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住宅分析Douglas House analysis理理查德德.迈耶耶 Richard Meier 建筑师建筑分析目录1、建筑师简介2、道格拉斯住宅简介3、道格拉斯住宅之环境分析4、道格拉斯住宅之功能分区5、道格拉斯住宅之交通流线6、道格拉斯住宅之模型分析7、道格拉斯住宅之动画制作建筑师简介 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1935年,理查德·麦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大学早年曾在纽约的S.O.M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的教职,1963年自行开业大学毕业后,麦耶在马塞尔·布劳耶等建筑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和工作,他还是“建筑界5巨头”之一由于受到勒·柯布西耶的影响,其大部分早期的作品都体现出了勒·柯布西耶的风格1963年,麦耶在纽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其独创能力逐渐展现在家具、玻璃器皿、时钟、瓷器、框架以及烛台等方面 理查德理查德. .迈耶迈耶建筑师简介理查德·迈耶以自己独特的白色风格设计而享誉全球如今,在美国和欧洲,他已经凭借着包括庭院、私人住宅、住宅群、市政厅、博物馆和公司总部等诸多方面的设计而屡获大奖。
其中最为世人瞩目的项目包括洛杉矶的盖蒂中心、亚特兰大的高级博物馆、巴黎的视讯中心、巴塞罗那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神学院和印第安纳州图书馆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院、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密执安州道格斯拉住宅等等 白色建筑白色建筑建筑师简介荣誉在40余年的建筑生涯中,迈耶赢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多个地区和国家的奖项 198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198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1992年,法国“艺术与文学大师”称号1997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白色是一种极好的色彩,能将建筑和当地的环境很好地分隔开像瓷器有完美的界面一样,白色也能使建筑在灰暗的天空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风格特征雪白是我作品中的一个最大的特征,用它可以阐明建筑学理念并强调视觉影像的功能白色也是在光与影、空旷与实体展示中最好的鉴赏,因此从传统意义上说,白色是纯洁、透明和完美的象征 -------迈耶建筑师简介设计作品史密斯住宅 1965~1967 康涅狄格州道格拉斯住宅 1971~1973 密歇根州亚特兰大高级艺术博物馆 1980~1983 佐治亚州盖蒂中心 1984~1997 加利福尼亚州罗马天主教堂 1996~2004 意大利 罗马霍夫曼住宅 1966~1967 纽约萨兹曼住宅 1967~1969 纽约东北住宅群双塔 1969~1974 纽约印第安纳图书馆 1975~1979 印第安纳州棕榈滩住宅 1977~1979 佛罗里达州哈特福德神学院 1978~1981 康涅狄格州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馆 1979~1984 德国西门子总部大厦 1983~1988 德国 慕尼黑Grotta住宅 1984~1989 新泽西州会展大楼 1986~1993 德国 乌尔姆现代艺术博物馆 1987~1995 西班牙 视讯中心 1988~1992 法国 巴黎Camden医疗中心 1990~1999 新加坡美国法院和联邦大厦(纽约) 1993~2000 纽约美国法院和联邦大厦(凤凰城) 1994~2000 凤凰城Neugebauer住宅 1995~1998 佛罗里达 那不勒斯佳能公司总部 1998~2002 日本 东京南加利福尼亚海滩别墅 1999~2001 加利福尼亚耶鲁大学艺术史和艺术图书馆 2001~2006 康涅狄格城市设计-纽约世贸大厦纪念广场方案 2002 纽约道格拉斯住宅简介 位于美国密执安州的道格拉斯住宅是白色派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室外的楼梯和高耸的烟囱,还有横向的顶,透明的玻璃窗,构成了它的所有 室外平台面对着大海,充分享天泽,蓝蓝的海,轻盈的楼梯道格拉斯住宅是位于美国密执安州,在基地的西向,是以风景著名的密西根湖,而于基地东侧的是联结交通的乡村道路以整个基地的地势来看,可说是相当的陡峭的,整个坡度从道路以西,向密西根湖倾斜落下,以至于整座住宅看起来就像掉落于此似的,一座机械化的物体矗立在这片纯自然的环境中央建筑的白和水的蓝、树的绿相映成趣,天空则使整栋住宅更加醒目,自然和建筑形成一片和谐融合的景色,无疑又是大自然的另一项杰作 (1971~1973)环境分析主入口主入口住宅位于山坡上周围树木环绕,对面是密西西比湖,主入口在顶层楼上密西西比湖密西西比湖功能分区公共区公共区私密区私密区三层平面功能分区二层平面公共区公共区私密区私密区功能分区一层平面公共区公共区私密区私密区CAD结构分析CAD平面交通流线顶层平面主入口主入口楼梯楼梯休闲区休闲区交通流线三层平面卧室卧室洗手间洗手间卧室卧室卧室卧室楼梯楼梯交通流线二层平面主卧室主卧室洗手间洗手间楼梯楼梯走廊走廊起居室起居室交通流线一层平面厨房厨房佣人房佣人房餐厅餐厅出口出口室外平台室外平台模型分析整体模型从公路望向住宅时,能够望见的仅仅是住宅顶楼部分和一座窄小斜坡通道,须着坡度道的引导而进入屋内。
