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现象第1课时 温度与物态变化一.学习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2.知道熔化过程的吸热、凝固过程的放热,晶体的熔点3.知道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及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应用4.知道沸腾现象,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沸腾过程中吸热及应用5.知道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现象二.知识整理:1. 温度:⑴ 温度表示 ⑵ 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步骤:玻璃泡应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垂直 体温计的最小分度为 ,量程为 ⑶ 摄氏温度:0 ℃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100℃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2.物态变化: ⑴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熔化时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 ;非晶体熔化时 一定的熔化温度(填“有”或“没有”)。
⑵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同种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 ;水的凝固点为 ,冰的熔点为 ⑶ 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 、液体的 、液面上 (5)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其高低受 影响,气压高沸点 6)液化的两种方法: 和 (7)生活中常见气体液化的例子: (8)生活中常见气体凝华的例子: (9)生活中常见固体升华的例子: 图1三.例题与巩固练习:【典型例题】:【例1】雪糕是大家都喜欢吃的冷饮.请根据图1中的情景回答:(1)图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2)关于“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哪幅图?请用有关物理知识说明理由.【分析】“白气”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冰块周围的冷空气发生液化而形成大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 珠悬在空气中形成“白气”.一般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冷的气体密度较大,可知密度小的气体上升,密度大的气体下沉.【解答】(1)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形成大量小水珠;(2)乙图符合实际,因为“白气”温度低,密度大于周围热空气的密度,可知“白气”应该向下流动.图2【例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经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 房间壶嘴的上方 较多,判断出 房间的气温较高.【分析】“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产生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白气”的多少与周围空气温度高低有关系,周围空气温度越高,水蒸气越不容易液化,“白气”越少,故乙房间气温较高.【解答】甲;“白气”;乙【例3】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属于熔化的是 ;属于汽化的是 ;属于液化的是 ;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凝华的是 ;其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图3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夏天,会看到自来水管“出汗”的现象⑦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⑧初春的早晨,河面上会有大雾出现⑨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解答】③;⑦;①;②⑥⑧;④;⑨⑤;①④⑦。
巩固练习】:1. 如图3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2.用酒精擦皮肤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从皮肤上 ,使它的温度 ,有致冷的作用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4.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提高 ,增大 和加快 ;液体在蒸发时要 热量5.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4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6.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图4吸 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7.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B.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D.放在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8.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 ) A.液化过程 B.先液化后凝固 C.升华过程 D.凝华过程9. 下面哪个措施是不能加快液体蒸发的 ( )A.提高液体的温度 B.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C.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D.减少液体的质量10.下列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雾 B.露 C.霜 D.雨11.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12.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1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是( )A.霜 B.露 C.雨 D.雾1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图5C.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15.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时间/min0246810121416温度/℃60687478828587889116.小明同学做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过程中,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质量相同的一滴水,水滴的表面积相同,用酒精灯给其中的一块玻璃片加热,如图15所示。
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小明同学的上述操作主要是在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17.取一定量的松香,加热使其熔化图6煤油水 温度升高到60℃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松香的温度如表中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松香属于 (“晶体”或“非晶体”),因为松香没有一定的 点18.用图6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在这个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两只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实验中应注意保持 相同,观察 的变化1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得出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这种晶体在90℃时处于 态,加热6分钟时该晶体处于 状态图712345670406080100温度/℃时间/min2012020.如图7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6min时,物质处于 态。
选填:“固”、 “液 ” 或“气”)(3)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21.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 该物质的熔点是 ℃;(2)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 加热2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或“液”)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4-3-2-1000001234四.拓展与提高练习:(作业)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的冰棒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液化4.下面的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在寒冷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会慢慢变干 B.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C.深秋时节,早晨会看到树枝上挂满了霜 D.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5.运动员关节扭伤后,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的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升华吸热6.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时,水会发生各种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 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