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小小音乐家课 题:小小音乐家课 型: 综合课 时: 二作品分析: 1.钢琴曲《星光圆舞曲》 《星光圆舞曲》是美国作曲家布雷纳德创作的,G大调,3/8拍,进行曲速度,结构为变奏曲式 主题第一次出现时,钢琴右手弹奏出弱起的、以级进为主,间或小三度进行的流畅平滑的旋律,给人以自然松弛的感受,表现了星空月夜的安谧与宁静钢琴的左手伴奏,始终以半分解和弦的形式衬托着第一变奏是在主题旋律的下方加入了一个三度平行的旋律,与单声部第一主题相比,音响显得丰满,力度有所加强变奏(一) 第二变奏,改弱起节奏为强起,旋律在高八度进行,旋律向下级进,情绪激动,表现出对美好夜晚的赞叹变奏(二) 第三变奏是旋律加花的乐段,第2、3小节采用了向上二度模进的手法,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升do的出现使华丽的旋律很有色彩,更为流畅分解主、属和弦的旋律进行为音乐增添了活力:变奏(三) 第四变奏综合了第二、三变奏的材料,情绪更加热烈、激动 变奏(四) 乐曲最后重复了主题作为结束,情绪又恢复了平静安宁,做到前后呼应乐曲虽短小,但情绪的变化却层层推进,给人印象深刻这首乐曲已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初级钢琴曲之一。
孩子们通过这首乐曲,感受钢琴的音色及乐曲音乐情绪的变化 2.小提琴曲《会跳舞的洋娃娃》《会跳舞的洋娃娃》的产生有着不平常的经历,它出自两位作曲家的手,匈牙利作曲家波尔蒂尼和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 波尔蒂尼是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于1869年6月13日生于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他自幼就喜爱音乐,后来入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斯蒂芬.托姆卡学习作曲毕业后,又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深造,分别随埃普斯坦学习钢琴演奏,随曼迪契夫斯基学习作曲技法在此之后他一生定居瑞士的日内瓦,直至1957年6月28日逝世,终年88岁 波尔蒂尼的音乐作品受德国音乐和奥地利音乐影响较深1884年,他创作的第一部喜歌剧《装饰妆》演出获得成功1889年,他创作了一部由三个孩子表演的儿童音乐剧《克努斯帕赫泽》1894年,他创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剧音乐《北欧人》发表这些作品都受到了好评到了20世纪初,他的创作构思日趋成熟,创作技巧上也更加熟练,接连创作了多部歌剧、管弦乐曲、大量的钢琴曲和歌曲,由此而在当时的欧洲乐坛上名声大振由于波尔蒂尼在音乐创作上的巨大成就,1948年,匈牙利政府授予他匈牙利艺术奖章,以此表彰他的贡献。
《会跳舞的洋娃娃》是一首有浓郁的儿童情趣的钢琴小品,最初是波尔蒂尼为了教学写的练习曲开始时,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个偶然的机会,奥地利著名的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发现了它,这首曲子的情调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将它改编成了一首小提琴的独奏曲从此,《会跳舞的洋娃娃》就成为小提琴演奏家喜爱的一首名曲 乐曲是三部曲式,D大调,3/8拍,快板乐曲开始是一个短小的引子,由钢琴演奏前面的5小节之后,小提琴从弱拍进入,用弹跳式的弓法演奏,由这里开始的一系列16分音符和8分音符,都加有顿音记号,取得了绝妙的效果,把洋娃娃那可爱、活泼,又有几分笨拙、机械的动作描绘得活灵活现 B段转A大调曲调优美、婉转,在性格上它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后半部分在调性上做文章,使乐曲产生了色彩斑斓的效果: 然后A段再现,最后轻快地结束全曲 学生会很喜欢这首小曲,从中感受小提琴的音色,感受乐曲活泼欢快与优美抒情的对比3.管弦乐《号手与鼓手》《号手与鼓手》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捷的《儿童游戏小组曲》,这首管弦乐组曲作于1871年,是根据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共12曲)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号手与鼓手》是五首小曲中的第一曲,又叫《喇叭与铜鼓》为进行曲,c小调,4/4拍。
开始是4小节引子,随即奏出曲调明朗的进行曲主题 表现了孩子们打着铜鼓、吹着喇叭列队行进的可爱神态学生通过这首小曲,感受乐曲明朗的进行曲风格,感受并想像音乐中描绘的号手和鼓手4.歌曲《布娃娃弹琴》《布娃娃弹琴》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三拍子儿童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五声宫调式乐曲中仅使用了五个音,因为采用了重复、变化重复的手法,使人感到更有儿童趣味曲中四分休止符的巧妙运用,既描绘了“叮咚”的琴声,又使歌曲充满了活力配之级进的旋律,舒展的节奏,刻画了布娃娃弹琴的可爱形象5.歌曲《法国号》《法国号》是一首法国莱茵河民歌,3/4拍,大调式,复乐段结构歌曲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以具有推动性的大跳音程起句,并由级进平稳的旋律接下去,弹性与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最后一句完全改变了前面句法的进行方式,改用跳进音程波浪式旋律,从属七和弦的分解进行到主和弦完满地结束了全曲译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形式,用夸赞口吻炫耀自己“会唱歌”的法国号歌曲简单、易学,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与表演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
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2.学习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布娃娃弹琴》、《法国号》,用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3.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体验与表现活动达标意图阶段11.学唱歌曲《布娃娃弹琴》1.设计三拍子的固定节奏音型2.指谱演奏板书的固定节奏音型3.聆听录音4.听录音,拍固定节奏音型5.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6.改变速度、力度演唱歌曲7.“布娃娃多可爱,我们把它唱得再可爱一点,再甜美一点8.“哪种速度、力度好些?”9.唱名曲调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阶段2听赏《星光圆舞曲》、《会跳舞的洋娃娃》1.聆听全曲2.“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3.听钢琴,找强拍在声音强的地方拍手,其余的地方不拍,感受空了几拍)4.试着用学过的固定节奏音型为音乐伴奏,看可以和上吗?5.再次聆听全曲,说出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的作品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感受乐器的声音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阶段3学唱歌曲《法国号》1.看教材,探究四三拍的击拍方法和强弱规律2.学生拍节拍,教师加入歌曲的旋律3.生字认读4.歌曲哼唱5.速度、力度变换体验6.自主进行舞蹈动作7.背唱歌曲8.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阶段4听赏作品《号手与鼓手》1. 聆听全曲2. 听到喇叭声音举手表示3. 曲调是“欢快地?”还是“活泼地?”是“高兴地?”还是“不高兴地?”4.跟着音乐做动作5. 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感受乐器的声音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课后反思:学唱歌曲《法国号》是一首非常利于探究的歌曲,尤其教材上的提示,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地形成良好的音乐体验,积累很好的鉴赏与体验音乐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