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画创作技法和材料媒介实验性探究【摘要】装饰画的创作需要技法材料上的丰富运用, 才能充分体现其创作装饰画的形式意义本文通过对装饰画 的创作技法及材料媒介的实验性研究,拓展装饰画创作的综 合性和多样性,对装饰画创作有指导借鉴意义,丰富了装饰 画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对材料和技法在装饰画中的运用 得出规律性认识,使人们对装饰画的理解更加全面关键词】创作技法;材料媒介;表面形态;规律总结 装饰画是一种运用高度概括的美学语言,体现创作者的 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创作者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可 以毫无约束的探索,运用美的形式规律和手法,对自然物象 进行加工,来表达情感和生活装饰画的构成特征与构图、 造型、色彩特质决定其描绘技法与一般写实绘画技法不同, 其描绘制作围绕构成形式语言与秩序感、韵律感极强的效果 展开,绘制工具、材料及技法有着宽泛的选择性,特殊技法 与肌理的表达变化多端,赋予画面丰富的美感材料的合理运用是装饰性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构 成装饰性的特征之一装饰画的技法很多,不同的装饰画材 料具有的不同绘制特点,装饰画基地的不同形式和肌理表达 的多样性,画载体本身的多样性也有着很多要求,加之科学 技术的发展,绘画材料的载体和材料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因 此,对装饰画技法和材料的研究是应该与时俱进和很有必要 的一、装饰画的传统材料及技法(一)水粉材料作装饰画水粉是装饰画典型材料之一,水粉表面无光泽,覆盖力 强,色彩明快、丰富厚涂浑厚强劲,薄涂有通透感,适于 写实绘画技法创作,也适宜于描绘平面性装饰效果,平涂、 渲染、推晕、喷绘都可以灵活运用用水粉颜料作画时要和水粉纸相互配合使用水粉的附 着力比较弱,水分多了色彩饱和度不足,无光泽,水分少了 色彩厚实粘稠,作品干燥后甚至会出现裂痕以至脱落,持久 性能一般当我们用水粉做为装饰性绘画的表现手段,创作 的基本技法有干画法、湿画法及干湿结合画法等,与水粉画 的画法比较相近用水粉画进行装饰画创作多用于干画法, 它着色色彩饱和水分少,画面干燥后的色彩变化不大,表面 的肌理效果有一定的厚度;湿画法色彩稀少水分多,连续着 色时,要严格控制着色时间和水分,画面干燥后色彩变化比 较大,所以需要对干燥后色彩效果有一定的预判水粉装饰画可以在各种纸上进行实验,也可以在水粉纸 或者在厚实的素描纸水裱一张高丽纸或者宣纸,可以在上面 进行特殊的肌理效果实验只是水粉画的持久性能不强,经 过一定的时间,表面色层会出现裂痕,严重会导致色块脱落。
因此,水粉装饰画的长时间的保存是一个有待研究解决的问 题二)油画材料作装饰画油画材料因其性能特点,耐光、防水,有一定的透明度, 干燥速度由媒介物(油)决定其干燥快慢油画为材料的装 饰性绘画色泽明亮、柔和、典雅有极强的覆盖力,在绘画 过程中可反复修改及叠加色彩,但叠加时要注意底层色块的 干燥程度和运笔的力度和速度,同时可以做出丰富的肌理 油画的表达性能比水粉广泛,可以画在布或者制作过的纸板 或木版上油画材料的持久性能也比水粉颜料要好,油画颜 料干后不溶于水,在正常状态下短时间内不会与基地发生隔 离脱落油画的技法与水粉画技法不同,传统油画技法即古 典油画技法是层层罩色渲染和提白罩色渲染,而油画材料作 为装饰画技法,注重造型的平面性,多用于印象派以后的直 接画法,即厚涂塑造法三)丙烯材料作装饰画丙烯材料有极强的覆盖力,作画干燥速度较之油画要快,与水粉的干燥速度接近丙烯为材料的装饰性绘画色泽 明快,表面无光泽,坚固耐磨、耐水,可以做出丰富的肌理 丙烯的表达性能比水粉广泛,可以画在纸、布或木版和墙壁 上,是装饰壁画的常用材料丙烯材料的持久性能也比水粉 颜料要好,丙烯颜料干后不溶于水,不会与基地发生隔离脱 落,色层之间不相混互溶。
