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47KB
约25页
文档ID:440824085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_第1页
1/25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759字)  教学说明: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反思:  本节课中,在探究新知之前,我打破数学教学常规,进行学科整合,借助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由文字构成规律引发学生数学思维火花,把文字构成规律变成数字,进行铺垫引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设疑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倒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倒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同时,能够自己举一些倒数的例子,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倒数的一些特点: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每组中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每组中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孤立依据倒数的特点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以上发现是否正确  在争论数字0和1的倒数问题时,我创设情景境,通过两个卡通人物(明明、红红)发生争论 ――0和1都有倒数,0和1都没有倒数,课堂上学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学生没有从分数的角度去发现0不能作为分数的分母,所以产生了0有倒数的念头,再次的小组辩论得出0不能作除数、0不能作分母。

0没有倒数的结论而1这个数字学生还是会发现1的倒数就是一分之一,也就是1在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时,学生也能根据已学的知识自主解决,老师只是作为辅助,学生自行总结求倒数的法但是整数到底有没有倒数?整数怎么样来求倒数?要怎么样把一个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再调换它们的位置这样开放性题目,学生要经过小组合作才可以填出来,没有办法独立思考所以,我觉得以后的内容就应该多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的应用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1347字)  学校交流课我准备讲《倒数的认识》,起因是几年前讲过一节,这次想挖掘不同的感觉定下课题之后就开始思考,如何讲出这节课的与众不同,求变出新几年前的课堂引入是用语文中“呆”变“杏”,“吴”变“吞”,让孩子体会到上下结构的变化,进而引入倒数的知识可是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所对应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知识基础的差异所发生的教学实践也需要调整本班孩子在暑假里有不少已经预习过了,对倒数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有家长认为暑假学过的就应该全会的,因此我想借此契机让孩子感觉到认识≠了解,知道≠学会  于是我的课堂思路就已经有了雏形,以预习为主,直接引入,让孩子们自己寻找知识点。

课堂将以学生的主动来挖掘知识的迷惑地带  9道听算是平时的常规训练,这次除了1/21+14/21,其余全部得数为1,由此学生想到倒数,引入课题:倒数的认识  接着,提问学生:“你预习到了倒数的什么知识?”预设的学生会回答:倒数的概念、找倒数的方法、以及关于1和0等问题,结果实际上课时令我大跌眼镜,学生并没有关注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句话,只注重了倒数就是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因此我转换引导方式,从听算题目入手,一题一题从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入手,孩子们逐渐发现原来成为倒数的两个数是相乘关系,在5÷5=1这道题时,研究到了5×1/5=1,因此5和1/5互为倒数,研究完所有题目后,才发现原来倒数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这才转换了学生思想,认识到倒数的实质,不再固执的认为仅仅调换位置那么简单  而后进行的找一个数的倒数知识点,采用的是开放式教学,从“一个数”入手,这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学生纷纷举例,得出方法,特别是有些孩子能举出特例:带分数,0、1发现除0以外的数都能写成分数,然后用调换分子分母位置的方法找到这个数的倒数很喜欢这期间孩子活跃的思维,但是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忘记了每一题应该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句话再来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这节课到最后所准备的课件有一些练习还未处理,当发现时间不足时,该讲的知识点已讲解完毕,我就因时利导,直接进行总结,重新回归倒数的概念,强化检验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金标准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课后反思:很喜欢今天自己的课堂设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受课件的限制,充分调动学生自由发挥的扩散性思维,最大程度的开放教学学生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知道预习应该从哪里出发,懂得了:认识≠了解,知道≠学会很得意自己处理“求一个数的倒数”这一环节的处理方法,不是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学生自己想“一个数”都可以是哪些数,教会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为以后逐步自学做准备美中不足的是:①讲找倒数的方法,没有用倒数的概念来强化,使课堂重心有所偏离②课堂时间不充足,后面准备的小高潮没有展示出来小组反思时我提出这个问题,梁芳老师说:因为课堂学生太多,这种开放式教学受到影响期待小课堂的出现,能真正的将所想的素质教育,开放教学真正实施起来也提醒亲爱的同行们,课件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能让课件控制课堂教学!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787字)  本节课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置了两个学习目标,并为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完成,设计练习题,教学评一体。