此时,硕大的房子彷佛作一艘游艇,而建筑师刻意安排的屋顶平台,也有如船上的甲板,令人有如遨游于密西根湖上的畅快将视线转向屋内,藉由起居室的挑空,而使整个视线也能在楼层之间游走在顶楼的其它部分,则是作为远眺风景的屋顶平台而在三楼部分,则而是作为主要的卧室空间,而透过卧房外的走廊平台,也可俯视那挑高两层的起居室 模型分析整体模型模型分析分层模型三层结构三层结构二层结构二层结构一层结构一层结构动画欣赏请点击按钮米勒花园景观分析丹丹·凯利利大师简介1912年9月,丹.凯利出生于波士顿 1936年进入哈佛设计研究生院学习园林设计 1997年获得了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勋章,是美国首位获得该荣誉的园林设计师最经典作品—米勒花园2004年2月21日,丹.凯利因病去世,终年91岁米勒花园米勒花园简介介谈到丹·凯利的作品,就不能不谈米勒庄园,它是丹·凯利的第一个现代主义设计作品,也是现代景观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米勒庄园中,凯利首次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对话,他把在勒·诺特那里学到的古典主义元素——方格网几何构图、比例关系等与现代主义的开放、无止境、动态、简洁等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1971~1973)公共区公共区米勒花园简介 凯利在花园充分利用植物塑造空间,绿篱是墙,林荫道是自然的廊子,整齐的树林是一座由许多柱子支撑的敞厅。
植物的形态、色彩、枝叶疏密、冠幅大小和季相变化,都是他考虑的要素米勒花园简介 由于凯利选择生活在森林和农田之间(一个距离城市很远的小村庄),所以他可以不断的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亲自去观察和感知周围协调的形式和比例,这一点在米勒花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米勒花园简介•在凯利的米勒花园中,无论是轴线、格网、水池、喷泉还是平台、树池、绿篱、雕塑都传承了古典主义的造园要素,植物体块平静而仔细的排序,轻松含蓄富有韵律的休闲空地,追求“简洁而宁谧”的意境和含蓄的、逐步展开的美感米勒花园分析功能主义•景观环境是建筑空间的延续,是室内空间延伸 出来的更大尺度的室外活动场所Dan Kiley大师把房屋周围由绿篱划分成不同尺度的功能空间(见左图),然后以几何形式将其组织起来, 注重推敲空间的尺度, 不同性质空间之间的区分和联系,遵循了功能主义的原则米勒花园分析景景观和建筑的融合和建筑的融合•现代设计中, 建筑和景观都不是孤立看待的景观设计不是局限在景观本身, 而是将室外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连续与延伸左图为米勒花园平面图,Dan Kiley 大师的设计中, 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过渡关系经常是明确的序列关系: 建筑—规则式的花园—自然式公园—自然环境。
这之中, 建筑环境的控制力不断衰减, 在梯度变化中自然的过渡到自然环境中米勒花园分析不对称布局•不对称布局是现代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设计不再单纯追求对称性而在乎一种和谐的平衡格罗皮乌斯1923年申明包豪斯的新观念时说:“房屋各部分的对称关系, 以及它们都指向一条中轴线的做法, 正在被一种新的平衡所取代一种不对称但却富有节奏感的平衡代替了原来生硬的对等对称米勒花园中, 风车形的建筑, 引伸出一系列不对称的景观布局形式•上图为米勒花园出入口外的不对称的景观形式米勒花园分析自由平面•自由平面的思想在米勒花园中体现得最为明确右图设计可以明显的看出从构成主义中借鉴来的点、线、面的组合从这样的平面穿插中生成出来的是自由流动的空间米勒花园中, 空间自由而平等的交融、微妙的空间层次、丰富的轮廓和元素暗示出平面尽管有着简洁的构成规则, 空间却是多变和多重的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趋于平等, 使人在游历中感受景观的延伸与无限米勒花园分析场地分析将长方形的场地分作三部分——树林、草坪、花园,似乎在响应欧洲古典园林一般将整个地块分为花园和林园两部分的布局建筑坐落于整块场地的东侧陡坡的旁边,场地地势由东向西下降,一直延伸到布满密林的河岸,河岸与陡坡之间原有的草地和一些树丛,使场地的南北方向变得连贯,几何形体突出。
