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和杜绝电厂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要避免和杜绝误操作的发生,首先要对现象的设备和系统进行熟悉,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严格的执行操作票制度,操作监护制度和重大操作模拟制度下面主要根据现场发生的4个案例进行讨论案例一、某厂锅炉主值班员在运行监盘过程中,需要停止一台系统中运行中的排污泵, 结果操作时误停一台运行中的一次风机,且未及时发现,导致机组降负荷到50%(启停排污泵属于调整简单操作,故没有操作票)原因:1.在操作过程没有核对设备编号和名称,操作随意2.操作后没有跟踪操作结果,导致误操作没有及时发现3.没有切换到系统中操作设备,而是在主监视画面在执行操作4.主监视画面中设备布置不合理防控措施:1.在DCS操作过程中操作前必须核对设备名称,编号,确认清楚后再操作 2.操作设备后应及时确认操作结果,确认操作结果是否与实际相符 3. DCS操作设备应在其分系统画面中进行,并在操作前再次确认编号名称是否正确 案例二、某厂集控运行主值班员在接到值长减10MW负荷的指令后,在实际负荷330MW情况下,输入目标负荷230MW,负荷率1MW/min,15分钟后发现锅炉煤量大幅度下降,主汽温度,压力大幅度下降,负荷已经降至30MW,后及时调整指令,避免了负荷进一步下降。
原因分析:1. 值长发令不明确,没有直接说明目标负荷 2.主值班员输入错误输入指令后未进行进一步确认3.调整后没有及时跟踪结果反馈4、操作后没有回检,跟踪操作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防控措施:1.值长在发令时必须明确告知指令内容2.接到升降负荷指令后确认目标值后再输入执行3.执行指令后进行跟踪确认操作结果是否与预期符合4、对于主要参数调出曲线实时监视 案例三、某厂电气运行主值班员,接到指令由于检修需要需要到2#机C给水泵进行停电,结果误走到3#机C给水泵处,误拉3C给水泵电源,导致开关爆炸,保护动作,全厂失电,操作人员受轻伤 原因分析:1.走错设备间隔隔 2.操作时没有核对设备编号和名称3.监护人没有按照程序监护,而是自行操作4.操作时没有确认设备电流及是否运行等重要状态5.没有按照唱票,复诵的程序执行操作6. 五防装置坏,没有及时处理正常防控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电气停送电操作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操作前核对设备编号,名称3.操作前核对开关状态,核对设备是否有电流,是否处于停止状态 ,如有疑问及时和监盘人员联系确认4.监护人监护,具体操作由执行人执行5.操作过程中不得跳项,漏项,确认上一次操作正确再执行下一次操作6.严格执行唱票,复诵制度案例四、某厂3#汽机停机后,汽轮机惰走过程中需要破坏真空,为保证真空下降速度,由现场人员手动打开真空破坏门操作人员走错间隔, 误开2#机真空破坏门,导致2#机低真空保护动作,机组跳闸,造成非计划停机一次原因分析:1.走错设备间隔2.操作时没有核对阀门名称,编号3.操作时没有与监盘人员联系确认操作是否正确4.操作后即离开现场,从事别的操作5.2#机监盘人员没有及时发现真空破坏门状态异常防控措施 1.操作现场设备是进行三核对(编号,名称,原状态) 2.操作后及时与监盘人员联系,确认各参数正常无变化 3.操作后在现场观察一会儿,如有异常及时恢复 4.多台机组设备进入现场必须核对机组号是否正确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得出结论,发生误操作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结果,那么要避免误操作,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进行操作前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操作结果,这样的操作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二、明确操作指令,对操作指令不清楚的,一定要问清楚再进行操作三、操作前进行核对设备名称,编号,状态是否正确四、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重大操作必须由专业主管现场监护五、如有疑问,立即停止操作,询问清楚后再进行操作六、操作前与相关人员保持密切联系,跟踪操作结果与预期一致七、对于需要进行二次确认的操作,二次确认前再次确认设备编号,名称和状态及参数的正确性八、操作完成后跟踪操作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再次确认操作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