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四单元《单元梳理》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77KB
约6页
文档ID:310811481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四单元《单元梳理》_第1页
1/6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四单元《单元梳理》一、单元在本册中的地位和整体框架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法治教育的 落脚点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法治体系有了较为 系统的认知,能够从法律的角度认知日常生活现象和人们的 社会行为本单元更加重视法律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运用 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的运行机制, 从而对依法治国、依法办事产生更深的认同,打上法治思维 的烙印二、各课间的关系围绕“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这一学习主题,以“法 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为逻 辑主线,设计了《我们受特殊保护》《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两课内容《我们受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 知识,对自身的法律属性有所认知,了解国家给予未成年人 特别关怀,制定专门法律来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知法守 法依法维权》将视野从未成年人扩大到一般公民,引导学生 依法维权,守法不违法,了解维权的途径、方法和技巧通 过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规那么意识,敬畏法律,养成遵 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运用法律知识区分是非、维护 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为在初中阶段进一步强化宪法法律至 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打下基础。

三、各课编写意图、教学重难点、考前须知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们是未 成年人”,引导学生先认识自我,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理解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意义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 “专门法律来保护”,具体学习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三部法 律,培养学生预防犯罪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第三个板块的话 题是“特殊关爱助我成长”,引导学生观察与未成年人的生 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现象,体会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 于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进一步认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 关系,明了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法律地位,培养社 会责任感本课的重点: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会来自各方面对 未成年人的关爱,理解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意义,并学 习几部重要的法律文件,树立和强化学生的规那么意识,培养 法治观念本课的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 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几部重要的法律文件;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是对未成 年人的特殊保护在教学前,教师应清晰:一是教师应清晰周岁的法律界 定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为成年人那法律怎么界 定18周岁呢?如某人2002年11月15日出生,要到2020 年11月16日零时才年满18周岁;二是教师要清晰了解《未 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之间的关系。

两 部法律均属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但有差异:首先, 侧重点不同《未成年人保护法》重在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的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那么重在对不良行为、违法 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其次是,保护路径不同 《未成年人保护法》重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全 方位保护体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那么重在构建预防与 矫治犯罪体系三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时刻关注立法、 修正工作的进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做到准确 无误《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2020年12月26日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未 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于2020年 10月17日、2020年12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 并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年龄在法律中的意义要帮助学生清 楚周岁的法律界定,准确了解不同年龄承当法律责任的内容 与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年龄在法律中的严肃意义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当民事责 任也是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因年龄原因,未成年人违反某 一部具体法律,可能不会受到该法律直接惩罚,但并非不需 要承当任何法律责任,比拟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对未成年人进 行特殊教育,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当民事赔偿等,要防止 学生机械认定在某一年龄段之下不必承当任何法律责任。

三是本课具体法律学习目标定位要准确本课法律的学 习旨在让学生知法,第9课才是学习守法用法,在教学过程 中要有所区分和侧重,既要有衔接,也要防止重复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学习运用相应的 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未成年人的特别权 利,尝试在权利的边界内寻求法律的支持第二个板块的话 题是“守法不违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的合法权 利,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拒绝欺凌、暴力、性侵害等 不良行为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依法维权有途径”,目的 是帮助学生掌握依法维权的方法,了解有效的维权途径,学 习维权的技巧三个板块之间有逻辑关系,先培养学生维护 自身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观念,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法律 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难点:1 .灵活、有效地运用法律学习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后, 容易机械利用法律调整生活中的所有事宜,导致无法正确处 理矛盾;法律学习要引导学生会用法律的方法,更会运用法律的 技巧,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真正用好法律,智慧地处 理生活中的问题,而非激化矛盾2.认识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在第8课基础上进一步引 导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要承当法律责任,如受到 父母、学校的管教,或由公安机关治安处分,政府收容教养, 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等。

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一是引导学生认识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时要灵活应对违法犯罪需担责,由于小学生通常未满12周岁,即使 有违法行为也不会成立犯罪,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错误和行 为偏差,教材处理这局部内容时有所回避,未直接明示相应 规定,而是以未成年的角度笼统介绍违法犯罪的后果教师教学时要注意授课的方式和尺度,假设遇学生提问,要给予准 确、明确的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多方面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 危害性二是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行为时要在法律之外多关 注道德层面教学中,不仅要利用法律的规定,也要融入违法犯罪的 危害、道德准那么、社会秩序等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制定法律 规那么的目的和原因,让学生认同规那么而非机械执行规那么,培 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三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生理特点与能力,懂得向 他人寻求帮助,了解求助的方法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自我 保护最重要,树立生命平安第一的意识,切不可鲁莽行事四、单元教学活动建议.精选案例,创编绘本将教材内容与精选的生活法律案例相结合,创编成绘本,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辨析,让枯燥的法律鲜活生 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创新形式,提升效率创设法治课堂情境,呈现案例,采用访谈式展开讨论; 创设法律体验园、实践园,当当小律师、小法官、调解员等, 让枯燥的法律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提升学习效率。

2 .先观点交锋,后法律释疑运用多种形式呈现法律案例,引导学生先各抒己见观点 碰撞,再链接法律条文解决困惑,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 精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