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短期高等教育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四)师资队伍多元化日本通过立法(《学校基本法》和各类学校的设置基准)对各种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一方面对教师的数量有明确规定,即按照学生人数确定教师编制,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一个专业100名学生需要5~7名教师另一方面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学历、研究成果、工作经验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日本短期大学的教师招聘一般采用校内晋升和公开招聘两种方式,只要符合《短期大学设置基准》规定条件的人都可以应聘招聘一般采用推荐和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国立和公立短期大学由教授会通过投票决定录用人选后报校长审批,私立短期大学还需经过理事会的认可才能最后确定为了解决师资问题,短期大学的教师除了专职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兼职教师,由本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兼职教师往往是来自著名国立大学的优秀退休教师,且其所承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丝毫不少于专职教师根据文部科学省2013年的学校基本情况调查,短期大学的专职教师有8631人(公立544人,私立8087人),兼职教师有19488人(公立1091人,私立18397人),兼职教师约是专职教师人数的2.3倍。
专职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为1:15.4,公立学校为1:14.0,私立学校为1:16.2《学校基本法》规定,高等专门学校需要设置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手,需要时可以设置技术员《高等专门学校设置基准》对教师的资格(学位、任职时间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人数规定了教师的数量高等专门学校重点培养技术人才,非常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因此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经文部科学大臣认可也可以担任高等专门学校的教师2013年,高等专门学校专职教师为4336人,兼职教员为2229人,专职教师与在校生比例为1:13.4日本高校教师工资实行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和职称工资相结合的计酬办法,且工龄工资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对稳定教师队伍能起到促进作用五)第三方评价制度严格日本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监控非常严格,通过各种法律和政策指导对学校进行监控学校设立之初有各种准入制度,各类学校的设置要符合设置基准设置基准对学校教育组织的规模标准、学校教育编制标准、学校行政编制标准、学校设施设备标准等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学校建立之后,又要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价对各种学校的质量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形式20世纪90年代,学校的内部评价被制度化。
1991年,日本修订的《大学设置基准》明确了大学(包括短期大学)有进行定期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的义务内部评价的评价主体为学校自身高等专门学校也同样具有进行内部评价的义务,制定相应的评价项目并建立评价体制,以实现自我监督外部评价的评价主体为独立于政府和学校之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Academic Degrees and University Evaluation)于2000年成立,隶属于文部科学省,最初是为了对国立大学进行外部评价而设立的2004年修订后的《私立学校法》则明确了事后审查的重要手段,要求私立大学每7年接受一次由文部科学大臣认证的评价机构的认证评价目前,可以对短期大学实行外部评估的机构有四个:短期大学基准协会、大学基准协会、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短期大学有选择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权利各外部评估机构的评价指标略有差异,基本包含办学目的、机构设置、师资、学生选拔、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成果、学生支援、设施设备、财务和运营管理等必选项目,对于学校特色和地区贡献进行选择性评估高等专门学校外部评价由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进行。
国立、公私立高等专门学校的相关人士和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识之士组成评价委员会评价委员会下设具体实施的评价部会,评价部会由国立、公立、私立高等专门学校,以及学会、协会、经济团体等机构的专家组成《高等专门学校评价基准》包含办学目的、教育组织、教师和教辅人员、招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成果、学生资助、设施和设备、提升和改善教学质量的举措、财务、管理运行11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下文以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估介绍具体评估步骤评估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短期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成立校内评估委员会,按照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制定的《自我评价实施要项》组织内部评价,并提交自评报告书其次,由评价部会根据学校提交的自评报告书及相关数据、资料等展开书面和实地调查书面调查针对自评报告书中学校的发展现状、评价基准及评价基准下设置的二级评价基准进行分析与评价在书面调查过程中,可以向被评估的学校提出质询,随后对被评估学校进行访问和实地调查最后,评价部会根据书面调查和访问调查得出评估结果,提交被评估学校如果无异议,则由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根据评估结果编制评估报告书,并向社会公示六)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的异同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都属于短期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有以下两点1.专门化程度高每所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一般设置1~3个专业,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期间要求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较快地适应工作要求2.地域性强短期大学大多分布在小城市和县城,地域性强,主要招收本地区的学生,以2013年为例,某县(相当于我国的省)学生的入学比例为65.15%,男生为57.4%,女生为66.1%学生毕业后也多在本地区就业,因而短期大学都具有地方特色,能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积极主动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及时提供各种咨询服务高等专门学校基本实现了各都、道、府、县的全覆盖,以国家投资办学为主体的高等专门学校基本是按地区行政区域划分、有计划地进行设置的,这种配置格局既体现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理念,又考虑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这一特征既减少了地区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又为振兴各地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高等专门学校为了实现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都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各校都设有产学研地域联合技术中心和技术研究中心,目的是通过与学校所在地的产业界、一般市民等紧密联系,提高高等专门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也为学校所在区域作出贡献。
