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讲练学案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含解析)

gu****i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7MB
约42页
文档ID:363898995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讲练学案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含解析)_第1页
1/42

微专题: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考点梳理】 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方法:①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②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方程;③几何法: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列方程;④相关点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 【题型归纳】题型一: 直接法1.正三角形OAB的边长为1,动点C满足,且,则点C的轨迹是(       )A.线段 B.直线 C.射线 D.圆2.已知平面向量,,且非零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A.1 B. C. D.23.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罗尼斯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题型二: 定义法4.已知,为圆:上两点,且,点在直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A. B.C. D.5.已知圆O:x2+y2=1,圆M:(x-a)2+(y-2)2=2.若圆M上存在点P,过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使得PA⊥P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0,] B.[-5,1]C.[-,] D.[-2,2]6.由两个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构成的菱形ABCD中(BD为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公共边),若点Q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题型三: 几何法7.已知A,B为圆上的两个动点,P为弦的中点,若,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A. B.C. D.8.已知圆和两点,若圆上存在点,使得,则的最大值为(       )A.5 B.6 C.7 D.89.已知圆,直线,过上的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则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A. B.C. D.题型四: 相关点代入法10.在平面上,已知定点,动点,当在区间上变化时,动线段所成图形的面积为(       )A. B. C. D.11.已知圆C:,点是圆上的动点,与圆相切,且,则点的轨迹方程是(       )A. B.C. D.12.已知矩形ABCD中,,点M,N分别为线段AB,CD的中点,现将沿DM翻转,直到与△首次重合,则此过程中,线段AC的中点的运动轨迹长度为(       )A. B. C. D.【双基达标】13.已知是圆上一个动点,且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P,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14.已知圆,过点P的直线l被圆C所截,且截得最长弦的长度与最短弦的长度比值为5∶4,若O为坐标原点,则最大值为(       ).A.3 B.4 C.5 D.615.阿波罗尼斯(约公元前262-190年)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在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氏圆.若平面内两定点A,B间的距离为2,动点P满足,则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2 C. D.416.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首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著作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k(且)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期圆.已知 ,,圆上有且仅有一个点 P满足,则r的取值可以为( )A.1 B.2 C.3 D.417.若平面上两点,,则过点的直线上满足的点的个数为(       )A.0 B.1 C.2 D.与直线的斜率有关18.已知A、B是圆O:上两个动点,点P的坐标为,若,则线段长度的最大值为(       )A. B. C. D.19.若两定点,,动点M满足,则动点M的轨迹围成区域的面积为(       ).A. B. C. D.20.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得并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他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动点P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常数(,且),那么点P的轨迹为圆,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尼斯圆.若点C到的距离之比为,则点C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B. C. D.21.已知是圆的一条弦,且,是的中点,当弦在圆上运动时,直线上存在两点,使得恒成立,则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       )A. B. C. D.22.在正三角形中,为中点,为三角形内一动点,且满足,则最小值为(       )A. B. C. D.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若动点M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24.已知,,,,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D.25.已知点A的坐标是(-1,0),点M满足|MA|=2,那么M点的轨迹方程是(       )A.x2+y2+2x-3=0 B.x2+y2-2x-3=0 C.x2+y2+2y-3=0 D.x2+y2-2y-3=026.已知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线段是圆的一条动弦,且,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和轴分别交于,两点,,若,则当,变化时,点到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A. B. C. D.28.已知两定点,,若动点满足,则的轨迹为(       ).A.直线 B.线段 C.圆 D.半圆29.若两定点A,B的距离为3,动点M满足,则M点的轨迹围成区域的面积为(       )A. B. C. D.30.已知圆,点,内接于圆,且,当,在圆上运动时,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B.C. D.【高分突破】一、 单选题31.已知点,,,动点P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32.已知,是椭圆的两焦点,是椭圆上任一点,从引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则点的轨迹为(       )A.圆 B.两个圆 C.椭圆 D.两个椭圆33.阿波罗尼斯约公元前年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且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氏圆.若平面内两定点A,B间的距离为2,动点P与A,B距离之比满足:,当P、A、B三点不共线时,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2 C. D.34.如果圆上总存在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均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二、多选题35.抛物线的焦点为,动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且,直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恒过定点 B.C. D.若于点,则点的轨迹是圆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4,0),点B是圆C:上任一点,点P为AB的中点,若点M满足MA2+MO2=58,则线段PM的长度可能为(       )A.2 B.4 C.6 D.837.已知点A是圆C:上的动点,O为坐标原点,,且,,,三点顺时针排列,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点的轨迹方程为B.的最大距离为C.的最大值为D.的最大值为38.已知圆的方程为,则(       )A.若过点的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则该直线方程为B.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C.在圆上存在点,使得到点的距离为D.圆上的任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三、填空题39.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点为直线上的动点,以为直径的圆交圆于、两点,点在上且满足,则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40.2020年11月,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探测器在进入近圆形的环月轨道后,将实施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我们模拟以下情景:如图,假设月心位于坐标原点,探测器在处以的速度匀速直线飞向距月心的圆形轨道上的某一点,在点处分离出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立即以的速度匀速直线飞至,这一过程最少用时_______________s.4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当与所成角最大时,则______42.线段是圆 的一条动弦,且,直线恒过定点,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43.已知点和圆上两个不同的点,,满足,是弦的中点,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的最小值是4;②点的轨迹是一个圆;③若点,点,则存在点,使得;④△面积的最大值是.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44.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四、解答题45.设圆的半径为,圆心是直线与直线的交点.(1)若圆过原点,求圆的方程;(2)已知点,若圆上存在点,使,求的取值范围.46.已知点,曲线C上任意一点P满足.(1)求曲线C的方程;(2)设点,问是否存在过定点Q的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不同两点E,F,无论直线l如何运动,x轴都平分∠EDF,若存在,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7.已知圆过三个点.(1)求圆的方程;(2)过原点的动直线与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48.已知点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比为.(1)记点的轨迹为曲线,求曲线的轨迹方程.(2)过点作两条与曲线相切的直线,切点分别为,,求直线的方程.(3)若与直线垂直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若为钝角,求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49.双曲线,、为其左右焦点,是以为圆心且过原点的圆.(1)求的轨迹方程;(2)动点在上运动,满足,求的轨迹方程.第 8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可以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得,即,来确定动点C的轨迹;或者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特点合理建系,结合向量的坐标运算,设动点C的坐标,利用已知条件计算轨迹方程,来确定C的轨迹.【详解】解:方法一:由题可知:,又所以,即所以点C的轨迹是圆.方法二:由题可知:,如图,以O为原点OB为x轴,过O点与OB垂直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设 ,又所以整理得:所以点C的轨迹是圆.故选:D.2.B【解析】【分析】设,由得,将转化为和圆上点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出最大值.【详解】设,则,,整理得,则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则表示和圆上点之间的距离,又在圆上,故的最大值是.故选:B.3.B【解析】【分析】直接设,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代入运算整理.【详解】∵,即设,则,整理得故选:B.4.A【解析】【分析】先求得线段中点的轨迹,结合向量的模、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求得的最小值.【详解】设线段的中点为,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故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设点的轨迹为圆,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所以.故选:A5.D【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四边形PAOB为正方形,得点轨迹,转化为交点问题【详解】由题意可知四边形PAOB为正方形,,∴点P在以O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上,又P也在圆M上,即两圆有交点∴,∴a2+4≤8,-2≤a≤2.故选:D6.B【解析】【分析】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结合平面向量减法的运算法则、圆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所以.故.所以点Q在以点D为圆心,9为半径的圆上,又,所以的最大值为;的最小值为,故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