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沂市城市总体规划

闪****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7KB
约6页
文档ID:299669533
新沂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1/6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新沂市城市总体规划 新沂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2030)纲要 一、规划目的 为顺应长三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新形势,适应新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创办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进展机遇,构建可持续进展的空间布局,确立城乡统筹进展的整体格局,编制《新沂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2030)》 二、规划重点 1、落实城市交通引导进展的总体思路 2、优化市域空间组织布局 3、区域协调背景下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 4、加强环境养护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设施与根基设施体系 6、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特色体系 三、规划期限 1、近期:2022-2022 年; 2、中期:2022-2022 年; 3、远期:2021-2030 年; 四、规划范围 1、规划区 新沂市域行政范围,总面积约 1616 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 新安、北沟、墨河、唐店四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约 261.7 平方公里。

3、旧城区 北至徐海路、南至新戴南路、西至新华路、东至临沭路,总面积约 5.1 平方公里 五、城市性质 新沂城市性质为:东陇海沿线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长三角北部地区新兴工业城市、苏鲁边界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 六、进展方向 中心城区进展方向为“南拓、东优、西延、北控” 七、人口规模 至 2022 年底,新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 36.35 万人(统计范围:四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城镇人口约30.17万人,农村人口约 6.18万人 至规划期末,规划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 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60万人,农村人口 2万人 八、用地规模 至 2022 年底,中心城区创办用地 44.73平方公里,人均创办用地为148.3平方米 至规划期(2030 年)末,规划中心城区创办用地 68.9平方公里,人均创办用地为 114.8平方米 九、空间布局布局 形成“两心、两轴、五区”的城市空间布局 1、“两心”:形成“一主一副”的城市中心体系一主”指旧城主中心,“一副”指依托高铁客运站点形成的南部城市副中心。

旧城主中心主要承受传统商业零售、文化消遣、旅游服务等综合服务职能;城市副中心主要承受行政办公、商务商贸、文化体育、科技研发、信息接洽等服务职能,同时巩固商业零售、文化消遣等消费服务功能 2、“两轴”:依托钟吾路、大桥路形成的两条城市进展轴线,依托轴线拓展城市布局,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联系城市各级中心,引领城市服务升级 3、“五区” (1)城中分区:北至徐海路、南至徐连高速马路、东至沭河、西至臧圩河其中,旧城区重点进展传统商业、文化消遣、旅游接待 等功能,以旧城改造为契机,提升旧城文化品质;南部地区,以徐连高铁站点为核心,大力进展商务商贸、专业市场、教导科研、现代居住等功能 (2)城东分区:东至宿新铁路,南至徐连高速马路、西至沭河、北至新长铁路以无锡-新沂工业园为根基,打造行政办公、商贸物流、工业、现代居住等功能的综合性片区,重点打造沭河、黄墩河滨水景观带 (3)城西分区:东至臧圩河,西至环城西路—古镇大道,南至环城南路-徐连高速马路,北至徐海路以经济开发区为根基,创办以工业、科研、居住、商业等职能为主的产业片区 (4)城南分区:以原唐店镇区为根基,创办以市场、居住、商业等职能为主的片区。

提升环境品质,打造沭河、黄墩河等滨水景观带,拓展滨水生活、商业、文化休闲综合功能 (5)城北分区:西至臧圩河、西至沭河、北至长城路、南至火车站,依托火车站打造以商贸、居住、仓储物流等职能为主的片区 十、区域进展定位 1、东陇海城镇轴上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2、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3、长三角北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4、苏鲁边界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 5、连云港港口经济区产业配套服务基地 十一、产业规划: 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延迟先有强势产业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引导产业集聚,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创办现代产业体系 其次产业: 主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精细化工基地、绿色食品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基地 第三产业: 重点进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生态文化旅游业、金融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 十二、市域空间布局 结合市域行政区划调整,合理归并进展主体,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分区,同时提防根基设施的配套创办,依托产业进展,集聚人口 (一)市域城镇体系 做强中心城区,着力培养马陵山镇和窑湾镇 2 个重点镇,加强草桥镇、棋盘镇、高流镇、阿湖镇、瓦窑镇、时集镇与双塘镇的功能完善与提升。

(二)市域空间布局 市域形成“一主、两心、多节点”的空间布局体系 1、 一主: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以原新安镇、北沟镇和唐店镇为主体,拓展新区、提升旧城,构建中心城市框架,大力推进公共设施配套和根基设施创办,强化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2、 两心:马陵山镇和窑湾镇两个重点镇 优先进展两个重点镇,在用地规模、土地指标上适当给于倾斜,完善镇区的公共服务职能,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进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3、 多节点:市域 7 个城镇节点 分别为整合后的草桥镇、棋盘镇、高流镇、阿湖镇、瓦窑镇、时集镇与双塘镇,依托所在镇区进展特色制造业与城镇综合服务业,依托镇域进展特色农业与高效设施农业 (三) 市域城镇规模 规划市域常住人口 122 万人,城镇人口为 94 万人 —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