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填空题填空题 1、交流市电电源供电标准:标准电压为 220V 时,受电端上电压变动范围是(187-242) V;标准电压为 380V 时,受电端上电压变动范围是(323-418)V 2、交流柴油发电机供电标准:标准电压为 220V 时,受电端上电压变动范围是(209- 231)V;标准电压为 380V 时,受电端上电压变动范围是(361-399)V 3、蓄电池的充电量一般不小于放出电量的(1.2)倍当充电电流保持在(1MA/AH)左 右不再下降时,视为充电终止 4、每年应以实际负荷对电池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 5、程控交换机房应在(18-28)摄氏度范围内,湿度应在(20-80)%范围内 6、停电检修时,应先停(低压) 、后停(高压) ;先断(负荷)开关,后断(隔离)开关 送电顺序则(相反) 7、直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2)倍,各专业机房熔断器的额定 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1.5)倍 8、每年应检查一次接地引线和接地电阻,其电阻值交换局不大于(1)欧,基站不大于 (5)欧 9、为节约能源,冬季机房专用空调温度的设定应尽可能靠近温度的(下限) ,夏季应尽可 能靠近温度的(上限) 。
10、作为备用发电的小型汽油机,在其运转供电时,要有(专人)在场,在燃油不足时, (停机)后方可添加燃油 11、其他通信设备,包括电源及空调等配套设备出现的故障均定义为一般设备故障 1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信网维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用先进的、集中的、自动化的维 护管理方式逐步取代分散的,以人工看管为主的维护方式,建立以(网管)为核心,以 (运行维护)为保证,实行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实现动力机房的(无人)或 (少人)值守的维护方式,减少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网的通信质量 13、各专业机房应合理地使用电能,不得临时布放电力线,需要增加负荷时必须经(电源 主管部门)审核,并通知(电力机房) 14、电力机房至各专业机房配电设备第一受电端子间的电力线(含第一受电端子)由动力 维护中心维护,该端子以后部分由相应专业负责维护对于分散供电系统,应按电源系统 的组成方式划分维护责任,原则上电源专业负责到电源供电端子(含供电端子) 15、电力维护人员有权检查用电部门的第一级熔断器(开关)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6、若运行中的设备发生故障,且已查明故障部位时,可用备用件代替在未查明设备故 障原因时,不得插入备件试验。
16、电源设备主要包括:交流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直流配电设备、交流稳压器、整流器、 UPS、DC-DC 变换器、逆变器、蓄电池、发电机组等 17、空调设备包括集中式(中央)空调设备、专用空调和其它空调设备等 18、直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2)倍各专业机房熔断器的额定 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1.5)倍交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照明回路按实际负 荷配置,其它回路不大于最大负荷电流(2)倍 19、柴油发电机组应保持清洁,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 机组上的部件应完 好无损,接线牢靠,仪表齐全、指示准确,无螺丝松动 20、直流配电柜采用的各熔断丝保险具有(过流)和(短路)双重保护功能 21、导体色标的颜色:交流三相电路 A 相为(黄色)B 相为(红色 )C 相为(绿色) N 线 为(蓝色 ) 保护地线为(黄绿相间 ) 22、电力室为防止三相交流电对直流输出的电磁影响,交流电缆线和直流配电线应(分层)走线,一般采用地沟布放(交流电源线) ,走线架布放(直流电源线) 23、通信机房精密空调制冷部分主要由(压缩机 ,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四大部分组 成。
24、通信电源系统一般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和接地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25、市电停电后应在 15 分钟 内柴油发电机正常启动并供电 26、交流供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零线禁止安装(熔断器) ,在零线上除电力变压器近端接 地外,用电设备和机房近端不许(接地) 27、市电停电后应在(15 分钟)内柴油发电机正常启动并供电 28、每年应检查一次接地引线和接地电阻,其电阻值交换局不大于(1)欧,基站不大于 (5)欧 29、UPS 电源系统主要是由(整流器) 、 (逆变器) 、 (交流静态开关) 、 (旁路交流电源)和 (蓄电池)组成 30、当输出电流超过(120%)标称电流值时,整流器应能自动关机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 以上功能称为(过流保护) 31、当输出电压超过直流电压设定值的(上限)时,能自动关机保护并发出告警信号,以 上功能称为(过压保护) 32、温度在 25 摄氏度时,浮充充压一般在(2.23-2.28)V/只;均衡充电电压在(2.30- 2.35)V/只 33、机房专用空调压缩机高压告警的原因是 (室外机太脏 、室外风机损坏不转、室外机 无电源、 高压开关未复位 、 高压保护开关坏) 。
34、电源应急故障处理的核心是保障(直流)供电不间断 35、智能通信电源具有的三遥功能是指(遥信) 、 (遥测) 、 (遥控) ;其中遥控功能是指控制 模块(限流) 、控制系统(均浮充)转换、控制模块(开关机) 36、PS48600-2/50”代表这样的电源系统:输出电压(48)VDC,系统最大输出电流 (600)A,一个整流模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50)A,所以这套系统最多可配置(12)个 这样的整流模块 37、C 级防雷器中压敏电阻的特性是当电压升高时,阻抗会(减小) 38、两种常用的防雷元件是 (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 防雷空开的作用是(防止防 雷失效后起明火) 39、监控单元中,若电池电流显示为负值,表示电池(放电) 40、在开关电源中“PWM”代表(脉冲宽度调制) 41、电源应急故障处理的核心是保障(直流)供电不间断 42、分流器是用于检测(直流电流) ,如果分流器上刻“75mV200A” ,则监控单元中 设置“分流器系数”为(200) 。
