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式论文红高粱影视鉴赏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50KB
约3页
文档ID:212646014
正式论文红高粱影视鉴赏_第1页
1/3

《红高粱》影视鉴赏看过《红高粱》的人无法忘记十八里坡那片繁茂幽深随风摇摆的高粱,无法忘记黄土 高坡那段最鲜红的色彩冲击因为它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老文明积淀而成的一个隐秘的故 事,是一部既有一定哲学思想又有比较强的观赏性的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是张艺谋自己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从这部电影开始,张艺谋就走上了导演之路他以一股锐气带来了艺术的创新、文化的颠覆, 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一个高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接下来我们从人物、主题、情节、表现手法等方面来对这部影片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影片的中心人物主要有:我爷爷一余占螯(姜文饰)、我奶奶一九儿(巩俐饰)、罗汉(腾 汝骏饰)九儿的形象是传统中国女性的完全写照余占鳌便是典型的陕北汉子:嗓门高亮, 身材魁梧,孔武有力,血性,真性情,同样的敢爱敢恨,他们是“天作之合”,高粱地成了 他们爱情的见证,这是一群血性方刚的人,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禁锢的封建思想给每个人 都戴上了一幅沉重的“镣铐”,但在封建的力压下他们不妥协在外来势力的入侵下他们不 退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环境不断斗争这些人,豪爽开朗,旷达豁然,生生死死狂放出浑身的热气和活力,随心所欲地 透出做人的自在和欢乐。

整部影片在一种充满传奇的氛围中展开,歌颂了自然的人性和生命 的那种喷涌不尽的蓬勃生机以“我”的冋忆为叙事角度,讲述了 “我爷爷”、“我奶奶”的传奇电影虽有抗日 情节,却并未描写完美崇高的革命人物形象,而是高粱地所滋养的鲜活生命,并通过塑造豪 迈奔放的人物形象,叙述痛快淋漓的故事情节,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内心感情压抑的释放 以及对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弘扬、讴歌和礼赞,爱就真爱, 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的张力,赞美生命的那种 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对原始生命意志、生命欲望即生命本质力量 不可抗拒的赞颂与褒扬,对生命激情的呼唤,更接近人性本质的律动,激发对祖先们充满血性 的、旺盛、强劲的生命力和反叛的民族和神强烈的崇拜之情表现手法主要以象征手法为主①高粱酒用高粱酿出的高粱酒所张扬的是一种酒神精 神②高粱象征了野性的、原始的自然人性它们在风中狂舞,并且自生自长自灭,是自然 生命的符号令人震撼的影像造型能力那个远古时代被人膜拜倒了的图腾重新树立起来,民族中最 古老的最有象征意义的东西,被他看似随意地穿插其中锁呐、花轿、土坯房、剪纸、年画、 门神、酒篓子,肥棉裤、髙粱地,石头小桥,肚兜,粗瓷碗以及黄土地尽处的血一样的红太 阳、黄土高原上望不到头的蛇一样的羊肠小路……它们被最大程度地赋予了生命、生殖、情 绪、梦想等等的一切,对生命的美好以及繁衍生息的追求,凝重而张扬。

色彩的运用张艺谋说过:在所有颜色中,我最喜欢如火如荼的大红而面对恶势力对 于生命的践踏,生命终于以最原始、最本质的方式进行反抗了,哪怕看起來无济于事影片 对红色的渲染不遗余力,红高粱、红嫁妆、红轿子,被太阳晒红的汉子们的背,还有最后弥 漫在整个银幕的鲜血,既是原始生命力的象征,也使影片获得了一种诗意整个第一部分就 是对生命的礼赞,洋溢着生命的本质的精神和激情而影片的第二部分则是被日本的侵略和 由此带来的暴力所占据在电影的那个结尾,在一场H全食中,画面整个这射成红色,瞬间 变成了黑色这个黑,可以是鲜血氧化后的颜色,可以是人物内心的绝望,可以是民族史诗 的哀歌,可以是地土对苍天的诘问,可以是遮蔽神智的障眼,町以是实在,可以是虚无,可 以是任何的东西尽管它与全片的光影照輝相比十分短暂,日食过后,一切仍IF1恢复为被红 色笼罩的世界但它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的出现,完全转变了红色在这部影片中的内在 涵义,以致在基调上呈现出巨大的转折黑色之前,红是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黑色之后, 红是对万有时空中人类生存的渺小与困顿的观照这样红色就构成了前后两个部分的对比, 繁盛的生命场面和一片空白,这种对比带给观众一种极大的落差。

动静结合镜头中狂舞的高粱透漏给人一种生命的神圣感,然而那片自生自灭绿油油的 高粱地就是新生命的开端而在日本人强迫百姓踩踏高粱的镜头中,又感到生命被摧残的震 撼片中的“颠轿”一场戏,在那崎岖的道路上,滚滚的黄尘,轿夫那近似疯狂般的野性舞 蹈,以及轿中“我奶奶”的表情;酿酒作坊里面的大酒缸,大海碗,通过烟气,来冋走动的 人而营造出来的热气腾腾的气氛;高粱地里的高粱在风中狂舞不止,心跳似的鼓声和呐喊似 的锁呐声拔地而起……这些热烈鲜明的氛围,表现的多么震撼人心啊!音乐的运用祝酒歌的粗犷有力,祭酒誓师的壮烈英勇,导演张艺谋要反叛的是封建礼 教对人性的压抑,要为生命谱写一曲赞歌用了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民族风格的音乐,自 始至终洋溢着热情奔放的西北性情《酒神曲》无论从文辞还是曲调都狂放不羁,在它的慷 慨激昂中,我爷爷、我奶奶、豆馆和伙计们大口喝着死去的罗汉大哥酿的“十八里红”,不 仅是勤劳的结晶更是生命的礼赞女性、孩子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形象在这里也“雄 起” 了,在血海深仇面前,她们也爆发了朴素的野性与激情,同仇敌代的力量是巨大的在 乐器的选择上,运用了碘呐,为弥补锁呐低音部中所缺少的陪衬的东西,乂加入了中国大鼓, 儿十把锁呐齐奏,突出了一种气势,改变了平时过于低落、沧桑的音色,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力和穿透力,更好的烘托了全片主旨。