例如:在衣物上用丙烯颜料画的 装饰图案,经过反复的水洗日晒,色泽不会受到影响丙烯 画的技法和水粉画技法差不多相同,也是干湿画法或干湿结 合这三种画法干画法用色厚实,湿画法薄涂飘逸,干湿结 合画法便是先薄后厚或先厚后薄,或干上加湿或积薄为厚四)综合材料运用技法综合材料是指水粉、水彩、丙烯组合运用,或以色铅笔、 水彩、色粉笔组合运用,或以墨,水粉、丙烯组合运用,或 以油画、丙烯组合运用,并注意对先后程序、色层交差及复 合与单纯等因素的巧妙安排,就能获得丰富而生动的效果二、装饰画的特殊绘制技法及表面形态制作现代装饰画的表面形态,是指在装性画的创作过程中, 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工具手段和制作技法,在画面上制作 出平面和立体的纹理效果装绘画的表面形态具有很强的视 觉表达能力,依据作品的表现需求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表面形 态效果,从画面质感上体现出作品的抽象美感研究和探索 装饰画表面形态的制作和表现手法,使作品从视觉感受方 面、表面形态质感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装饰画中画面肌 理的制作和表现是为加强视觉欣赏效果,让欣赏者在平面与 表面形态的相互转换映衬中体会作品的美好意境,感受肌理 的抽象美感,拓展作品情境的空间联想。
肌理运用可以丰富 作品内涵,引发、拓展欣赏者的联想空间绘画过程中常借 用表面形态来表现物体的外在特征,表面形态使画面产生可 以触摸到的艺术效果,包括画布的纹理、粗糙的底子、笔触 的变化、刀法的应用以及添加材料的使用一)特殊绘制技法:喷绘技法、晕染技法喷绘技法;利用气压原理把颜料强行从特制的喷笔中喷 射到画面上的绘制着色方法喷绘时要调整工具与画面之间 的距离,控制颗粒效果和着色程度,做出均匀细腻的渐变色 层,根据底色的干湿程度再次喷色或喷水,还可利用一些遮 挡材料喷出多种形状与虚实层次晕染技法:将各种颜色由深到浅渐次渲染,用色度的渐 变使作品形象产生明暗、体积和层次晕染分为单色晕染和 复色晕染,运用这个方法,首先要理清形象的结构和明暗关 系在晕染时为不出现水痕,可以先用清水把纸打湿,也可 以在着色的形体上涂上底色,然后从暗部开始,用清水洗染, 让作品形象产生由浓到淡,由明到暗的色彩变化这种方法 通过晕染表现形象的立体感,不受特定光源的限制,有各自 独立的亮面和暗面,根据构图的轻重,明暗的配置,形象的 排列组合,进行装饰画创作 (二)装饰性绘画中表 面形态的制作技法在装饰性绘画创作中,巧妙的选择材料,利用各种辅助 工具,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制做出很多特殊的肌理效果。
油画棒勾线或衬底后再覆盖水粉或水彩颜色,油水分 离,可以造成色层分化、斑驳效果先取少许颜料,多加水, 调好后铺在画面上,迅速抓少量精盐或者肥皂粉撒在画面表 层,盐和粉溶化后吸收周围的水分和颜色,画面就形成放射 状的表面形态图形用稀释后的胶涂在不能被染到的部位,等胶干了后用油 画颜色、油墨或者丙烯颜色给画面着色,用手揉搓、用笔刷 洗前面涂胶的部分,由于少量颜色沿着边缘渗到涂过胶的不 能被染到的部分,画面就会产生大小不同的斑点纹理或有破 残感的色块用白乳胶调和大白粉可以做很多种肌理,(现在市场上 有油画塑型膏)注意不能太厚,否则就会脱落表现木纹等 纹理的时侯可以借用刀具给画面着色时首先反向铺色,即 如果画面效果是冷色调,就先用暖灰色薄涂一遍,后用干净 的布擦一遍,颜色就会渗到肌理的缝隙中,这一层颜料通常 用丙烯颜料,因为它快干而且坚固,接下来采用刮划、罩色 等手法反复制作就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利用大白粉或立 德粉调白乳胶成膏状,利用画笔或画刀在需要的地方制作出 斑驳的笔痕肌理,或将白粉膏涂于底层,用刀具、梳子、滚 子等制作出所需要的表面形态将达玛树脂溶解于松节油再调和白颜料,达到一定粘稠 度时用画笔或大画刀在刮过胶的画布上制作理想的肌理。
