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原因 日本为什么对外侵略?很多人对此问题很有兴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我在这里浅谈 我的理解 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原因是日本人贪婪为什么日本人对外侵略,其实也没有什么 复杂的原因,就是贪婪,想掠夺资源和财富对于日本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吸引力, 如果抢掠外国的财富,他们感觉得意洋洋,风光无限日本人自古以来对外面的世界很有 兴趣,总想对外掠夺 《古事记》记载了关于神功皇后远征朝鲜的上古传说神功皇后是日 本上古传说英雄,她得到神的启示:西方有一国,有许多黄金白银和其他珍宝,神将此国 次给她仲哀天皇不信神的指示而归天神功皇后遂率军远征新罗,将新罗变成“御马饲” , 将百济变成“屯仓” 这件事的真实性难以考究,但是它反映了日本人很早就贪婪于外国的 财富,与其说是神的启示,不如说是自己对外国有兴趣从四世纪到七世纪日本致力于对 朝鲜半岛的侵略,除了寻求向大陆吸收文化的通道,还有掠夺财富的目的自从白村江战 役日本被大唐打败后,日本慑于中国的力量,就没有对外侵略,一直到近世为止丰臣秀 吉侵略中国的原因也是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本人贪婪,野心勃勃在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 之前,丰臣秀吉就有侵略野心。
1577 年 10 月,当时还只是普通武士的丰臣秀吉就对大将 军织田信长说:“君欲赏臣功,愿以朝鲜为请臣乃用朝鲜之兵,以入于明,庶几倚君灵 威,席卷明国,合三国为一,是臣之宿志也 ”1578 年,丰臣秀吉奉织田信长之命率师征 伐播磨国时说:“图朝鲜,窥中华,此乃臣之宿志 ”至于说“转移国内矛盾(刚统一全国, 要让被征服的封建主得到满足) ” 、 “,应日商要求, 促进中日通商” ,那是次要原因 至于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原因也是很简单,也是贪婪外国的财富和资源近代日本发 展工业,需要更多资源,这又刺激了贪婪心,正常贸易不能满足需求,在其他因素作用下, 日本对外侵略 有人说,日本本身物产丰富,多山,就有丰富的山区资源,岛国,就有丰富的海洋资 源,这样日本人怎么会贪婪?可是,和大陆比起来就很匮乏大陆由于地理原因,资源更 丰富,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又创造了许多财富,相对于大陆而言,日本资源贫乏,日本人长 期面这样的邻国,当然心动 第二个原因是,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刺激日本人的自卑心、贪婪心和危机意识 日本人一直很关心外面的世界,比如自西汉时期开始,他们就到朝鲜半岛的乐浪地区 进贡,后来他们一直热衷于参与东亚的国际事务,比如和其他国家一样向中国进贡,获取 封号。
同时他们对外侵略大化革新前后,日本不再当中国的朝贡国家,但仍然对外部世 界密切关注他们发现和大陆邻国相比,日本国土很狭小,资源匮乏长期与大陆邻国相 处,产生了自卑心在自卑的同时又有贪婪心,对外面世界的物质财富充满野心还是由 于上述原因,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很重,他们感叹本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技术和制度落 后于外国,所以必须积极学习外国,不能落伍,不然被大陆邻国边缘化,甚至被侵略这 就是日本善于学习外国的原因,是危机意识驱动的效果 16 世纪以后,日本开始了解西方尽管德川幕府时代日本闭关锁国,但是官方仍然坚 持了解外部的世界,只是了解的不是很多,对世界形势的观察不是很透,这和中国大清不 同大清不仅锁国,而且也不愿了解外部世界同时,日本在野的知识分子中,很多人密 切关注外国他们发现西方国家国土也狭小,但是通过殖民掠夺得到许多殖民地,获得许 多财富,成为影响世界的强国长期以来,日本的国土面积、资源、技术、制度等方面一 直不如大陆邻国,由此产生自卑心,他们非常渴望日本能成为强大的国家,因此很多日本 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的殖民主义充满兴趣,他们想,日本和西方一样,国土狭小,但是人家 已经成为世界霸国,我们日本却仍然是落后的小国,我们必需紧跟世界潮流,像他们一样 称霸世界。