如迎亲时所演奏的吹打乐曲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 出现在影片开始时颠轿一场,这一段音乐劲拙热烈,充满了生命的激情而又满含了黄土高原 人的火辣酬畅,它使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心中那种隐隐约约的反哺归巢情结,得到了最大程度 的满足由锁呐腰鼓镣,人声等组成,表现了喜悦详和,音乐和画面所展现的黄土地、轿夫 们黝黑强劲的身体、以及轿子的中国大红浑然一-体,音乐的情绪与画血情绪吻合,音乐在这 里起着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与此同时,乂通过轿夫的歌声跟九儿的啜泣声形成声音上的 对立,就像大红花轿跟辽阔的黄土地的视觉上的对比一样鲜明体现了在旧社会妇女受压迫 的年代,父母之命不可违的悲惨命运,九儿被赋予很多中国传统女性的影子:隐忍,坚韧, 洒脫,敢爱敢恨,手心里早己预备好的剪刀也是在说她是在将自己的生命捧在手心,用死亡 来捍卫自己最后一丝的尊严而那些憨厚莽撞的陕北汉子,因为九儿的到来,使得原本萧肃 寂寥的十八里坡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这也是这些淳朴的汉子们内心对于生命,对于喜悦, 对于年轻,最为崇高的敬意与表现第二次,出现在九儿被日本人杀害这一桥段,余占鳌抱 着燃烧地酒坛冲出高粱地,豆儿的奔跑和九儿倒下的刹那,三组镜头的剪辑配合音乐的再次 出现,音乐依旧沿用了颠轿一场的音乐,在这里音乐木身所特有的喜庆全无,而是悲壮的所 在,虽然九儿的倒下是那么的惨烈,但带来的并非哀伤,而是哀而不伤的激荡,九儿倒下的 一刹那,画而仿佛迟疑,同时在音乐的使用和处理上,影片运无声源音乐响起,作者正是运 用高速摄影和音乐的紧密配合,以这种极度唯美的方式成就了英雄的礼赞,音乐在这里也得 以升华。

另外,“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首歌曲第一次出现在余占鳌和九儿在高粱地里野 合后,九儿骑着小骡子离去,此刻高粱地里传出了余占鳌亳不修饰粗犷沙哑的歌声,朴实、 欢快心境,恨不得把所有的爱意,用西北汉子独特的方式唱给自己钟爱的女子同吋这礼赞 的音乐也是对二人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表达,预示着九儿的希望来临第二次,在影片结尾 时,在那一片血染的深红中,高粱地里再次响起了这首歌,是作为背景淡淡的衬着,歌声带 着黄土地的苍凉感,配上高粱的摇曳,让我看到了铁塔一般的汉子那孤独和沉默的切肤之痛 前后2段使用同样的音乐是由悦到悲的演化,是对亡与未亡人的歌颂,是又一次升华空间的运用影片主要是两个空间环境:高梁地和酿酒作坊,酿酒作坊体现出生命的远古 意识,如风雨剥蚀、似古堡般的十八里坡的圆形门洞而那片自生自灭的高粱地,则透着生 命的神圣当画面上充满了高粱地时,它是作为一个巨大的自然生命符号群,舒展、盛大、 坚强、热烈、宽厚彫片中三次对高粱的渲染都呈现岀一种人与自然生命的整一性当我奶 奶泪水满而、仰天躺在我爷爷踩踏出来的圣坛上时,银幕上一连出现了四个亮化的宛舞的高 粱镜头在这里,高粱地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而在H木人强迫百姓踩踏高粱的镜头中,又感 到生命被摧残的震撼。

影片结尾,我爷爷与我爹泥塑般立于血红的阳光里,面对那高速流动 的高梁的镜头,我们内心唤起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自信和对热烈悲壮的生命的礼赞虽然运用第一人称,但讲述的绝非笫一人称视角范围内的事,即画外音画外音在影片 中出现了 12处,开始也是由画外音开始叙述而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周围环境、时间转换 等几个主要情节转折点,几乎都是由画外音交待的如我奶奶与麻风常柜李大头的关系,高 梁地的“鬼气”,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规矩,李大头被杀,秃三炮绑走我奶奶的过程,罗 汉大爷的出走,日本人的岀场等画外音在此影片中还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如抬轿 出发时画外音就告诉观众,轿把式将成为我爷爷,这就增设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使画面 故事的进展更富有张力在传统影片中特别容易出戏的那几段全被画外音虚掉了,将大部分 的画面用在表现颠轿、劫道、野合、敬酒神、日全食上,让意念承附在具体的画面上,依附 于一个个具有强烈生命象征意味的仪式之中,从而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地《红高粱》已经成为一部不可超越的经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