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2、学习要多用“心” 通用版一、教学背景五年级是小学教育的最后一年,也是学生将要升入初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已日渐成熟,但在学习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导致效率低下,学习兴趣下降,进而会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推动实施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五年级的心理教育课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增进学习信心、塑造积极心态,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理解积极心态对学习的影响;• 学会树立学习目标和规划学习任务2.2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任务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 能够自觉维持学习兴趣和信心;• 能够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的能力2.3 情感目标• 培养积极、乐观、自信的学习心态;• 培养爱学习、善学习的学习态度;• 培养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学习精神三、教学内容3.1 为什么要学习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讲解实例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包括以下内容:• 学习是认识、探究世界的重要手段;• 学习是未来展望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学习是自我提升和成功的不二法门。
3.2 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演示、讲解技巧等方式,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也可针对不同学科和任务,探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包括以下内容:• 阅读理解技巧;• 记忆训练技巧;• 口算技巧;• 创造性思维技巧;• 备考策略等3.3 积极心态对学习的影响通过讲解实例、激励性话语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积极心态对学习的影响,包括以下内容:• 积极和乐观的态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塑造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心态有助于培养自信、勇气等素质3.4 树立学习目标和规划学习任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讲解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规划学习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毕业要求;• 树立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努力的信心;• 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认真贯彻学习计划等四、教学方法4.1 任务导向法采用任务导向法,通过具体和实用的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实际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4.2 合作学习法采用合作学习法,组织同桌、小组之间开展互相学习、交流、讨论,树立相互学习、合作共进的学习态度和精神4.3 问答法采用问答法,通过提问、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参与,增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4 情景模拟法采用情景模拟法,帮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体验学习的喜悦和成功,并能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加深对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理解五、教学过程5.1 知识传授环节1. 通过情境模拟或现实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学习方法和技巧,或引导学生自行探求和总结3. 通过举例说明,讲解积极心态对学习的正面影响4.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规划学习任务5.2 练习演练环节1. 按照预设任务,为学生编排练习内容,如阅读理解、作文、口算、实验等等2. 按照学科和任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方法和技巧3. 采用合作学习和问答法,帮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5.3 情感体验环节1. 通过情境模拟或实际案例,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喜悦和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2. 常用激励性话语、故事、名人事例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5.4 总结反思环节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全面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2. 帮助学生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可行的学习计划3. 培养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和自主性六、课后作业1. 按照课上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完成相应的任务练习。
2.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七、教学评估采用学科测试、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课程效果等八、教学资源课件、实验器材、教材、练习册等九、教学反思通过实施这个教学设计,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对学习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在今后教育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