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淮稻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5.92KB
约3页
文档ID:216249972
淮稻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1/3

淮稻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 经过多年引进试种,淮稻9号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好在 此详细介绍淮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词 淮稻9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淮稻9号(原名淮68)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育成的 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607o审定适宜种植范围为江苏省苏中及宁 镇扬丘陵稻区我市于2003〜2004年小面积引进试种,2005年大面积示范,2006年全市种 植面积达2・3万公顷,占适宜种植面积的30%以上经多年试验试种,该品种 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好,特别是出间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熟期适中 2006年成为我市水稻良种补贴和里下河稻区主推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1・1产量较高2002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222. 5ke/hm2,比对 照武育粳3号增产9. 2%,居16个参试品种(系)之首2003〜2004年参加江苏 省迟熟中粳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 790kg / hm2,较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1. 8%, 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居本组第一位。

其中,2004年平均产量9612kg / hm2, 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5. 11%,是江苏省以武育粳3号作对照的丿力届迟熟中 粳区试中增产幅度首次突破15%以上的品种(系)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344. 5kg/hm2,较对照增产& 5%,居第一位有效穗300力•穗/hm2,每穗实 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7g左右,大而积生产一般产量9750kg /hm2左右该品种分篥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大穗大粒一般成穗300〜33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0〜160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7〜29g1. 2农艺性状优良淮稻9号株型集散适中,株高100cm左右,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较 强分葉性中上等,根系多而粗,长势吒盛,易于搭好丰产架了,能形成较高的 生物产量叶片长宽适中,厚而挺立,叶角较小,分布规则均匀,群体内通透性 好,有效、高效叶面积比例高叶色深绿,功能期长,成熟时仍有3片以上绿叶, 生长整齐清秀,熟色熟相俱佳1. 3抗逆性较强几年试种田间均无白叶枯病发生,稻瘟病大多数试点无或零星发生,个别年 份个别试点中感,出间抗性较好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多年接种鉴定,口叶枯 病为1〜5级(9级制),穗颈瘟1〜3级。

基腐病未见,稻曲病无或轻度发生特 别是对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为高抗1. 4米质优良淮稻9号谷粒饱满,壳薄粒亮粒重虽高,但米质优良据江苏省种子站 2003〜2005年统一•取样送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糙米率84. 1%,整精 米率69. 8%,垩白率11%,垩白度0. 6%,碱消值7. 0,直链淀粉含量19. 2% (2004年为18. 4%),胶稠度85mm,透明度1级,综合评价达国标三级优质米 标准饭粒整齐,洁口晶莹,软硕适中,清香爽口1. 5生育期适中淮稻9号为迟熟中粳稻类型感光性与感温性都为中等,全生育期153d左 右,与武育粳3号相当在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情形下,对苏中水稻生 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2高产栽培技术2. 1壮秧要做到足肥、稀播、适龄湿润秧宜安排在5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d左右 施足基肥,一叶一心期施断奶肥,二叶一心期重施长粗分菓肥,同时可喷施适量 多效哇,移栽前3—d巧施起身肥,争取秧苗单株平均带菓2个左右2. 2扩行6刀15日前后移栽最为适宜移栽行距一般为26. 7〜30. Ocm,株距10・0〜 13・3cm,每公顷27万穴左右,每穴3〜4苗,基木苗90〜105万苗/ hm2。

肥 力水平偏低田行株距口J适当缩小至25. 0cmxl3. 3cm,保证30万/ hm2左右, 每穴4苗,基木苗105〜120万苗/hm2o2. 3调肥产量9750kg / hm2, 一般需纯氮300kg / hm2左右根据争足穗、攻大穗、 保粒重的要求,采用平衡促进法,基麋肥与穗粒肥Z比妥排为6: 4为宜基肥 以复合肥加碳镀为好穗粒肥要前后兼顾,在余叶3. 5张、1. 5张时各施尿素 120kg / hm2左右在分菓末期,增施氯化钾120ks/hm22. 4控水在水浆管理上要坚持浅水促葉,在栽后18d左右,总茎葉数达300万个/hm2 上下吋,分次适度搁山,烂皿、肥皿重搁,漏水口、瘦田轻搁至分菓末期,达 到清水硬板,叶片老健挺拔栽后28〜30d,达高峰苗420万苗/hm2左右,成 穗率75%〜8()%孕穗及扬花阶段,保持浅水层,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 成熟前7d断水,不宜过早2. 5防治病虫害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种了和土传病害秧田期用税劲特等防治灰飞虱和稻 蓟马本皿用井冈霉素、锐劲特、杀虫双等防治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抽穗前 后用三环卩坐防治稻瘟病1〜2次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