同样也是西方的殖民主义刺激了日本人的贪婪心日本从 4 世纪开始致力于对朝鲜半岛的侵略,但是自从 7 世纪白村江战役后,日本慑于中国的强大,对外国的欲望淡 化直到 16 世纪,丰臣秀吉侵略和西方人的殖民主义刺激了日本人的贪婪心他们发现, 原来世界这么大,西方小国可以通过殖民主义方式变成世界大国,那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 扩张比如 18 世纪日本学者本多利明仰慕欧洲的殖民主义,认为日本应该效仿和本国地理 相似的英国,参加海外掠夺 上面已经提到,日本人危机意识很强,害怕被边缘化,被侵略,所以他们在仰慕西方 的富强的道路的同时,也害怕新兴强国——西方诸国入侵日本,他们已注意到俄国对北海 道有野心,英国和荷兰在东南亚抢夺殖民地,美国对东亚有兴趣,有野心日本已经被西 方包围了因此日本必须对外侵略,在大陆邻国强占土地,退一步来说可以保障本国安全 (他们认为,国防如果局限于守住海岛,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所以国防工作包括征 服大陆邻国,使国防由被动变主动,这是日本人危机意识非常强烈的表现)进一步可以称 霸世界,让西方国家向日本俯首称臣,这样以后日本才能保障绝对的安全,不会被西方侵 略不管是德川幕府时代,还是近代,日本人对外侵略总有“自卫” 的理由,声称“进入” 邻国是保卫日本的安全。
今天日本右翼为战争史翻案也是如此,提出“自卫战争史观” 18 世纪末,本多利明指出,俄国对北海道有野心,为保障日本安全,幕府应该加强对 北海道的开发和驻防(当时北海道被许多人视为化外之地,开发程度低,驻防很弱) 然而, 这是不够的他又进一步指出,日本应该以此为中心,对外扩张,将蒙古、中国东北、俄 国在太平洋沿岸的地区、北美洲的阿留申群岛变成日本的国土,并将首都迁至勘察加半岛 这样才能保障日本的安全,同时可使国家富强当时许多日本人对外侵略的逻辑都是如此, 即 感到不安全,必须“上岸” ,在海外侵占土地,在国防中占主动地位,这是危机意识强烈的 表现,然而它又组成了殖民称霸的理由,为对外侵略辩护至于日本应该往哪个方向侵略,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见解本多利明说是往北,而吉田松阴主张往西南,征服朝鲜半岛、琉 球、台湾并逐步侵占全中国吉田松阴生活在幕末,当时日本被西方国家侵略,他主张日 本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必须先羁縻英美,然后侵略亚洲邻国,最后进一步称霸,使西方对 日本称臣,这样以后才能保证日本安全总之,西方殖民主义刺激了日本人长期以来的自卑心和贪婪心,刺激了日本人极强的 危机意识效仿西方对外掠夺的思想,侵占大陆邻国的领土来取得御敌主动权的思想,在 德川幕府中后期渐渐理论化,并一直延续到明治时代,上升为国家对外侵略的逻辑。
近代 以来日本对外侵略就是出于类似“生存空间论”的思想、出于“国防”思想,而对外侵略, 也是他们辩护的理由19 世纪末小川又次制定的《清国征讨方略》在阐述日本对外扩张的 理由的时候,就说日本如果只是在内部积累财富,是不安全的,会被西方大国吞噬通过 洋务运动逐渐兴起的大清会看不起日本,会对日本造成威胁(和当代日本人的“中国威胁 论”差不多) 所以日本必须侵略中国这和幕府时代的海防思想很像,把国防变成了对外 侵略 这种思想表明日本人危机意识很强,紧跟世界潮流,害怕在国际竞争中被边缘化,他 们认为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建造贸易帝国是世界潮流,如果日本和东亚邻 国一样,沉睡在中华世界里面,不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商战”和殖民争霸战,日本会落后; 如果日本的海防只限于守住海岛,就会被西方包围,日本会亡国,所以要像西方一样,积 极开拓于海外同时他们一直垂涎外部世界的财富,贪婪心随着关于世界知识的增长而日 益膨胀,再加上从西方学来的弱肉强食,军国主义思想就在此情形下形成了 我们可以发现,日本自德川幕府中期,就开始害怕落后于世界潮流,害怕被西方包围 (主要是在野知识分子的担忧) ,而大清浑然不知。
