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大全

1518****09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04KB
约12页
文档ID:237135030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大全_第1页
1/12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大全 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雄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珍贵财宝,而且极具历史意义我在此整理了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1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困难而又冲突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显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实感人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2 1、使至塞上 王维 〔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舞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知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孤独、哀痛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妙壮美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丽”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芜,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特别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原来简单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暖和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精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心情奇妙地溶化在广袤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超群的艺术境界 2、凉州词 王翰 〔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多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秀丽刺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这是一个快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心情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呈现出的是一种激烈和憧憬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斗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凄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心情,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悲伤与幻灭 3、出塞 王昌龄 〔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闻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静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画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织运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示意,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始终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斗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困难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深厚怜悯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相识到斗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听从国家平安的须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调把困难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厚含蓄,耐人寻味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3 1、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斗争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成功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

关切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切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闻名诗篇 2、月夜忆舍弟 杜甫 〔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凡,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需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4 1、塞下曲 卢纶 〔唐代〕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溢,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打算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状况下打算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惊慌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干脆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袤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2、潼关吏 杜甫 〔唐代〕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5 1、关山月 李白 〔唐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 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常常在立刻奏唱的。

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指责非正义的斗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斗争的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受,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苦痛,开头的描写都是为后面的做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离人思妇之情,在一班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与过于愁苦,与之相适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综观全诗,李白用广袤苍茫、深厚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假如说李白的诗大多用“月”“旅”“酒”来排泄个人的愤懑的话,那么,这首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切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此诗气概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2、逢入京使 岑参 〔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刻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 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 “万里奉王事,一身 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因 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心情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在通讯、交通都极不便利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生疏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溢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爽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擅长把很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化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