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军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王海民摘要:来访者为大四男生,因休息就有内疚感而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采用心理动力学理论与意象对话技术帮助来访者洞察心理的创伤与内心的潜意识,无条件的接纳来访者,经过7次咨询,来访者接纳自己和他人,学习和生活状态良好关键词:军校 大学生 心理动力学 意象对话作者简介:王海民(1973-),女,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军人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来访者因休息就有内疚感而来咨询,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自己分析清楚来访者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心理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和意象对话技术进行工作,经过7次咨询,来访者的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1.一般资料1.1来访者个人基本情况某学员,男,26岁,大四学生1.2来访者家庭基本情况及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的父母关系一般,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妈妈经常唠叨爸爸不干活有三个妹妹小学时老受别人的欺负,和别人玩不到一块初三开始住校,因为家里经济不富裕,经常饿肚子高考失利后到部队当兵在部队,身体素质比别人差考上军校后,努力锻炼身体,想取得成就。
小时候,父母把来访者一个人扔在家里,去地里干活,来访者哭着在学步车里睡着了1.3求助者目前的精神、身体和社会功能状况1.3.1精神状况表情呆板,不苟言笑,记忆正常,语言流利连贯,语速较快,衣着整齐,有主动求治动机1.3.2身体状况经常感冒,有鼻窦炎,家庭无精神疾病史1.3.3社会功能学习精力减弱,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下降,和同学的交往情况基本正常2.个人陈述我平时喜欢把时间排得满满的,一有时间就趴在桌子上看书,甚至有些上瘾的感觉在平时的训练中,总是要抽出额外的时间来增加训练的强度,以使自己更健康一休息就觉得内疚,感到困惑一直想向老师来咨询,但是时间总是很紧张这次正好有时间过来,向老师求助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自己调整心态3.咨询师的观察来访者面部表情很刻板,说话的语速很快,思维具有跳跃性,逻辑性稍差,说起来就滔滔不绝,语调很平,不带有感情色彩对咨询师很有礼貌4.评估与诊断4.1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4.2诊断依据(1)对张某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可排除张某有重性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
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泛化,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3)与抑郁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2周,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4.3原因分析(1)生物因素:不明显;(2)社会因素:家庭经济情况不富裕;(3)心理因素:心里没有安全感5.制定咨询方案5.1咨询目标(1)引导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内心的无意识,接纳自我;(2)改善人际关系,接纳他人;(3)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效调节不良情绪5.2咨询原理与方法本案例采用心理动力学理论和意象对话技术,分析来访者人格发展的深层原因,完善自我5.3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略)5.4咨询时间、次数、及费用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咨询次数为6次,免费咨询6.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过程(1)咨询时间:4月3日下午4时至5时(2)目的和内容①询问求助者的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介绍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②了解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学习和训练情况,人际关系③了解求助者的情绪状况通过倾听、积极关注,来访者和咨询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咨询师了解到来访者的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小学上学时由于家里的原因经常迟到父母关系一般在咨询中,在咨询中,咨询师感觉来访者说话语速较快,语调平淡,说话时好像是在背台词,没有表情,思维跳跃性较强,描述问题很详细,想说的愿望非常强烈,感觉来访者对咨询师很信任因此,咨询师一直在倾听,很少提问,有种被压迫的感觉在咨询结束时,咨询师建议来访者做沙盘,了解来访者内心对家的感受,来访者同意了第二次咨询记录第二次咨询,来访者用了10分钟的时间做了一个沙盘在沙盘里有一个欧式的房子,来访者感到非常有美感于是,咨询师让来访者对这个房子做一个想象来访者:公路旁边有山,山上有草,不是很大山挨着路,路到哪,山就到哪山的起伏不是很大山和路靠的太近,看不出去,视线上受到阻碍,有些压抑感咨询师:能不能把山移走?来访者:山不能轻易被移走阳光很好,在路旁有一个石头,旁边有个池塘,池塘里的水不是很多,看着很荒凉咨询师:看着水,心里有什么感觉?来访者:没有感觉阳光照着水,水很浅,泛着白光,水不是很干净,有些浑浊。
