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风景名胜区简介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于 1982 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 年批准建立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2004 年“红军血战剑门关战斗遗址”被列为全国一百个重点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剑门关景点云集、景观独特,揽剑门关要塞之雄险,翠云廊驿道古柏之壮丽,古蜀三国人文历史之丰厚,群山广袤森林之毓秀,川北民俗风情之淳朴,集剑门蜀道雄、险、奇、幽、秀的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使之成为古蜀道历史文化的经典集萃,三国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文化休闲性国际旅游基地一、地理位置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县域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05°09′—105°49′和北纬 31°31′—32°17′之间东邻苍溪县、广元市元坝区,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市、南部县,北接青川县、广元市中区全县幅员面积 3226.75 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剑阁县均是出川“蜀道” 的交通要冲,素有 “蜀门锁钥”之誉剑门关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面,地理坐标为:北纬 32°08′10"~32°16′35″ ,东经 105°26′40″~105°37′54″,景区面积 142km2二、区位(一)交通区位剑阁县现已形成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境内北有宝成铁路、成绵广高速公路,国道 108 线、剑苍路、剑青路和剑南路纵横交织,贯穿全境。
随着西汉高速公路、广巴高速、兰渝铁路、广元至九寨沟直升机环线和嘉陵江渠化工程的完成,改善旅游可进入性,使全境交通网络更加健全、便捷,更具备旅游发展的交通区位优势二)旅游区位剑门关景区西有成都、南有重庆、北有西安、西北有兰州等大型城市,由此构成了广泛的客源市场基础加之北临广元皇泽寺,东南接朱德故里,西连九寨沟、黄龙国际旅游区,南通陈毅、邓小平纪念馆,东接阆中历史文化名城向北延伸与陕西协作,还可打造蜀道旅游专线它既有区位的广泛凝聚优势,又有强劲的区位扩散张力景区内的景点分布又相对集中、合理,剑门关隘与剑阁县城仅 9km,剑门关镇至翠云廊仅 5km,能很好的组合成旅游环线三、自然环境(一)地质地貌剑门关景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为龙门山脉剑门山干支,属中生界白垩系下的苍溪组(城墙岩群剑门关组)地层,剑门关砾岩由巨厚块关紫灰色砾岩、紫灰色泥岩石层,形成北陡南缓的单斜山,北坡坡度几近 90 度,高达一二百米,砾岩出露处多成一悬崖峭壁,山高峰险,沟深谷狭形成断岩绝壁、岩上凸下凹、石角北向,千仞壁立、峰峦叠嶂,绵延长达数百公里,宛如天然屏障著名的有大、小剑门关、七十二峰、五指山等相对高差 300—600 米。
二)水文条件景区内河流为大剑溪完整流域,属清江河支流,大剑溪发源于黑山观,流溪谷浅,至剑门关陡然深切,降落 50 米,形成显著的剑门关峡谷小剑溪发源于北薄家沟,经大吊岩、凉水沟,形成剑雄湖、龙王潭和凉水沟水库,在大石咀与大剑溪汇合,流域面积 120km2三)气候条件景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4.0℃,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4.2℃,最热月平均气温 24.5℃;年平均降水量为 1075.1ml,5—10 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 87.4%降雪集中在 1—2 月,海拔 800米以上地区积雪较多;日照分布不均,秋冬两季云雾天气较多,日光难以到达地面,平均 125 天,占全年的 34%;相对湿度 74%四)植被状况景区属四川省松栎林亚区,境内森林以常绿针叶树柏、松和落叶阔叶树桤、栎及少量杨、桐、枫、榆等杂树组成森林覆盖率 50%以上境内成林植被主要为柏木林、马尾松林、栎林、桤木林、杂树林、竹林及茶林等珍稀植物包括古柏(树龄一般在 400~2000 年)、剑阁柏木、银杏、白皮松、天师栗、香樟、飞蛾树、红豆木及剑门兰花等五)动物状况景区内有野生动物 224 种,哺乳类动物有 47 种、鸟类84 种、爬行动物 12 种、两栖动物 6 种、鱼类 75 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25 种,包括金钱豹、锦鸡、猕猴、小熊猫、龟、剑门画眉等。