43、UPS 是一种(不间断)为用户提供交流电的电源设备,UPS 是英文(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的缩写 44、UPS 按供电体制分为单进单出、 (三进单出和三进三出)三种 45、后备式和(互动式)UPS 有切换时间,切换时间为( 毫)秒级 46、式 UPS 有 4 种工作方式:(市电逆变、电池逆变、旁路、维修旁路) 47、UPS 电池的选用应考虑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严禁安装在完全(封闭)的环境 中 48、维护人员必须遵照说明书和有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测试仪表,确保(人身)和(设 备)安全49、专用工具应指定专人维护和保管特殊工具应专柜存放,并要按规定进行(绝缘)和 (电气标准)的检验,确保工具质量良好 50、各级维护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备品备件库) ,按系统设备的配置规模、根据 各类电路板的(数量)和(故障发生的频次)以及对系统影响大小来合理确定(备品、备 件)的数量,以供维护使用 51、各省移动公司根据省内移动通信网的工作情况,每年安排一至二次组巡活动组巡活 动重点检查各地市的(维护基本制度)的落实情况、 (运行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讨论网 络运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进行维护管理经验交流和技术交流。
52、 (网络维护部门)负责审核涉及影响在用设备的割接方案,参加设备的初验测试 53、 (经验收合格割接入网)的设备和代维护的设备都属于维护和管理的范围,应执行中国 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中的有关维护和管理的规定 54、 、新建、扩容的设备和电路, 均应按有关规定经(试运行)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正 式投入运行 55、移动交换机房、无线基站内的防雷、抗干扰、安全用电保护及防静电破坏等地线 系统,应采用(统一设计)的接地装置 56、当发生重大故障时,各级网络维护部门应立即(逐级上报) ,直至集团公司,不得延误 重大故障自障碍确认至上报到集团公司不得超过(30)分钟,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57、 、设备故障记录内容应包括(故障现象) 、故障类型、故障起始时间、故障修复时间、 (故障历时) 、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处理情况及责任分析、故障处理人等 58、维护人员要切实遵守(安全制度), 认真执行用电、防火的规定 , 确保人身和设备的 安全每个维护人员都应学会(触电急救), 掌握灭火常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机房内必 须有相应的(灭火器材和防护用具) 59、 、维护人员应熟悉(安全操作方法), 并认真执行。
凡进行危险性较大、操作复杂的 工作时, 必须事先拟定(技术安全措施) 操作前检查操作命令、操作程序、涉及的设备、 工具和防护用具, 当确实安全可靠时, 方可进行工作 60、机房内非特殊需要, 严禁使用(明火) 若确实必要, 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并采取相应 严密措施后, 方可动用明火 61、 、 (非电气人员)不准安装电气设备和线路,不准(带电)工作测量电气设备的电源 是否正常应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禁止用手触及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和使用(短路) 的方法进行试验 62、 、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抄录、复制(设备图纸) 、电路组织资料、内部文件、系统软件、 (技术档案) 、用户资料也不安得擅自将其携带出机房、办公室 63、 、在私人通信、 广告宣传及与其他运营商的交往中, 都不得泄漏(通信机密) 64、 、认真执行安全保卫制度, (外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机房外来人员因公进入机房, 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并进行(登记)后方可进入,且须由相关人员陪同进入机房必须遵 守机房管理规定和机房安全规定非经同意, 外来人员不得碰摸(设备)及终端, 也不得翻 阅(图纸资料) 65、根据各地的季节情况,必须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对所有的防雷设施进行一次全面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6、移动交换机房的工作地、保护地、建筑防雷接地宜(分开)设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Ω) 当采用综合接地或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5Ω) 67、交接班中由于漏交、错交而产生的差错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差错事故由 (接班者)负责 交班者正在处理重大问题,或未做完应做的例行工作以及机房混乱,工 具不清等(不交接班) 68、熔断器压降测试:使用万用表测量熔断器两端的电压降,并计算压差,1000A 以下 每百安培≤(5mV) 、1000A 以上 每百安培≤(3mV) ; 69、全线路压降测试: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开关电源输出端与通信设备受电端的(电压 差) 供电回路全程最大允许压降小于(3)V; 70、交流市电电源供电标准应符合下表要求标称电压受电端子上电压变动 范围频率标称值 频率变动范围功率因数(V)(V)(HZ)(HZ)100kVA 以下100kVA 以上220187~2425020.850.90380323~4185020.850.90三相供电电压不平衡度不大于 4 % 71、通信局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表要求通信局(站)名称接地电阻值()综合楼、国际局、汇接局、万门以上移动交换局 小于 1 2000 门以上 1 万门以下的移动交换局小于 3 2000 门以下移动交换局、光缆端站、小于 5 72、直流电源电压变动范围,脉动电压和全程最大允许压降应符合下表要求: 标准电压通信设备受电端子 杂音电压(mv)供电回路全程(V)上电压变动范围 (V)衡重杂音峰一峰值宽频杂音 (有效值)最大允许压降 (V)-48-40~-572400mv 0~300Hz<100mv 3.4~150kHz <30mv 150kHz~30MHZ3 +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