题型的设计紧扣目标,能及时检测和反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例如,目标一是理解倒数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在口算练习中观察、发现和总结出倒数的意义为了加深学生对倒数意义的理解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紧跟着我设计了三道题目  第1题是判断,在三道判断题目中再次加深对“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的理解,从而真正的明白倒数的意义  第2题是口答,目的是让学生能意识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利用倒数的意义去解决问题  第3题,利用倒数的意义,找出哪两个数互为倒数,等于还是对倒数意义的运用的训练那么在连续三种题型的中,想必孩子们对什么是倒数应该是理解的已是非常的到位了,下面进行目标二的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对于目标二的学习,我是直接采用让学生直接写出下面几个数的倒数的,因为我相信倒数意义只要理解到位,那么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应该没问题,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们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要求让他们先相互说一说,这是这一环节的重点  总结出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后,当然还要继续验证也可以说还要解决不同类型数的倒数,比如说小数的倒数怎么做,带分数的倒数怎么做,既是对分数求倒数方法的验证也是一个新问题的解决,让孩子们根据分数与小数、带分数和整数的互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是对整节课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总的来说,本节课不管从问题的设置还是练习题的设计上,对孩子们的思维训练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跳跃性教学设计我非常满意,课堂效果也非常的精彩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573字)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利用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以及百分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教学的重难点是倒数的意义及怎样找倒数的方法要理解倒数的意义,我是从4个乘积是1的口算题着手,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因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从而引出倒数的定义并剖析然后乘胜追击,怎样找倒数?学生们说出了2种方法用1除以已知数是我课下没有预设到的看来孩子们的思维真是深刻在教学中始终以倒数的意义为出发点来展开,为寻找一个数的倒数奠定基础;又将一个数扩展到整数、小数,1和0的出现强化了学生对倒数的意义的理解,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执教这节课后,反思自己的课堂,总觉得前松后紧,纠其原因还是了解学生不够,本来挺容易的口算题拖延了时间,致使后边的列式计算没有板演。

孩子们的`书写格式课下我一反馈,错了一半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怠,是我这节课的感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备课一定把学生备进去使我的课堂更加完美在幽默中追求高效是我永远的目标,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新知是我的梦想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快乐,在课堂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我会不断在磨练中成长,在成长中找到自我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5(801字)  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习了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及运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倒数这部分内容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运算和相关的知识运用打下基础  成功之处:  1.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在教学中通过出示几组乘积是1的四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由此得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并指出3/8的倒数是8/3,而8/3的倒数是3/8,从而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在教学倒数的含义时还要注意两个数互为倒数的条件:一是乘积是1,二是仅限于两个数,为练习中出现的争论扫清障碍  2.重点练习求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方法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求一个数的倒数方法都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求小数和带分数的方法教材没有涉及,但是要进行补充,在后续的练习中往往容易出现类似的题目。

如果没有预设到,学生就会在此知识点上出现问题,影响学习知识的效果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练习题中的判断容易出错例如: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通过这个题目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却比这个数大,而假分数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分子和分母相等的情况,另一种是分子比分母大的情况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而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的倒数等于这个分数  再教设计:  对于判断题的练习要予以重视,由一题发散多题,以不变应万变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6(1306字)  《倒数的认识》属于一节典型的数学概念课,对概念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是很难但这样的课堂,教师可以花更过的心思达成其他数学素养的培养在这一节课上,学生经历了解到模糊再到深刻理解的概念认识过程,通过交流、合作自主梳理总结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严谨之美、科学之美,这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这节课对我自己的教学的启示如下:  1、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把脉教材在编写上分成三格部分-认识、求解、练习,给出的层次很清楚呈现方式上是给出算式,学生计算,观察再发现,虽然表现的模式有些生硬,但其指向是学生自主探究倒数的定义,倒数的特征。

在例题一当中,主要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教材并没有给出所有倒数的求找方法,是因为求倒数的方法也不能一言概之,需要分类思考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在引导学生去进行有序的分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方法总结交流是才能总结的完整、严谨  2、概念的本质远高于概念的形式倒数的定义是乘积为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特征是分母、分子相互颠倒的两个数很多学生以特征代替定义,这样的认识是不充分,不准确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以游戏的方式写乘积互为1的两个数,那他们写下的各种形式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吗?一个纲领性问题顺势产生,直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对定义的根本认识直接反应在后续求倒数方法的多样性上教材中给出颠倒分子分母的方法学生可以用,在对倒数认识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用1除以一个数求出倒数同时“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这样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注重数学概念的本质含义,让学生自主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几乎所有概念课的要求  3、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数学阅读习惯培养数学文字的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更是思维上的活动在真正阅读倒数定义时,学生大脑里应该经历思考、筛选的过程从定义中提取核心内容,对疑惑进行质疑、猜测、证明,最终达到对定义认识的新高度。

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也可以有效地加强思维的严谨性  4、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准绳这节课从开课就是速算比赛,然后小组交流对倒数的认识,生生交流突破对倒数认识最后一层隔膜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