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民歌教学实践运用 欧阳英姿摘 要:根据苗族民歌的音乐研究,将其具有代表性的歌腔韶萨运用到声乐课堂教学中,是以科研促教学的一次实践性的突破和运用文章以苗族民歌《苗族人人爱唱歌》为例,从其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法节奏入手,来探讨苗族民歌的声乐教学和演唱,让学生体验苗族民歌风格的独特性关键词:韶萨;独特性;教学实践《苗家人人爱唱歌》这首苗族民歌是流行于吉首凤凰、山江及花垣叭固苗寨一带,是典型的韶萨“叭固”腔调,苗语称作“韶萨不嘎”1 湘西苗族民歌《苗家人人爱唱歌》音乐分析(1)《苗家人人爱唱歌》作品的分类及演唱特点湘西苗族民歌流传于青山绿水环抱,云雾缭绕的湘西境内凤凰、泸溪、古丈、花垣等地,苗歌种类繁多按歌曲的腔调标准划分为:高腔(韶唔)平腔(韶萨)《苗家人人爱唱歌》属于韶萨苗歌韶萨”(平腔)歌腔灵活性较强,演唱速度适中可快可慢,演唱中常加入衬词作连接一曲反复多段词较常见,一般室内演唱,也在室外演唱,曲调含蓄幽雅,有鲜明的地域特色2)《苗家人人爱唱歌》歌词特点《苗家为什么人人爱唱歌》歌词内容由提问开始,并在随后做出了回答,一问一答的形式和内容非常轻松自然即使是三句句数,让人有不平衡的感受,但内容上却十分完整。
湘西苗族苗歌歌词非常讲究押韵,《苗家人人爱唱歌》押韵规律是:一押一,二押二,三押三,三句都押一个韵脚而且押双韵(一押三,二押四)例如:苗语(汉语发音): 汉语:黛兄为求乃乃腊谁除? chu 苗家为什么人人会唱歌 ge尼未江你比各图, tu 因为住在高山坡, po叔昔叔芦沙朗久 jiu 鸟语飞泉听得多 Duo因此,这首民歌是苗族民歌中的“三脚马”的典型代表3)《苗家人人爱唱歌》音乐特点这首《苗家人人爱唱歌》就是一曲多段词的民歌,相同的腔调不同的歌词不断重复具有变化重复的音乐特点第一,曲式结构从整个《苗家人人爱唱歌》的结构来看,该苗歌是一句体的变化反复与衬词衬腔组合而成的歌曲起腔充分地增加其长度与分量,篇幅要占全曲的一半以上,通过衬腔和乐句的有效组合,使得整首歌腔达到平衡该苗歌因情感表达或旋律发展需要,重复时有变异和发展,使得曲调结合更完美第二,调式调性此曲是由6 1 2 3四音列构成的三乐句乐段,整曲围绕支柱音3在作次再现,贯穿全曲,使得两个调式交替自然平稳第三,旋律节奏该民歌旋律跨度不大,基本为三五度级进或小跳,该曲的旋律特点较为柔和平稳在湘西苗族苗歌中,旋律基本上是由各种不同的歌腔所决定的。
往往一种歌腔在演唱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即兴创作的歌词也就不同,但在节奏上相对自由,可以根据情绪适当进行延长第四,衬词衬腔湘西苗族苗歌的歌词中衬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衬词衬腔没有具体的词义,却是苗族民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苗家为什么人人爱唱歌》中称谓词“沙啊布卖朵奶喂”即“我要把歌唱给你听”或“我要告诉你们听”就是典型的衬词衬腔,开腔演唱衬词“尼喂噢”为了引起听者的注意,也为演唱者创作歌词获得了思考的时间,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2 湘西苗族民歌《苗家人人爱唱歌》声乐演唱教学湘西苗族民歌不同于普通的艺术创作歌曲,声乐教学演唱时需鼓励学生养成多向民族民间歌手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演唱上尽可能保持苗族民歌独特的韵味和风格是声乐课堂教学演唱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用声用嗓这首短小精悍的韶萨不嘎,演唱时尽量使用真声居多的用嗓方式,多利用口腔共鸣和鼻腔共鸣,如此能保持声音色彩饱满,结实、透亮用嗓不宜把声音放得太大,平腔调的苗歌语调平稳近似于苗族同胞说话的语气语调,尽量把歌唱的声音位置挂高支点集中开腔用“尼”接着“尼喂噢”,i母音与u母音的转换,i母音是最容易获得高位置的母音,由于苗语的发音特点,i母音会带点鼻音的色彩或许在通常情况这种发声是不能被认可的,但在苗族民歌中尊重其语言特点这样的发声应当予以保留。
第二,气息运用苗歌韶萨平腔叙事性较强,字多腔长这就要求演唱者气息饱满且吐字清晰情感投入,声音色彩干净纯净且声音的线条拉直,不能有抖音直音苗族民歌演唱的一大特色因此,演唱该民歌的气息必须是深呼吸,在腰腹肌肉群的控制下,保持气息和声带力量的均衡,使得声音保持连贯,犹如涓涓细水,沁人心脾第三,衬词演唱在乐句中加人衬词衬腔,不仅有助于演唱者在行腔过程中换气,也有利于演唱者情感的铺垫与积蓄因此,虽然乐句中衬词衬腔的独立表现力不强,形式也较单一,但却具有调节歌唱气息、调节唱词、旋律内部结构关系、丰富歌曲表现力的“催化剂”作用该作品中的衬词“我要告诉你们听”、“尼喂奥”虽然简单,但演唱时应与整个作品的音乐要融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开来第四,润腔技巧润腔是民歌风格特色的重要表现,也是每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苗族民歌的润腔十分丰富,就这首苗歌能用到的润腔最多的有:1)直音整首歌曲声音必须要保持声音与气息的平衡对抗,声音拉直,不能有任何的小抖音这是与演唱普通艺术歌曲不同的地方2)下滑音与颤音每句的起音和中间延长部分都是直音,句尾或曲终都是先颤音演唱,再用直音把声音拉直后再用下滑音结束3)喉音。
这首苗歌喉音润腔的掌握是苗族语言的习惯也是歌唱的习惯形成的例如,唱“噢”时,要利用气息冲击声门强起首,来获得较有力量的爆破音第五,表演形式该民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创作既可以独唱、重唱的也适合小合唱根据表演风格的需要可以在队形的编排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这首苗歌旋律较为缓慢悠长,给演唱者更多的创作空间例如,《苗家人人爱唱歌》作为小合唱的表演形式,在开腔部分常让学生们以不同的姿态坐着或立着站在舞台上,营造苗族人民住在高山上,错落有致的生活意境进入“我要告诉你们听”再缓缓地站起来形成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的队形在段落的间奏都可以进行队形的变化来增强舞台表演的可视性在表演的肢体动作上,可以头托腮部,这是苗族歌手在思考歌词时常用的动作同时也可结合苗族舞蹈加入些有代表性的动作苗族民歌的表演不仅可以通过队形的变化,肢体动作的设计,还可通过道具的运用来营造整体的舞台效果例如,舞台上放纺纱机、水车,或者演唱时手拿木叶、牛角等等都是能体现浓郁的苗族风情湘西苗族民歌的演唱教学,突出风格韵味是第一原则,同时兼顾艺术性和创新性湘西苗族民歌这种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能在高校的教学课堂得到研究和运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验其艺术魅力,无无疑是对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展而言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参考文献:[1] 安尔山.湘西民歌中的音乐重复原则[J].吉首大学学报,1991(9).[2] 崔思集.湘西苗族“三脚马”夕苗歌探析[J].中国音乐,2006(3).endprint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