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上册5[1]古诗两首_题西林壁课件

lizhe****000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29.50KB
约31页
文档ID:48507895
四年级上册5[1]古诗两首_题西林壁课件_第1页
1/31

二.观察与发现5.古诗两首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作者苏轼¡理解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想象诗中的美景,体会 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古诗的方法?2释诗句,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1知诗人,解题意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1知诗人,解题意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知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苏轼北宋 杰出的 诗人、艺术家谁能说出苏轼是什 么朝代的什么人?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 墙壁上 2释诗句,明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 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 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 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 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 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3想意境,悟诗情横侧诗人在庐山漫游,觉 得峰回路转,目不暇 接横着看,山峦起 伏,连绵不断;从侧 面看,奇峰陡峭;远近近高低欣赏了刚才几组 庐山的图片,同学 们认为庐山怎样?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 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 ;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 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 峦叠嶂;所见的形状、 姿态各不相同。

诗中哪句话揭示 了深刻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能用自己的 话说说对它的理解 吗?同桌互相讨论, 交流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 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 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 局部因为诗人的观察地点和 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 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们联 系学过的课文《画杨桃》,理 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 不相同的道理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 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 山的全貌了主要内容:作者抓住庐山姿 态谈游山感受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庐 山雄奇壮观、千姿 百态景象的赞美 人生哲理:要想对 某个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 的立场上 俗语:“当局者迷,旁 观者清 学习古诗的方法?2释诗句,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1知诗人,解题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