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名言18200字 著名教育家名言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布鲁纳:“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华罗庚先生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 苏霍姆林斯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销——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陶行知“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巴特尔教育植根于爱——鲁迅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一 关于教育地位、教育宗旨1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2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3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 学记》4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5 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6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7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二关于教师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道德8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毛泽东9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反,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乌申斯基10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列宁 1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韩愈12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13 师者,人之模范 ——杨雄1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15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第斯多惠16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卢梭17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1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19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学记》20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21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22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23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24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25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叶圣陶2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27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28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杜威29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卢梭3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31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 32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 学记》33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学记》3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礼记 学记》35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 ;学记》36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37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夸美纽斯38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三关于学习3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学记》4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韩愈4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42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列宁 43 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列宁44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45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4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4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48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49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50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四关于德育51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52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53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54 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赫尔巴特 55 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 ——洛克56 不贰过 ——孔子57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孔子58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礼记•学记》59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纽斯60 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马卡连柯61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62 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苏霍姆林斯基63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欧文64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65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66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67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五关于全面发展68 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 ——洛克69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蔡元培70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马克思71 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马克思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孔丘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孟柯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韩愈的教育思想教师论: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朱熹的教育思想德育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教学论思想1、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2、教学原则方法:自动和适时的启发;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教人有序不可取等;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1、静处体悟 2、事上磨炼 3、省察克治“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 2、实利主义教育 3、公民道德教育 4、世界观教育 5、美感教育 “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思想: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活教育”的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要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服务的精神2、“活教育”的课程“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的“活教育”课程大致有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卫生等学科);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学科);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植、矿、理化、算术等学科);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学科;儿童文学活动 (包括读、作、写、说等学科)。
3、“活教育”的方法“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 “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课程论:“美德即知识”2、苏格拉底方法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约公元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