至井道壁水平距离,150mm,2,、轿厢门与闭合后的层门水平距离,120mm,3,、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水平距离,35mm,,全长偏差,0,+3mm,4,、轿厢与对重及其部件之间距离,50mm,2024/11/6,20,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五节 曳引悬挂装置,二、钢丝绳应满足曳引条件,在,125%,额定载荷或超面积载荷下,保持平层不打滑。
当对重压实在缓冲器上时,空轿厢应不可能提升空载或满载下紧急制动时减速度在,0.21.0 gn,2024/11/6,21,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五节 曳引悬挂装置,三、钢丝绳磨损与失效,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报废,a,、钢绳直径磨损至小于,90%d,b,、出现断股,c,、断丝在一个捻距上,9,根,2024/11/6,22,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 电气设备,(,一,),绝缘与保护,(,二,),电源开关,(,三,),导线与安装,(,四,),极限开关,2024/11/6,23,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 电气设备,(,一,),绝缘与保护,1,、绝缘电阻,2,、控制电路,3,、,N,线与,PE,线的连接,4,、,PE,线的接地电阻值,5,、与主电源的直接连接,6,、使用电机温度监控时,电梯的控制,2024/11/6,24,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 电气设备,(,一,),绝缘与保护(详细说明),1,、绝缘电阻:,1,)导体间及对地绝缘,1000/V,2)250V,级电路,0.25 M(,控制线对地绝缘电阻,0.25 M),3)500 V,级电路,0.5 M(,动力线、安全电路对地绝缘电阻,0.5 M),2,、控制电路、安全电路的导体间或对地间直流电压平均值、交流电压有效值均,250V,3,、,N,线与,PE,线应始终分开。
即供电形式为:,TNS,或,TNCS,采用,TNCS,时,,N,线与,PE,线至少在进入机房前应分开,4,、,PE,线接地电阻,4,,采用黄绿双色线,5,、与主电源直接连接的电动机应进行短路保护和采用自动断路器进行过载保护,6,、当使用电机温度监控时,电梯的超温停梯应停止在层站,以便乘客离开电梯应在充分冷却后才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2024/11/6,25,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 电气设备,(,二,),电源开关,1,、每台电梯都应单独装设主开关,它应能切断正常使用下的最大电流共用机房里各台电梯主开关应易于识别,2,、主开关不应切断照明、通风、插座、报警的电源,3,、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主开关的操作机构,4,、主开关应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应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以确保不会出现误操作,5,、照明电源应与主开关电源分开可通过另外电路或者从主开关的供电侧接出插座电源也取自以上电路,具体如下:,在主开关近旁设轿厢照明和插座电源的开关,在机房入口设机房照明开关,井道照明开关应在机房和底坑分别装设,这两个地方均能控制井道照明,插座供电为:,2P+PE 250V,直接供电或以安全电压供电,维修照明电压,36 V,6,、任何改善功率因数的电容器都应接在动力电路的主开关前面,7,、电源电压波动应,7%,2024/11/6,26,设计较合理的电源箱,2024/11/6,27,电源箱的接线图和使用警示语,2024/11/6,28,此类电源箱不符合要求,2024/11/6,29,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 电气设备,(,三,),导线与安装,1,、导线应装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到等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才能使用。
不得将导线直接敷设在设备的表面,2,、门电气安全装置的导线截面应,0.75 mm2,3,、,220V,照明导线应,1 mm2,4,、断开主开关后仍带电的端子应与不带电端子明显隔开且电压超过,50V,端子应做标记,5,、采用园电缆,其芯数应 ,40,芯,6,、,1624,芯园电缆的弯曲半径应,400mm,7,、扁电缆的重叠根数,3,根、间距在,3050mm,8,、轿厢在最底层时随行电缆不应接触底坑地面,2024/11/6,30,第四章 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第八节 电气设备,(,三,),导线与安装,9,、利用电缆芯线作接地线时应不少于,2,根,10,、导线和电缆的保护外皮应完全进入开关或设备的壳体中,11,、使用线槽安装时,导线总截面应不大于线槽截面的,60%,12,、使用线管安装时,导线总截面应不大于线管截面的,40%,13,、进户线使用穿线钢管时,三根相线必须穿入同一根钢管内,14,、动力线与控制线必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