松 节油挥发后,白颜色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硬,所以要掌握时 间,时间稍长,涂料变硬,表面形态的制作就难以进行使用丙烯颜料或丙烯塑型膏制作肌理非常方便,因丙烯 干得快,可以堆砌在油底子或着色后的油膜上使用时应先 用砂纸打磨一下,防止丙烯颜料剥落作画过程中可以通过 稀、稠、薄、厚等色彩变化,借用笔触与刀法直接做出凹凸 不平的粗糙效果,或在颜料中掺入砂子、锯末、玻璃碎末、 面包渣等颗粒状材料制作肌理借用表面形态来进行装饰性 绘画创作,表现物象的质感,可以使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突 出现代画家在装饰性绘画过程中灵活运用表面形态,甚至 将布片、草根、树叶等实物直接贴在画面上三、装饰画的现代材料及工艺的运用(一) 漆材料与工艺漆器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物品,因为漆有 耐酸、耐碱、耐热、防腐等特性,所以很早就被人们利用 以漆为媒介的画可以简单统称为漆画,漆画是从漆器里派生 出来的,漆画的底胎,就是漆画的基底,可以是木胎,布胎, 金属胎等多种其主要材料是天然生漆(又称大漆)除了 漆颜料(透明和不透明两类)以外,常用材料还有金、银、 铝、铜、螺钿、蛋壳、螺丝、树皮等主要技法有手绘、磨 显、堆漆、变涂、镶嵌、密变、雕刻、皱漆、等。
二) 玻璃材料与工艺使用玻璃材料制作装饰画,具有透明、透光、多彩的特 点彩色玻璃窗画是以铅条把经过烙铁加热裁割的彩色玻璃 片组合拼镶起来现代工艺处理可取消传统的铅条限制,按 图形切割成的透明丙烯薄片与多层不同色彩的玻璃热压在 一起形成喷砂、浮雕、彩绘工艺处理以制作装饰画张艺谋 导演在拍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时候,教堂的玻璃画就是用现在 的彩绘画法画在玻璃上的四、规律总结根据以上的实验研究有以下总结,装饰画的技法是多种 多样的,可以根据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展现多种多样的技法 一、材料的材质要符合画面创作要求,运用材料必须符合材 料自身的属性,就是材料基本性能的使用性,既材料的实用 性二、材料要符合作品的形式美的要求材料的自然美感, 包括颜色、表面形态、光泽等因素都基本符合画面形式需要, 就应该是首选材料三、装饰画材料是运用要与作品环境有 一定的联系既应该注意整体装饰的协调性艺术作品的魅力来自对现实生活情感的表达,尤其是视 觉艺术艺术作品的创作也不是靠总结出几条技法规律简单 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一一深厚的艺术涵养和造 诣,以及创作灵感本文只是通过装饰画的实验性实践,总 结了一些技法和材料的性能,希望能够在以后的装饰画创作 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1] 张一民•装饰绘画[M]・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2] 乌卩烈炎•装饰语意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3] 任焕斌等•装饰艺术设计[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4] 吕冰.浅谈综合材料装饰画中的材料运用规律[J]. 科技文汇,200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