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选)专业剖析内容、标准、说明及支撑材料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5KB
约8页
文档ID:282506946
(精选)专业剖析内容、标准、说明及支撑材料_第1页
1/8

专业剖析内容、标准、说明及支撑材料高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专业剖析)给出的11个主项目、33个分项目(含 专业特色)、52个小项目,按三个符合度分析,可表述如下:主项目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标准——按以卜• 4个小项H剖析:1、有充分的行业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并以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有明确的职业面向;2、 专业名称科学、规范,口径宽窄适当;3、 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显著4、培养目标有准确的职业定位,能主动服务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知 识能力索质等规格表述清楚,与培养目标一致,操作性强二)说明——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 即印证第一符合度这是专业剖析中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分析要求在充分进 行社会和行业对高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专业名称科学规范,专业口径宽窄适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有明确的职业 面向,培养规格表述清楚,并与口标定位一致,可操作性强鼓励订单培养,满 足用人单位需要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索 质结构),确保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社会需求要求 及就业要求。

用详实的、动态的调研报告,支持第一符合度的可信性特别关注专业设置调研:调研报告、跟踪调査报告(专业设置数量、质量要 求、跟踪、动态调查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制定调查提纲、调查规划、调查的方 式方法和内容,写出调杳分析报告等三)支撑材料一一1、近三年高职专业目录;2、新增专业中报材料;3、 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來需求预测;4、 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5、 知识、能力、索质分解图表;6、 订单培养协议;7、 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主项目二——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标准——按以下6个小项目剖析:1、课程设置依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2、 课程体系与结构设计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木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并 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征明显,理论课程有比较系 统的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3、 实践课程突岀,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 培养规律;4、 专业培养方案能够引入职业资格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术等级证书,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5、 课程整合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能够口行开发课程;6、 专业培养方案规范、稳定,并具前瞻性,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专 业培养方案,并形成了专业特色,能够及时主动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反 应。

说明——这是分析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即印 证第二个符合度坚持就业导向原则,遵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围绕职业 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例, 以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完整性设计课程以及进行必要的课程 整合和课程开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科学、规范,保持相对稳定的 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适时调整更新,并具前瞻性,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 级证书教育在分析时,要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整合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充分论证 我校形成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别关注是否有行业企业参与?是否休现高职培养人才的基本特征(2002[2] 号文件)?是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落实到课程上是怎么做的?是否体现了产 学研结合?有没有校企合作?看计划是否体现了双证制相结合的培养方案?看 计划的总体结构、理论实践的比例、单独实践的教学环节把握等等三)支撑材料——1、 关于制定(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 该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3、 该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4、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5、 教学执行计划(各学期教学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

主项目三——科目课程(-)标准——按以卜• 4个小项冃剖析:1、 有比较规范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2、 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3、 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口编实验、实训指导卩,满足实践教学需要;4、 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说明——这是分析科口课程与培养口标的符合程度,是印证第二个符 合度科H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齐备、规范,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木位 的思想,采用多种课程范型,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应用为主旨组织理论课程, 以满足基木的职业能力训练为标准,设计必修实践实训课,特别是综合性实践实 训课程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编写省部级以上规划和获奖教材,自编电子网 络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教材选用合理,注重时效性、先进 性,优先选用省部级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注重课程内容更新,及时吸 收科学技术最新成果,课程形式多样在分析时,要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校高职科冃课程教学人纲 和实验、实训大纲,课程范型与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充分论证我 校科0课程建设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支撑材料——1、 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大纲;2、 采取灵活的课程范型的材料;3、 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CAI课件等主项目四——教学环节(-)标准——按以下5个小项目剖析:1、 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2、 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 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女恥笔试、面试、操作等;3、 能针对学生特点授课,注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开展互动式 教学;4、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不同范型课程采用不同的教法,推广多媒 体教学,且运用得当,效果明显,积极进行网络教学;5、 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运行稳定;教学事故发生率低,教学改革有思路, 教研活动有计划,能围绕新时期高职教学改革开展工作支撑材料:课程教学工作计划表、教学进度表、教案、学生考勤表、试卷分析报 告、教学FI志、教学总结;试卷、实验报告、实训(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 文);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工作总结二)说明——这是分析教学环节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即印证第二个符合度 围绕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严谨组织理论和实践环节教学,有完整的教学档案和 教学管理文件。

教学运行止常各类课程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考试形 式教师教学注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 法,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广泛推广多媒体教学教 研活动开展有计划、有效果;教学监控得力,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分析吋,要结合我院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校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规范有序运行、考试形式改革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 效,要充分论证我校在专业环节上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三)支撑材料——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及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的冇关文件与 成效材料;2、 课程教学工作计划表、教学进度表、教案、学生考勤表、试卷及试卷分 析报告、教学日志、教学总结等;3、 实验报告、实训(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4、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工作总结等 主项目五——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培养(-)标准——按以下5个小项目剖析:1、 职业关键能力、2、 职业关键能力、 教学过程;3、 职业关键能力、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小的体现,是否贯穿整个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力度、成效;4、 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5、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开展情况。

说明——这是分析职业关键能和与索质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即印证第二个符合度职业关键能力与索质的培养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和方案实 施全过程,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冇讲座冇一定影响而,积极推进职 业关键能力与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显著,蜩造学牛良好职业形象,形成高职教育品 牌在分析时,要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校在培养职业能力、提高 职业素质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耍充分论证我校在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培养 方面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三)支撑材料——1、 专业教学计划;2、 知识、能力、索质结构表及文字表述;3、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获奖情况;4、 素质教育活动计划与总结;5、 人文、社会科学和口然科学类选修课情况统计表;6、 成立心理咨询室的文件、设施和人员统计表、工作(活动)记录、咨询 记录、和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7、开设素质教育讲座的情况统计表及相关证明材料;8、 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统计、活动记录及相关佐证材料;9、 文化艺术节、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情况及活动记录;10、 全院学生体育达标、各项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统计及活动的原始记录;11、 各系开展的学生体育活动统计及活动纪律。

主项目六——教学环境(-)标准——按以下6个小项目剖析:1、 图书馆生均而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保障情况,电子阅览室建设情况;2、 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3、 该专业必须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4、 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5、 实验室实验开岀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6、 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说明——这是分析教学环境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即印证第二个符 合度实践教了环境是高职专业教学环境特征的集中体现,用丁•专业实践教学的 技术装备耍先进,具备真实或仿真的特征,运行状态良好;实践(实验和实训) 教学项H开出率要有保证;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健全,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良 好并有保障机制;专业图书藏量、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建设能满足专业要求;专 业建设经费保障有力在分析时,要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校在教学基础设施、实践 教学条件、专业教学和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充分论证我校 的专业教学环境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别关注实验实训设施是否先进(技术含量)?仿真性能如何?利用率多 高?实训基地的组织机构、责任权利、实施计划、办议、考核等三)支撑材料一一1、 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 实训基地开出的实践教学项目统计表;3、 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源情况表(包括图书、电了图书资料、校园网、机房 等):4、 各项专业教学、建设经费投入情况表。

主项目七——产学研合作(-)标准——按以下6个小项目剖析:1、 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而的合作;2、 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3、 在面向社会、行业进行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4、 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5、 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6、 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说明——这是分析产学研合作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即印证第二个 符合度产学研合作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途径,成立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 专业指导委员会是举办高职专业的必要条件产学研合作要落实在专业设置、培 养口标和规格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共建、校企人员互 兼互聘、科技研发等方面以及建立产学研合作、互惠双赢的有效运行机制在分析时,耍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校在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 作等方而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