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年 级 教 学 情 况 调 研 测 试 2024.5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题 (共6分)①开卷有益②不fáng(▲ )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或读一篇社论、一则点评,或读一篇zhé(▲ )思散文、一段小说故事……③阅读能够丰富我们的 ▲ (履历/阅历/资历),提高我们的境界,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眼界④丰富的阅读能够使我们的头脑聪明伶俐、别具慧眼,使我们的表达 ▲ 、 ▲ ,使我们的见解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使我们的心胸恢宏大度、虚怀若谷,从而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智慧、更加精彩的人生故事⑤这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不(fǎng) ▲ (zhé) 思 ▲ (2)结合语境,从③句中的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分) ▲ 2.仿照前后句,为④句画线处补写两个合适的成语 (2分) ▲ 、 ▲ 3.默写 (4分)(1)策勋十二转, ▲ 。
(《木兰诗》)(2) ▲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4)写出表达作者高洁品性的古诗文句子(连续的两句): ▲ , ▲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5分)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兰园4幢,藏着一座高颜值书屋——“葱风斋”走进书屋,书架和自习座位错落分布,窗外绿树成荫为方便距离图书馆较远的师生就近借阅和学习,学校在学生宿舍区设置了5个舍区书屋,装修风格各有特点,学生可以在此借阅和归还图书北京一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纸本图书近百万册,“上架的图书不到1/3”,大部分藏书只能存放在地下室“压箱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自习空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学期期末、考公考研考期将近等特殊时期近期完成改造的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除了增设自习座位,还新设多媒体阅览室、休闲阅览区、研讨间、朗读亭等功能性区域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定期开展专家导读、师生共读活动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岗位,对接校内各学院学科学科馆员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专业书籍内容重点,让阅读更有方向。
东北大学图书馆自2016年开始,每年在本科毕业生中筛选借阅数量最多的学生授予“阅读之星”荣誉称号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师生在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的任一书架,用扫描图书馆馆藏条码,轻松一点就能完成借书服务南华大学图书馆则引入图书盘点机器人,自动识别、上传摆放不规整或摆放错误的图书机器人1小时可以盘点完以往需要一两天才能盘点完的图书,还不会出错采自《半月谈》)(1)探究材料,说说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可以在哪些方面用力 (3分) ▲ (2)依据材料内容,你能用哪个词来替换“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勤”,使其更符合上述材料要表达的主题?理由是什么?(2分) ▲ 二、阅读理解(共50分)(一)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完成5-6题 (共5分)宋代有个李文叔,也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但“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又道,“说的还不算难,记的才真难得呢”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西元前四○三一前二O二),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5.文段中的“这部书”指哪部书?这段文字主要写出这部书的什么特点? (3分) ▲ 6.“这部书”中说“可以代表所有的战国游说之士”的是哪两个人? (2分) ▲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完成7-11题。
