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琵琶小知识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态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依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验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袤、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假指甲拨弦发音 琵琶的历史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立刻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立刻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依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立刻好弹琵琶,因此为立刻所鼓也。
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特别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闻名诗篇《琵琶行》中特别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珍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的结构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 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 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心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 称作纳音或出音孔。
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 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肯定的部位处; 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 红木等木料擅长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非常特别,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嘹亮光明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安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 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光明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软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琵琶行》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 种类有 一、五弦琵琶 二、南音琵琶 三、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四、水晶琵琶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