由此反观中国,中国有“居安思危”一 说,但是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中,不愿了解外部世界,因此感受不到危机,并且国防消极,只要拒敌于门外就足矣,却不能做好长期的准备,即不能对外国构成震慑,使之长期不敢 来犯或包围当代中国像大清,国防有点消极,危机意识不够强,只有在危机发生时才匆 匆加强防备当代中国应该要有害怕被边缘化的意识,不能只满足于现状当代中国要加 强边防,当然不是要对外侵略,而是不能被外国封锁包围 第三个原因是,神国观助长了军国主义 日本本土宗教是神道教它的特征是相信万物有灵(有神主宰) ,因而有“八百万神祗” 之说;没有非常系统的教义和经典;主要活动就是去神社祭祀自然界的神它和古代中国 的封禅、民间信仰(不包括道教和佛教)很像 大化革新前,神道教处于原始信仰阶段,类似于世界各民族在早期的万物有灵信仰 大化革新后,神道宗教化、体系化在官方,政治精英们搜集关于神道的各种传说,编成 “日本神代史” ,神化天皇——天皇是天照大神(太阳女神)的后代,是“明神” (以人的 形象出现在人间的神) 他们还规定天皇必须亲自到神社参拜,祭祀祖先神并且设立从中 央到地方的神祗官系统,直属于天皇与神祗官相适应,设立了遍及全国,由政府管辖的 神社。
在民间,神佛融合,神道吸收佛教教义,也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但不太系统的教 义到了幕府时代,随着皇权旁落,神道祭祀衰落,神道信仰冷落 18 世纪,幕府统治出现危机,作为其意识形态的朱子学受到怀疑和抨击有的人用孔 孟儒学抨击朱子学,而有的人用神道抨击整个儒家系统,树立日本民族意识,摆脱中国文 化影响18 世纪出现的神道国学就是属于后者这些人专门研究日本的文学和思想,所以 叫国学(日本国学) ,因为以神道为重心,所以叫神道国学国学家对神道文化进行整理研 究,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赋予新内涵,创立一套神道思想体系,内容很多,不仅有神道 教,而且还有神国天下观、神国历史观等等主要内容有如下:日本国体优秀论:因为日 本是天照大神的母国(诞生地) ,而天无二日,所以万国(即全世界)接受天照大神的恩德, 日本是万国之根本;日本是神建立的国家,没有朝代更替,而外国都是先有民后有君,最 后才能立国,人民可废立君长,所以外国的王朝没有一个能“万世一系” 所以日本是最优 秀的国家尊皇论:一再强调天皇是神的后代,也是神,他与天地共存(“万世一系” ) , , 日本人应“弃善恶之论,一味畏敬奉侍” 贬斥外国文化:思想上,认为外国的思想,包括 儒家、佛教、基督教都是毒害日本的,日本人应远离此,信仰神道。
神道国学抨击作为幕府意识形态的朱子学,促进思想解放,敦促社会改革,并且在后 来的尊皇攘夷运动中推翻幕府,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对抗西方侵略有积极作用但是神道 国学的极端国粹主义变成了大国沙文主义,瞧不起外国后来的思想家对 18 世纪神道国学 作进一步阐述,将天皇的权威延伸到全世界,将天皇视为世界各国之民的君主,万国应为 日本的郡县或属国天照大神派天孙琼琼杵孙下凡治理天下,后来天孙的后代神武天皇登 基肇国的时候,就想统一天下而后来的神道国学家却赋予军国主义内涵,竟然说天照大 神派天孙琼琼杵孙下凡治理“全世界” ,神武天皇想统一日本列岛被说成想统一全球天皇 对外征战,不过是想继承皇祖之大训,统一天下(被理解为全世界) ,使世界在日本领导下, 接受从天照大神传承下来的的,由天皇弘扬的圣德,各安其份,各得其所所以日本发动 战争就是圣战,传播皇恩,让外国人也成为天皇的臣民,接受圣恩沐浴,这叫“接受日本 的‘开化’ ” 不愿被日本“开化”的的国家被称为野蛮国家这颇像中国的华夷观因 此以神道国学为思想基础的近代天皇制有此特征:越是要伸张皇威,就更需要对外征战 这里有几个例子:给军人灌输忠君思想的《军人敕谕》谈到制定敕谕的目的:天皇和 军队同心竭力, “尽力保护国家,我国苍生当永享太平之福,我国威烈光华于广大世界,朕 如是深望汝等军人” 。
本来是要让军人忠君,但忠君的最高境界就是对内使百姓幸福,对外 使日本能张扬威烈光华不外乎是耀武扬威越是要强调天皇的权威,就越是要耀武扬威, 这受到神道国学的影响,将天皇权威伸张到全世界二战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