(共15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告子上》)【乙】子思①居于卫,缊袍无丧⑧,二旬而九食,田子方⑧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④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刘向《说苑·立节》)【注释】①子思:孔伋,字子思②缊袍无表:穿着破破烂烂的袍子③田子方:人名④假:借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3分)(1)我所欲也 ▲ (2)故不为苟得也 ▲ (3)因谓之曰 ▲ (4)使人遗狐白之裘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2)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 ▲ 9.赏析甲文画线部分语句的表达特点?(2分) ▲ 10.乙文中的子思可以作为甲文中“贤者有是心”的一个例证,请作简要分析 (4分) ▲ 11.对上述两则文言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的“由是”与乙文的“是以”两个词语的意思与用法是完全不一样的B.甲文多处使用排比手法,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表现了孟子的善辩才能C.乙文的“恐其不受”说明田子方不是真心想帮助子思,而是有点施舍的意思D.甲乙两文都在说理,甲文使用层层论述的方式,而乙文使用人物对话的方式三) 阅读散文, 完成12-14题共12分)我有过一只小蟹①夏天,我在庐山遇到一只小蟹它生活在石缝里、山泉边,大名叫石蟹②那是在去往仙人洞的石板小路上,一位老翻译家递给我的他举着一只香烟盒,神秘地笑着说:“打开看看,你一定会喜欢的我接过烟盒,立刻感到里面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不觉一阵心跳我将烟盒扒开一个小口,就见这只蛋黄大小的棕红色小蟹摇摇晃晃正往外爬,它犹豫不定地爬出来,趴在我手心上,有些痴呆地停了下来。
我托着这个小生命,细细瞧着,瞧它那阳光下半透明的身体像玛瑙,瞧它腿上那一层纤细的茸毛像丝绒,瞧它突起的乌黑眼睛总是固执地盯着一个地方这一切都叫人疼爱我立刻生出了一个念头,带它回去③我环顾四周,原来我们的几位作家都围在我身边,兴奋地注视着这个楞头楞脑的小家伙也许小蟹发现了这点,它警惕地抱住前螯便在半空挥舞起来,好像给人以警告:看谁敢碰一碰?它那副认真的样儿,能叫你想起举着木头枪冲大人高喊“不许动”的小孩子④那天,我没有玩好,托着它,我只感觉到烟盒里那些小爪子的愤怒抗议,但我到底把它带回了我们的住所在半脸盆清水里,它不习惯地勾动着腿脚爬来爬去,它活下来了活着就要吃饭,我的小蟹还得吃活东西它爱吃小鱼、小虾和蚯蚓于是,每次出游,我便格外留意有水的地方:深湖、浅溪、泼辣的山泉、盘子一般大小的水洼……⑤有一天,我们要走了,我首先想到我的小蟹转移问题没想到一直陪着我们的那三位热心编辑早就走在了我前面三人同时拿来了三只大小不等的玻璃瓶我真想把三个瓶子都带上,让小蟹一路上轮换居住因为行装多,只好抱歉地拿了一只我澄干脸盆里的水,将瓶子贴在盆边呼唤我的小蟹它却张开爪子挠着盆底,进一步、退一步地转圈,好像拒绝我的呼唤,又像是跟我玩着什么自作聪明的把戏。
⑥汽车在楼下鸣喇叭,我不想再跟这狡猾的小东西纠缠,决定诉诸“武力”,我一把捏起它,放进了玻璃瓶它那对鼓鼓的黑眼睛还是盯着一个地方,也许在盘算什么但是,我自信能用我的心感化它在长途汽车上,一连五个小时,我始终抱着玻璃瓶,甚至当潮湿、闷热的风吹散了我的头发,我都不愿去梳理,直到走进南昌的宾馆,才把它放在床头柜上⑦半小时以后, 当我再捧起那瓶子,我怎么也没想到,瓶子变成了空的小蟹不见了,桌面上只滚动着几粒水珠难道谁捉去了它?没人进来过难道它自己跳出了瓶子?又好像不可能我焦急地寻找起来沿着墙根找了一圈,没有顺着走廊找了一遍,没有我跑下楼梯,追到门口,都没有!哪儿去了?我的小蟹!哪儿去了?我的滑头的小家伙!⑧我预感,我再也找不到它了努力想想它的缺点吧不是吗,想想它那傲慢无礼的神情,那些小聪明、小把戏,还有那两只感情不明的突出的黑眼睛石蟹,一只普通的石蟹!我安慰着自己没有良心!”我只说⑨远处是车的洪流,人的洪流我忽然觉得小蟹就在其中我甚至知道它在朝着哪个方向不停地奔走,那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可是,你能闯过那车的洪流、人的洪流吗?你走得那样急忙;你懂得去看那不停变幻的红灯绿灯吗?你的眼睛又是那样痴呆;你能逃过那些调皮的孩子之手吗?也许一只小鸡,一只小鸟都能使你粉身碎骨。
⑩不知怎么的,一想到这些,我还是愿意叫它的小名我对着眼前的世界说:小蟹,祝你一路顺风,一路顺风……(《中学生阅读》,作者铁凝,有删改)12.结合相关内容,从小蟹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简析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蟹 (4分) ▲ 13.作者先说小蟹“没有良心”,最后又说“祝你一路顺风”,这是为什么? (6分) ▲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第④段画线句的“格外”一词表达了“我”很在意、很关心小蟹的吃饭问题B.第⑦段画线句的朗读处理:着急、急切的语气与情绪,稍快的语速C.第⑨段中连续运用了几个“你”字、表明全文主要是以第二人称来写的D.文中称小蟹为“小家伙”“小东西”“小生命”等,都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之情四) 阅读组合文本, 完成15-19题共18分)【文一】①召唤一个神通广大、爱打抱不平的孙猴子,举打神仙借扇,脚踢龙王布雨,这是浪漫主义者的奇幻想象,却无法拯救现实中一个渴水的人而当个体开始以群体聚集,群体又合为群落,人的力量也强大起来一口井的出现,昭示着一个族群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改造自然。
这古老的水利设施,不仅为族群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将群体力量的记忆留在了每一个背井离乡的探索者心中逐渐地,对于水的相同信仰和对于凝聚的共同信奉,让古中国的各个民族相遇、融合当第一条人工河流服帖地沿着高墙流淌,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名为“城郭”的新生群落②生存还是毁灭?如果水有思想,这大概会是它常常思考的问题常说“上善若水”的人们,可能不曾见过一条河狠绝的姿态原本清澈秀美的河水暴涨,裹挟着泥沙、污物,气势汹汹地朝农田、屋舍、人群席卷而来,肆虐的奔流俨然成了不祥的象征不祥”,是人类面对自然之威的无力呻吟,将对生存的期待寄托于怪力乱神的保佑,茫然的幸存者才能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命运而当大禹一心为公,团结群众疏浚了黄河水道,当李冰殚精竭虑,修建都江堰,驯服了岷江,关于治水这一议题终于有了具体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