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翻译质量我国古代哲学和Bible中主要名词的传统翻译错误 殷新茹 殷梅英 张人骧【摘要】本文讨论我国古代哲学中上帝和Bible中God的含义和传统翻译错误,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和天人关系关键词】翻译 中国古代哲学 上帝 爱 天人关系 God人们普遍错误认为中文上帝一词是源于西方有神论的宗教能否将God翻译为上帝?现仅从翻译角度不涉及宗教教义和其它方面抛砖引玉作为翻译专业的纯学术探讨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上帝是不是外来语?是不是只是有神论者的信仰?为此,外语专业教学和外语翻译工作者必须知己、知彼,重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可妄自菲簿,数典忘祖,亦不可叶公好龙或仰人鼻息,以己所欲施于人必将贻害无穷对待翻译必须实事求是,绝对不可以己见或感觉代替原文译文与译者的观点是两回事,要分开;必要时可加译注一、上帝与God在我国殷、商、周统治者称王并都敬拜上帝(天、帝、天地、天帝、老天爷…等等)在我国古代甲骨上刻有帝,天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敬天之命”(《管子大匡》),“道生之”(《老子道德经》),“上帝是祗”(《礼记闲居》)、“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子墨置立天志。
《墨子天志》)中国古代哲学的儒、道、法和墨家等的共同点和根基是:虔诚的崇拜“天”,遵循“道”,突出“爱”和“德”,并在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共同弘扬传统的古训上帝译为英文是加引号的“Tien”或God 加译注(因为God有多种含义和用法,中文上帝只与Bible中的God相同),应特别注意天只有一面,不可区分为自然天与哲学天延续至今将古代哲学中的天译为Heaven, Day, Sky, Nature,Season,…等都会误解原意Bible中God曾翻译为上帝、父、天父、神、主、圣、天主等等,并均无译注但是,不能翻译为神百姓将对人有益者视为天派下界的如:门神、财神等等,人们是通过有形者敬拜上帝;也有将死人敬奉为神,神还有贬义的在我国古代神也非单一含义如神所用,举事如神”(《管子权修》),此处神为上帝;“务民以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论语雍也》)此处神为贬义的Bible中God 并非多种含义主遍地皆是,有车主、户主、……;猴子也称为“大圣”所以将God译为神、主、圣都不对Bible中God是至高无上,唯一无形的万物创造和主宰者与中文上帝(“天”)含义相同 故可翻译中文为上帝或“天”二、爱“天乃道”(《老子道德经》),“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阳货》),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是在敬天重道,顺天意的基础上弘扬高尚、纯真、无私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有的真爱。
“从爱民做起”(《管子小匡》),“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墨子非乐》),“天下相爱则治,相恶则乱”(《墨子劢志天下》),“刑罚和法律非所以惡民,爱之本也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韓非子心度》),“治国之道,爱民而己《刘向说苑》),“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省心录》),“爱国如家”(《筍悦汉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天地》),“仁者爱人”(《荀子议兵》),“仁爱”(《刘安淮南子》),“仁者爱之体,爱者仁之用《朱熹朱子语类》)中文爱字有多种含义,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是遵循“道”,以爱加引号表示,译成英文是“Love”在英文中love也有多种含义和应用场合关于我国古代哲学中“道”的翻译见三、天人关系民族文化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天人关系是精髓《易经》(《周易》)是天人关系的经典,敬(顺、参)至高无上的帝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人顺天意万事兴,天人合一概念不清对于顺天意的事要多为,对于反天的事要无为科学中人参天的探索见四、结束语学习传统文化应以原著为准翻译必须忠实于原著,错译必然引起误解对经典著作的传统翻译错误应当尽快纠正,消除恶劣影响外语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1]张人骧.对提高翻译质量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4,23:289-291.[2]融入传统文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校园英语(中).2015,11: 29.[3]张钖钧.经络是独特系统,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A].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100.[4]张人骥,潘其丽,张人骧等..经络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5]张人骏.健康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Zhang Kui,Zhang Liang,Qu Wenji,Zhang Renxiang.Two-way feedback of human body[A].SPIE Proc.1992,1644:326-328.(Los Angeles)[7]Zhang Liang,Zhang Kui and Zhang Renxiang.The two-way feedback and passing-way of human body[J].Engineering Science,2008,6(2):37-41.[8]殷梅英,殷新茹,坚忍不拔,博学重行[J].校园英语.2015.11 (中),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