池塘的附近有片小树林,树不是很大,但是里面的荫凉很好林子旁边有个石桌子,有老年人在玩,很休闲的样子离房子很远的地方,感觉是另外的一个地方房子下面有一个高高的地基,从房子到路上有一个山坡,山坡上都是草坪房子的两侧都是山房子的一侧旁边有一片洼地,好像是别人挖土给挖的,上面长了草,有点水,很浅有个小孩在洼地旁边玩,是个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来自www.Lw5U.coM] 咨询师:看着这个小女孩,你认识她吗?来访者:是我自己小时候,父母在五、六岁之前把自己打扮成小女孩的样子,穿裙子咨询师:看着这个坑,有什么感觉?来访者:坑变深,变大了,像个坟,有种压抑感感觉自己在坑里,出不去,很着急,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坑把阳光挡住了坑里的四壁上都是草,草长的并不高,四壁都很潮湿自己一直在找出去的路,在看感觉又换了一个景象有农田,有玉米地,有人走出的小道,感觉自己站在山冈上,看玉米地,很茫然玉米长高了,快接穗了,感觉自己在找父母,他们在地里干活,不知在哪里干活咨询师:感觉自己有多大?来访者:7、8岁的样子,穿着夏天的衣服咨询师:能不能喊一下,让父母听到?来访者:要喊的话,他们听不到,只能自己去找感觉他们就在一个地方干活,却看不到。
不过,找着与否无所谓 (来访者非常果断的说父母听不到,咨询师觉察到来访者内心对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强烈感受)咨询师:父母知道自己在找他们吗?来访者:不知道他们干活不是很忙忽然想起小时候,他们不在家,外出做生意,都晚上7、8点了,别人家都关门了,妹妹在家门口哭着找我妈,自己看着妹妹,不知怎么办门口堆了几棵碗口粗的树,自己就在家门口来回走动,感到茫然和麻木,不知如何应对这种场面咨询师:后来父母回来了吗?来访者:不知父母什么时候回来了,好像很晚了,印象不深现在感觉很烦,静不下来以前,也有一个晚上,自己家的羊跑丢了,在邻居家的破房子里找到的,邻居家的房子是个土房,顶已经被卸掉了,只剩下四周的墙,墙已被推到一半咨询师:现在感觉怎么样?来访者:有个一闪的印象,3、4岁时,妈妈快生了,不知道是谁去叫卫生员,自己站在屋子里,妈妈在屋里的床上翻来覆去,来帮忙的邻居很紧张自己也很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觉得脖子很僵硬咨询师:好,你有点累了,咱们现在,稍微休息一下,睁开眼睛来访者:这段时间觉得脖子不舒服,每天拉双杠,做仰卧起坐,有点疲劳咨询师:在想象时,当时你说到小女孩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这个小女孩好像是你夭折的小妹妹。
来访者:我觉得是我自己小男孩不好养,父母就把我打扮成小女孩妹妹夭折时,我好像是5、6岁家里没有笑声,很荒凉小时候,想过死亡的事小时候做梦,经常做这样的梦:屋子里有小洞,我从洞里往外钻,洞很小,有时能钻出去,有时钻不出去,屋里没有窗户,但是不黑小时候,有时候把钥匙忘屋里了,就从门底下钻进去拿到部队后,经常做这样的梦:上学要做火车,总是错过站,很紧张现在做的梦都忘了咨询师要求来访者做一些梦时,尽量写下来,以便分析)咨询师:现在,和父母沟通情况怎么样?来访者:现在,和父母沟通很少,有事也不会找父母解决,都是自己解决有时和朋友来往,关系不会走得太近,觉得别扭咨询师:是什么感觉?不信任?还是其他的感觉?来访者:是不信任的感觉小时候,比现在更内向,都是自己一个人玩在做想象时,来访者说话的语速很快,很平静,就像是在念台词在结束时,咨询师根据来访者所谈到的内容,和来访者谈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来访者内心深处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支持,有被忽视的心理,就布置了想象找父母的作业,以改善来访者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感受,让来访者感到父母的关爱与支持来访者在听到这个作业的内容后,沉思了一会,然后表示很愿意做这个作业第三至第六次咨询(1)咨询时间:4月10、17,24日下午16:00-17: 00.,最后一次咨询是5月8日下午16:00-17:00.(2)目的和内容①帮助来访者了解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由此理解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互动模式。
②帮助来访者改善人际关系③帮助来访者接纳自我在第三次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讨论了来访者和父母的关系、和同学的关系,使来访者认识到由于不被父母关注而产生的自卑,通过来访者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意识到自己也很重要,而改变和他人的交往模式第四次咨询咨询师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和来访者讨论在平时的生活和交往中,由于早年被忽视的关系而使现在的人际交往中自己认为别人不会注意自己的问题来访者在和父母的关系中,父母不能经常提供积极的支持与肯定,以自己的辛苦来约束来访者的活动,阻碍了来访者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影响了来访者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五次咨询,来访者和咨询师分享了两个梦,通过对梦的分析,来访者的关注点开始集中在现实的与同学的关系上第六次咨询时,和来访者讨论了来访者内心深处害怕亲密关系,不能和别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是因为从没有和他人尤其是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体验与经验咨询师和来访者深入的讨论了来访者对家的感受,在来访者内心,没有感受到家的温馨与稳定,相反却是杂乱的尤其是妈妈没有让孩子感到关爱,而是产生一种被妈妈忽视和遗弃的感觉来访者在生活中不习惯于帮助别人和来访者从家庭中看到的父母的行为是相似的来访者对妈妈的感受更多的是坏妈妈的感受,妈妈在来访者内心是一个不够好的形象,要么是不爱,要么是爱得过头。
在来访者的记忆中,负性的伤害性事件比较多,如上初中时,来访者在学校吃不饱,跟父母要钱时,父母不太情愿,就在学校里饿着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对家里的意见就很大,经常找不到衣服和书包,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帮助与关心,使得来访者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安全感,总想逃离当前的环境,就像车站一样,没有终点或者是小时妈妈对来访者的照顾过头,妈妈担心来访者冻着了,出去玩,来访者必须要戴围巾,穿好几层衣服,热了,也不能脱衣服来访者想要东西时,不给买,说得再多也没用,使来访者在生活中看问题时形成一种刻板的思维7.咨询效果评价7.1求助者评价在第三次咨询时,来访者反馈说对死亡的焦虑感减轻了很多,吃饭只要口味好,就随意吃,不再刻意强调食物的营养正常参加训练活动,不再额外增加时间锻炼身体第四次咨询,来访者反馈说现在觉得大脑很清晰,智商恢复了,写东西时很顺手,条理清楚第六次咨询,来访者的反馈是突然记起很多忘记的事情,早晨看书,感觉思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