四、行政辖属景区范围内辖剑门关镇、汉阳镇和下寺镇地域,包括志公、梁山、剑雄、大房、云丰、顺风、锁溪、双旗、剑城、桂花、高峰、剑山、风垭、青树等十五个行政村五、旅游开发状况风景区内现状旅游开发集中于剑门关——石笋峰——梁山寺一线,建设有索道、步游道和林区公路,住宿、餐饮集中在剑门关镇和钟会故垒游人中心内六、社会经济环境(一)良好的宏观背景按照《蜀道总规》的要求:“风 景区要成为国家和地方 风貌代表之一,成为人居环境的典范之一,成为社会科学文化教育课堂之一;产业结构合理、风景旅游事业高度发展,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之一,区内居民生活水平高于周边平均水平;文化教育事业高速发展,居民文化素质高于周边平均水平 ”“建立起全市风景名 胜体系;建立起完整的保护、管理和经营体系;市域环境质量得到根本优化;旅游业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龙头,并使第三产业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二)优越的区域经济基础1. 人口劳动力资源2008 年,剑阁县 23 镇 34 乡人口 67.5 万人,剑门关镇、汉阳镇、下寺镇三镇约 30 个村,人口约 51000 余人2.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剑阁县 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 37.44 亿元,同比增长 5.3%;固定资产投资 22.82 亿元,同比增长 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21 亿元,同比增长 1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4116 万元,同比增长 4.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9.75亿元,同比增长 23.6%。
3. 人民生活水平2008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9351 元,同比增加 12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079 元,同比增加 416 元各项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广播电视都得到长足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七、文化背景(一)蜀道文化剑门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早在先秦就已成为蜀地与中原相通的唯一通道透过几千年的演变,构成了厚重的蜀道文化据史载就有先秦金牛道、皇柏道、蜀汉剑阁道、孔明栈阁道,唐、宋、元、明、清古驿道等这条古道上不仅有上百次历代战争的遗迹,而且有千年来文人墨客、政要军旅留下的不朽诗篇和宝贵文化遗产这些历越千年的资源、自然雕琢了一条立体的剑门蜀道史诗长廊,系统地展示了剑门古蜀道发展的历史脉络二)三国文化剑门关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尤以三国文化为最,剑门关隘的修建和剑阁县的设立都与三国有关除正史《三国志》有多处记载外,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数十处详细描写三国文化是剑门关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三国后期发生的史实,剑门关首当其冲有实物,关楼、钟会故垒、张飞井、阿斗柏、张绍像、姜维墓;有人物,诸葛亮、张飞、姜维、钟会、邓艾、张绍等;有史实,尤其是姜维守关,以少胜多,有口皆碑;有三国商品,尤其是三国豆腐宴;有影响,可与成都、南充、阆中、汉中等景点媲美。
在四川三国文化旅游系列中,剑门关应该有条件打造这张王牌,并且应当发展为四川省旅游“十一五” 规 划的三国文化旅游精品 线三)战争文化剑门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早在奴隶社会中期就成为蜀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也因此自古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剑门关的独特地质构造,形成了天然战阵,在这里发生了很多场战争据史料记载的就有秦走金牛道、一战蜀王殁、诸葛出祁山、剑门始设关、姜维守剑门、邓艾出奇兵、梁壑破剑门、王谦死成都、玄宗幸蜀稍定檠、剑阁发布勤王兵、石敬塘两袭剑阁、孟知祥三面埋伏,近代还有红军血战剑门关等四)红色文化剑阁县是红色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剑门关景区的“ 红军血战剑门 关遗址” 被列入国家 100 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80 年代,徐向前元帅亲自书写“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 剑阁人民即将勒石立碑于剑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