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产业新风向——下一站,东南亚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2017年第10期本刊记者刘光琳香蕉是世界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其鲜果消费量全球第一在中国,香蕉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扩大面对市场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香蕉人开始寻觅新的土壤和气候,开辟新的种植基地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密切,顺应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一带一路”进一步催生了中国人在东南亚的投资热潮而东南亚国家因为地理位置毗邻中国、适宜的种植气候,受到了各位香蕉大佬的偏宠许多企业、大户不约而同纷纷转战国外,广西人也不例外一大波大佬境外圈地种蕉香蕉是和苹果、葡萄、柑橘并称的世界四大水果之一,热销全球,但适宜种植的区域范围却很小,国内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份2009年以来,许多企业、大户逐渐发现老挝、缅甸等地区的气候、土壤优势,开始尝试投资部分资金开辟新蕉田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老挝等国家的香蕉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商机老挝、泰国等国相继出台政策支持香蕉跨国企业到本国建立大型香蕉种植基地2013年时,一大波云南、福建、四川、海南、广西、广东的企业和个人,携资本前往老挝、缅甸大面积圈地开发种植,甚至有些企业一过去就租地万亩以上,形成了境外,尤其是老挝,以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为主的现状。
广西金穗集团是一家以种植香蕉为主的民营企业,是国家农业部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了‘走出去',我们到东盟相关国家考察了三年,最后选定老挝,因为老挝的土地都没有化肥、农药的污染,并且政治条件也良好、稳定,且阳光充足,可全年种香蕉以填补国内香蕉销售空白时段广西金穗集团董事长、广西香蕉产业协会会长卢义贞介绍说为此,2014年7月,金穗集团成立了老挝金穗农业有限公司,在老挝完成土地流转面积5000亩,取得土地开发授权面积45000亩,到目前金穗集团在老挝种植香蕉有3.2万亩南宁润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涂钟义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南宁香蕉企业家最开始是为了能全年卖香蕉,因为南宁香蕉上市期是7~12月,这就有半年的空白期涂钟义告诉记者,从2014年起,他就把目光放到了东盟国家中国—东盟合作这么多年,走出去难度要小得多,而且东盟国家气候更热也更适合种植香蕉,就出去看了一圈,最后决定走出这2014年前后,越来越多的南宁香蕉企业大规模走进东盟,在老挝、越南、柬埔寨等5个东盟国家开展种植香蕉,然后再返销国内目前种植规模已经达到80多万亩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惠及当地百姓经过短短数年,境外香蕉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最开始红河、西双版纳的边境蕉农的散户小面积种植,到现今的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的完美转身。
2009年以前,缅甸南板香蕉种植面积仅2万亩左右,到2014年已发展到12万亩左右特别是老挝,目前已达到50多万亩据了解,境外规模化种植多由大老板牵头,发展产业规范化管理从水肥管理到病害预防治理都细心到位,基地参观、装货均需换上基地准备的鞋子,着力提高香蕉生产质量和产量加之老挝、缅甸等国家气候条件好,土壤质量优,所生产的高品质香蕉广受收购商喜爱目前,不少广西香蕉企业海外种植主要是种植在1到5月上市这段时间的香蕉,这样与广西香蕉7~12月上市时间形成互补,做到了香蕉整年上市而且由于无冷害、少台风等优势气候条件,这些海外种植的香蕉品质很好,价格也高,好货价格通常比国内高0.3~0.5元/公斤,正常年景亩平均纯利润超过3000~5000元广西香蕉企业走出去不仅给自身带来了利润,这样的投资合作也给当地带来了极大改变广西金穗集团董事长助理、老挝公司常务副总裁梁盛中告诉记者,在老挝乌多姆赛省投资3年来,公司累计发放地租400亿基普(约合3200多万人民币),惠及老挝百姓近1300户,聘请当地的临时日工累计45000人次,开展的农业技术培训300场次,受益农民达2000人,大幅提升了当地农民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最新数据统计是,2017年生产季,我们基地实现农民年人均收入1.5万人民币,公司年缴土地使用税、香蕉出口农产品税等利税7.1亿基普(约合56万人民币),年缴物资出入关税约818万人民币梁盛中说,对于老挝普通农户来说,这样的收入和之前相比,简直是一步迈入小康,不少人务工一年后就盖起了新楼房老挝香蕉投资归于理性未来何去何从?