具体做法是以学校牵头,以地域联合技术中心为窗口,以各系部各领域的教员为中心,为产业界提供技术咨询,并开展共同研究或接受委托研究,同时为本地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市民开展技术服务等活动不同点有两点,这两点促进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相互补充第一,学校举办者的差异短期大学以私立为主,高等专门学校以国立和公立为主自创立以来,私立短期大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所占比例逐步上升,从最初的80%增加到目前的90%以上国立高等专门学校的比例从最初的63%增加到目前的90%第二,学生性别差异两类学校在学生性别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短期大学以女生为主,高等专门学校以男生为主日本短期大学由于受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所设专业集中在家政、教育、人文等学科,因而女生在短期大学占大多数,1955年占54%,2013年占88.4%因此,短期大学也常常被认为是女性大学有些私立短期大学确实就是女子短期大学,如东北女子短期大学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的高等专门学校,一直以来男生的比例都比较高,1962年男生占99%,之后有所降低,2013年男生比例为83.4%三、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的后续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了满足多数人接受更高教育的需要,日本开通了短期高等教育的后续教育,这样不仅满足了短期高等教育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需求,同时为社会培养了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保证了短期高等教育的生存和活力。
短期大学开通了两个渠道一是短期大学毕业生升入一般大学三年级继续学习,修完必要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即可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短期大学有5064人(男生1615人,女生3449人)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占短期大学毕业生的8.1%(男生25.4%,女生6.2%)二是在短期大学内部开设专攻科,专攻科开设相关学科的高级课程,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短期大学毕业生在专攻科修完必要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经过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认可,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截止到2014年,56所短期大学的83个专攻科已获认定目前,专攻科的学生人数较少,如2013年短期大学专攻科人数只有4546人,仅占短期大学在校生的3%高等专门学校开通了三个渠道一是进入理工科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二是在1975年专门设立了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和丰桥技术科学大学,主要接受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其学制安排为大学三年级到硕士毕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比例急速上升,2013年达到25.1%(男子25.7%,女子21.6%)三是从1992年开始,在高等专门学校内部设置专攻科,专攻科开设各专业领域的高级课程,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专攻科毕业后,经过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认可,学生可获得学士学位截至2012年,已认定高等专门学校专攻科117个四、短期高等教育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二战后,日本并没有专门设置应用技术型大学,高端研究开发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由理工科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的理工院系和相应研究生院承担,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承担短期高等教育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短期高等教育,特别是短期大学的发展在二战后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其机构数量在高等教育中始终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一度超过大学的数量,其在校生数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18岁人口的减少,短期大学数量开始减少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一般多从事专门技术工作,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中坚力量二)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专门学校是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接收初中毕业生并对其实施五年一贯制专门教育,实现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无缝衔接其课程的专门化和重视实际操作的风格,为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富有实用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三)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作贡献短期大学的高度发展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对各都、道、府、县的全面覆盖,既为振兴各地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又为高等教育的地区公平作出了贡献四)促进女性职业化发展短期大学制度的确立使日本女子进入高等教育的比例大幅提高1955年,短期大学女生的比例为54%,到2013年短期大学女生的比例上升到88.4%,而普通大学的女生比例一直在40%左右女性接受短期高等高教育后,大多数从事中小学教师、护理、秘书等专门工作,满足了社会对女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注释:①数据来自《学校基本调查(2013)》②大学的在校生人数包含了研究生院的学生,一般而言,研究生占10%左右数据来自《学校基本调查》各年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