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双选题)图12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2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 ②指搬运作用 C. ③指成岩作用 D. 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2.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B.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C.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D.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参考答案:21.AD 22.AD2. 下图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演示地球自转时A. 面对地球仪,应从右向左转动球体 B. “南极”俯视,应顺时针转动球体C. 移动地球仪在桌面做椭圆轨迹运动 D. 发现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23°26′2.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 出现昼夜现象 B. 昼夜长短变化C. 昼夜交替现象 D. 四季不断更替参考答案:1. B 2. C【1题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空间上应为自左向右转动地球仪,A错。
在南极俯视,顺时针转动,B对在桌面移动地球仪,体现的为地球公转运动,C错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66.5°,D错2题详解】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地球上出现了昼夜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而随着地球自转,出现昼夜交替现象,A错、C对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是由公转导致的,BD错3. 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不利影响7月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考生应考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 沙尘暴 B. 寒潮 C. 洪涝 D. 旱灾参考答案:C7月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考生应考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选择C项4.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读图回答问题:12.图中山脉A.①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②位于青藏高原,是黄河的发源地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13.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A.山东省、山西省 B.季风区、非季风区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D.落叶林带、草原带参考答案:12.D 13.C12.读图可知,①是大兴安岭,是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A错误;②位于祁连山北侧,属于内蒙古高原,B错误;③是太行山,位于农耕区,C错误;④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D正确。
13.图中山脉③是太行山,东西两侧分别是河北省、山西省,A错误;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B错误;太行山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C正确;落叶林带和草原带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D错误5. 该图地球上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早迎来新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D6. 下面为欧洲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该河流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的分析正确的说法是( ) A、汛期较长,因为流域内降水均匀B、汛期较长,因为河水补给来源多C、汛期较短,因为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D、汛期较短,因为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下列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3)该河流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年降水丰富 C、夏季光照充足 D、冬季昼夜温差大参考答案:(1)B (2)A (3)C(1)从图中可读出该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有大气降水补给,因此河流汛期较长,因为河水补给来源多,B正确。
2)阿尔卑斯山脉是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A正确3)该河流流域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C正确;冬季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小点评】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影响因素是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在雨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如我国的东北地区,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冰雪融水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高山区,影响因素是气温,气温最高的夏季是汛期;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在洪水期和枯水期对河流经常起着调节作用7.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ロ老龄化行动人ロ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ロ数与劳动年龄人ロ数之比,下表为我国2011年-2018年人口抚养比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指标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总抚养比(%)40.439.237.93736.135.334.934.4少儿抚养比(%)23.723.422.922.622.522.222.222.1老年抚养比(%)16.815.91514.313.713.112.712.33. 图中信息反映了A. 总抚养比呈持续下降 B.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导致总抚养比持续上升C. 少儿抚养比持续上升 D.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4. 关于2013年-2018年间少儿抚养比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导致的生育率提高是少儿抚养比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B.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集中释放是导致2016年、2017年少儿抚养比上升的主因C. 2018年少儿抚养比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所致D. 2018年少儿抚养比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老年抚养比上升所致参考答案:3. D 4. B【3题详解】2011年到2018年总抚养比持续上升,A错;从2011年到2018年少儿抚养比由22.1%增长到23.7%,老年抚养比由12.3%到16.8%,相比之下,少儿抚养比变化幅度较小,因此总抚养比上升主要原因在于老年抚养比上升,老龄化加剧,BC错,D对。
4题详解】我国少儿抚养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但全面二孩政策自2015年才开始实施,因此二孩政策不是上二抚养比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A错;由题可知,2016、2017年少儿抚养比大幅上升,此时恰逢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因此这两年少儿抚养比大幅上升的原因在于二孩政策的实施,B对;2018年少儿抚养比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少儿出生率下降,CD错8. 划分中心地等级的主要依据是A.中心地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服务范围的大小B.中心地服务人口的多少C.中心地所占空间范围的大小D.中心地提供货物的能力参考答案:A 9. “资源诅咒”(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读我国部分省(市)矿产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5. 下列省(市)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合的是( )A. 蜀 B. 赣 C. 陇 D. 粤6.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摆脱“资源诅咒”措施有( )A. 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B. 增加煤炭资源运输通道C. 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D.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参考答案:5. A 6. D【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四川矿产资源丰富度比较大,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A正确。
6题详解】只是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和增加煤炭资源运输通道,不进行深加工,获得的经济价值比较小,AB错;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会限制经济发展,C错;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摆脱“资源诅咒”,D对10.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该地区中、低产田主要分布的地貌单元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参考答案:C11. 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下列小题28. 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A. 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 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 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 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29. 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相同的是A. 水运便利 B. 劳动力充足C. 气候适宜 D. 天然气丰富30.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A. 地形平坦 B. 温差大,光照足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参考答案:28. A 29. D 30. B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盆地28题详解】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①塔里木河和②长江,所以①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而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②河气温高,不会结冰,所以没有凌汛;②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降水,因雨季长,所以汛期长。
故选A29题详解】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甲盆地的河流水量小,乙河流速快,所以水运条件差;甲盆地人口稀少,劳动力少;甲盆地气候干旱30题详解】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而受地形影响小;土壤和水源条件都比乙盆地差12. 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16---17题 16. 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17. 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③﹥②参考答案:16.A 17.B13. 2008年12月16日,中国首个一次核准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近七百亿元人民币、迄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项目——广东阳江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预计每年上网电量为四百五十亿千瓦时。
回答关于我国目前能源的叙述,不可信的是A.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B.我国水能资源丰富C.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