老挝,曾是罂粟种植泛滥之地,如今成为香蕉种植天堂老挝许多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与云南西双版纳相近,温度和降水均可满足香蕉生长的基本条件,这里既可以有效避免黄叶病侵害,又可以免于台风侵袭不到10年时间,老挝香蕉种植面积已发展至50多万亩但随着香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原本200~300元/亩的年均地租涨至现在的500~600元/亩,甚至800~1100元/亩,人工成本上升和用工紧缺问题日益突出此外,随着老挝境内从事香蕉种植的外资企业不断增加,老挝香蕉产业链贸易的活跃度大幅提高,老挝生产资料竞争环境越发激烈,开始出现农资垄断现象,严重威胁境外投资者的种植发展而在去年4月初,老挝波乔省发文禁止省内外国投资者扩大香蕉种植园,理由是“外国投资者在园内使用化肥、有害除草剂和杀虫剂,致使香蕉种植园对环境和附近社区造成影响。
一位业内资深种蕉人指出,老挝土地化肥施用量过多,在老挝没有对土壤进行较好的保护老挝香蕉产业的扩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土壤,并对森林植被、河流、溪流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也是老挝政府采取严格的行动来规范香蕉种植行业的原因老挝政府的文件明确表明禁止新增大面积香蕉种植已经是自上而下的行为和共识,老挝香蕉投资热度也逐渐归于理性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老挝农资入关难、香蕉出口滞留等事件也让老挝种蕉人开始思考,并倒逼中国种蕉人从短期风险投资转为理性的长远投资卢义贞说,一方面,部分投资者开始寻求新的国外投资区,例如缅甸密支那、柬埔寨等地;另一方面,更大一部分投资者不再盲目找地扩种,而是“精耕细作”,走精细与高端路线少了盲目的扩张投资,对于我国香蕉产能过剩、上市期过于集中的产业现状来说,未必是坏事而在近年国内的低迷行情和霜冻打击下,香蕉种植从两年前“积极扩种拼产量”,到如今“控制规模做精品”,中国香蕉产业一直朝着产业化、机械化、国际化、精品化生产的方向迈进而在这过程中,我国香蕉产业也面临着产业化发展风险加大、机械化投资成本高居不下、跨国投资无政策保障、精品化生产硬件不足等诸多难题卢义贞无奈说道对话广西香蕉产业协会会长卢义贞1. 为何要转战东盟种香蕉?主要是东盟哪些国家?卢义贞:香蕉的最大特点就是区域种植、全球消费。
国内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份,虽然这五个省份的收获期不同,有效地错开了香蕉上市高峰,如海南香蕉上市时间2~7月份,广西香蕉上市时间8~10月份,但是纵观整个香蕉的消费市场,发现国内受台风、冻雨等条件影响,每年1~5月份市面上香蕉数量少、上市收获量不多,难以满足市面需求这时我们就将眼光放眼全球,发现东盟国家的香蕉种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区域优势目前比较看好东盟的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这些国家除了自然条件适宜香蕉种植,而且整个生态系统都非常良好,那里传统并不以种植香蕉为主,土地都没有化肥、农药的污染,并且政治条件也良好,不仅和中国关系友好,还社会稳定,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来,老挝等国家的香蕉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商机现在老挝、泰国等国相继出台政策支持香蕉跨国企业到本国建立大型香蕉种植基地2. 在东盟国家种植香蕉和国内种植比较,有何优势?卢义贞:国内土地资源紧张、地租价格高,每次台风都会重创香蕉产业,冬天西伯利亚寒流的入侵,也影响了香蕉的品质,而香蕉枯萎病也大面积肆虐,近几年还是难以全面克服但是在老挝等国家种植,就可以规避这些风险,重要的是可以填补每年国内1~5月份的市场空缺,迎合国内消费高峰。