米勒花园分析轴线与几何在花园中对应建筑轴线延伸出四条园林轴线这种轴线的做法似乎与古典造园的轴线有相似之处,但在轴线布局上却打破了传统,轴线并非指向建筑或是说具有某种仪式性,相反轴线平行于建筑展开,是平稳的,均衡的轴线互相正交轴线的运用使建筑产生了对整个场地的控制感,加强了建筑与外界的融合但是,同时由于轴线无主次,无指向性的展开,即没有任何一条轴线指向建筑,所以给人一种离心,延伸的感觉轴线之间互相正交,雕塑和水池完成了轴线与轴线之间的转换与延伸,随之整个空间流动起来米勒花园分析几何构造元素绿篱是墙,树干是柱子,树冠是屋顶将植物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来运用,将平面图中的绿篱突出出来,可以发现,整个米勒花园的平面就像一张建筑平面图丹凯利使用人们认为的“ 古典”造景元素———如规则水池、平台、果阵林和绿篱等这些丰富的景观元素形成每一个网格结构单元: 规则水池、平台、果树林和绿篱、草坪等, 加上阴影、石头、水等自然元素的时空变化, 元素间的形体在平面、竖向上的相交, 重叠, 连锁和建构更大的变幻不定的形态米勒花园分析结束语米勒花园代表了现代空间理念和古典形式的综合从几何体的结构概念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景观设计中去,在米勒花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凯利说:“我的设计往往以古典几何学来组织各个空间,它们在一个连续的体系中彼此关联凯利采用了早年他曾反叛的学院派的设计手法——轴线、对称、网格、重复——并把它们纳入空间、运动、围合和透明为特点的现代体系结构中如果把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进行归纳,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空间由闭合走向透明、流动;围合界面日益清晰,分离自由度逐渐加大;单位空间日益单纯化,而空间结构逐渐复杂微妙的过程几何形体的运用使得米勒花园规整而不缺乏韵律,平静中蕴含活力狮子林园林分析狮子林简介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在其附近的是苏州另一著名私家园林拙政园其中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环境分析功能分析居住区居住区祠堂祠堂游玩区游玩区入口区入口区狮子林的特点 狮子林的营造特点是以山石、水、廊、植物家具在园林中的营造来体现的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山石• 狮子林以山石造型天然神趣,洞壑盘旋巧夺天工而著称于世。
堆山叠石向来是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手法园,不分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石狮子林中的山石不但神形兼备,而且具有传情的作用,可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它将传统的掇山叠石手法运用的得心应手园中虽峰岩嶙峋,沟壑纵横,但却蹊径脉络分明,不仅深得山林野趣,且无有凌乱、局促之感如指柏轩前庭园,面积稍大,且较开敞,造园家即以山石为核心,层岩叠翠,洞壑盘洄水和山石一样,水也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到:“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用水来点缀建筑与自然环境,便可使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狮子林整体布局上呈长方形,中部为池,水面波动,使幽静的园林有了生气人们在游历时,也充分体会到了静中有动,动中取静的感觉 廊 狮子林中还有一处亮点不能不提及,那就是“廊”中国的古典园林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和古诗文,特别是词的结构相似,为了引人人胜,为了求得意境的深远,古典园林在布局上无不追求蜿蜒曲折那么如何实现曲折性呢?那就要借助“廊”的连接作用了在整个狮子林园中长廊的分布亦如池水蜿蜒曲折贯穿始终,使游人或行或止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致,在不同的空间中感受到整个园林的意趣之所在。
植被 “狮子林”园中的植被和家具造型及用料也处处显示出了精美 值得一提的是狮子林中的家具造型及用料亦十分考究,设计上既融合了那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又充分体现了苏州园林营造精巧、细致的特点;在选料上以红木为其主要材料,不仅显示了园中陈设的豪华气派,而且也可防止气候潮湿及虫蛀对家具的损坏 小方厅东西两侧墙上有呈矩形的砖细月洞,东窗外是素心腊梅,西窗外是称为城市山林的假山和林木以窗洞、门洞为画框,观赏外面景色,称为框景两幅“框景”,如两幅山水画,尽现造园主人的匠心,意境深远 小方厅 狮子林是禅宗寺庙园林,惟则法师为禅宗高僧园因寺而闻名在佛学中佛为人中狮子,狮子座为佛之坐处,泛指高僧坐席,林即禅寺因此,狮子林本身即是一个宗教用语九狮峰 由太湖石堆砌而成,为狮子林众多湖石峰的代表之一,气势雄伟,涡洞纵横,玲珑奇特,妙趣横生因有拟态的九头狮子造型而得名峰石粉墙衬托,勾勒出峰石清晰的轮廓,左侧有次峰相配,翠竹摇曳,更显出峰石的奇曲高峻,变幻莫测 卧云室 凸字形,两层,上、下各6只戗角飞翘,造型奇特,苏州园林中独此一“室”。
楼阁周围空间极狭,似在石壁重重的山坳中,“卧云”出自元好问诗句“何时卧云身,因节遂疏懒” 暗香疏影楼 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得名楼依湖而建,一层为通道上楼南面可欣赏到园景大部,与问梅阁、五叠瀑布、听涛亭及400年的古银杏树组成园西部景区,古朴而幽静 石舫 旱船,人称“不系舟”系二十世纪20年代最后一任园主所建,中、后舱均为两层石舫四周安有86扇镶嵌彩色玻璃的和合窗 修竹阁 跨涧而筑,方砖铺地,南北两侧有挂落、坐槛,设吴王靠,阁内北望,可见小溪蜿蜒于山间,曲折幽深,南望则见曲折错落的石岸围住湖水一泓,似山中小湖,颇含野趣 谢谢观赏制作者:李子雷指导老师:刘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