在东盟国家种植香蕉比在国内种植比较有优势,首先,在成本上国外种植更加低廉,在国外种植算下来,每亩的投资需要6000~7000元,但是在国内每亩香蕉的种植成本集中在7000~8000元之间,折算下来,在国外种植一公斤香蕉的成本是1.6元,而在国内种植需要2.2元每公斤的投入而在收益上,国外种植香蕉又比国内香蕉价格高出了一倍,因为如果在国外种植,收获后需要出口到中国,因质量较国内高,国人对于进口蕉的喜爱和偏好度也高,因此,价格也随之增加,普通国内产香蕉一般行情是1.6~3元/公斤,但是进口蕉的价格则可以卖到3.6~6元/公斤东盟国家种植香蕉的比较优势还体现在土地租金和劳动力工资上,在国内每亩土地的租金为1000元左右,但是在国外仅仅需要500元,仅有国内水平的一半,而同样在劳动力上,给予劳动力的报酬是按照香蕉产量来计算,每公斤香蕉需要支付2.6元的劳务费,而在国内每公斤香蕉需要支付给劳动力3元左右的酬劳但是东盟国家整个劳动力素质比国内水平要略低,在国内一个普通农民可以管护15~25亩的蕉园,但是在老挝,一个劳动力仅仅能打理10~15亩的蕉园虽然折算下来,国外劳动力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整体种植还是比较有优势。
3. 种植大佬如何走出国门的?需要哪些人、财、物力的支撑卢义贞:目前种植大佬走出国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正式的,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对接实现,如通过农业部、外交部的牵线搭桥和东盟国家的政府接洽,随后通过当地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寻找土地和愿意转租的农户;第二种模式就是自行接洽,企业或者个人直接到国外实地考察,如果觉得该地适合投资种植香蕉,那么直接和农民对接获得土地的转让和使用权前者可能数量比较少,规模比较大;第三种则是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对接,如果国外企业正好需要融资或者技术等,中国企业完全可以介入大多数的企业或者个人还是通过自己谈判的方式进行,这样种植面积一般在1000~2000亩在种植过程中,全程使用中国的种苗、种植技术、农资,现在广西香蕉有威廉斯系列、巴西蕉、那龙蕉、西贡蕉、鸡蕉、大蕉等,但是拿到国外种植的90%都是威廉斯B6,因为这种类型的香蕉种植适应性强,也更受欢迎对于种植香蕉的农资,也都是从国内运输到国外,目前老挝等地的种植水平和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相当,相对落后,没有用化肥、农药的概念,因此,不可能当地购买,都是需要国内运输过去在人员配置上,除了最基层的劳动力外,其他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需要中国本土带过去。
4. 走出国门种香蕉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如何解决?如何降低风险?卢义贞:做农业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要面临“三斗”——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而在国外种植就更加不容易,国际竞争日益加强、国际环境瞬息万变,在国外种植香蕉也会遇到很多不利因素,首先,国外投资环境不够宽松,国外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都采用了保护政策,设置了各种障碍限制外来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如在劳务卡发放、投资比例上都有严格规定其次,我国农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境外融资能力较弱,资金不足是很多想要“走出去”的企业最大的限制和障碍另外,要走出国门种香蕉,就需要承担比国内种植更大的风险,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保险政策,但是保险的范围窄、内容小目前企业最需要的一些保险还没有,如因国外战乱、内乱导致的政治风险,国外资产被没收、被征用的风险等因此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风险,投资之前一定要进行认真周密的考察,了解当地的种植情况、了解土壤的特性、了解当地的人文风土、了解当地的政治局势,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透国家政策,不仅是我国政策,还包括当地政府的政策稳妥一点的做法是联合当地的企业共同进行,或者通过已经在外搞种植的人了解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要了解当地政府对国外投资的态度和政策,并尽可能与之建立联系。
5. 走出国门种香蕉,可享受中国政府的哪些优惠政策,在种植地可享受当地政府哪些优惠政策?卢义贞:2009年以后,菲律宾、缅甸、老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