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桩基钻孔施工技术交底书(三级)工程项目: 编 制 者: (签字)复 核 人: (签字)审 核 人: (签字)日 期: (签字)技 术 交 底 书交底单位: 编号:工程名称受控编号主送单位日 期接收单位接收人交底内容:适用范围:冲击钻桩基钻孔施工一、作业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先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明确冲击钻设备型号与数量需求,明确施工方法(是否有岩溶等特殊情况)2)制定桩基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钻孔方式3)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召集技术人员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验收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4)现场施工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确定相应施工项目的内业资料表格及检验批划分情况2、材料机具准备吊车、冲击钻、空压机、泥浆泵、泥浆管、钢丝绳等3、作业条件准备(1)施工前首先对场地内杂物进行清理,换除场地内软土,平整压实2)施工用临时设施准备就绪3)施工人员提前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调试运转,以保证施工期间的设备完好性4)场地经过夯实或碾压5)夜间施工时,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6)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施工调查,摸清施工范围内埋设的光电缆、水管路等走向、位置,并进行拆移或保护7)完成必须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及土方运输道路,夜间施工时,要准备碘钨灯等照明设施二、施工工艺流1、工艺流程钻机对位→开钻→钻进→成孔2、操作工艺(1)钻机对位采用吊车将冲击钻吊到孔口对位,将钻机钻头的中心与十字护桩对位,具体操作方式是将桅杆的顶部下放重锤,使得重锤与孔中心的十字护桩交叉点重合,使得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对中桩孔中心,防止钻孔过程中出现过大的钻进偏差2)开钻开钻前应在护筒内存进适量泥浆;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小冲程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
如护筒外侧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锥,向孔中到入粘土,再放下钻锥冲击,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3)钻进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土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速、钻压、泥浆比重和泥浆量;在砂土或软土等容易坍孔的土层中钻孔时,宜采用慢速轻压钻进,同时应提高孔内水头和加大泥浆比重,如泥浆有损耗、漏失,应予补充并应按泥浆检查规定,按时检查泥浆指标,遇土层变化应增加检查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指标每钻进一定深度(粘土沙土层2m;全风化与强风化岩石1m、弱风化岩石0.5m)或地层变化处,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及时清除钻渣,使钻锥经常钻进新鲜地层同时注意土层的变化,在岩、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土层并记入记录表中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本施工段范围内存在岩溶地带,当使用冲击钻对岩溶区域桩基进行施工时,要在钻进过程中符合以下要求:按照设计图纸,本方案适用范围内的岩溶区桩基处理办法有2种:a、抛填片石+粘土处理;b、钢护筒跟进针对岩溶区桩基地质较复杂,部分溶洞呈斜面、串珠状连通且溶洞较大,采用冲击钻机多次卡锤掉锤,部分桩基反复塌孔回填,冲击钻机难以成孔的桩基,选择用钢护筒跟进成孔工艺施工桩基。
当分段溶洞全填充粉质粘土、砂砾、角砾或者半填充砂岩等,通过抛填片石+粘土处理能成孔时,选择该工艺施工桩基为了根据溶洞的发育规模而在钻孔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需对溶洞做判断和分类,按照溶洞的大小及有无充填物情况,溶洞分为小型溶洞、一般溶洞、大型溶洞、特大型溶洞,具体详见下表:溶洞处理措施一般选取表溶洞类型填充情况充填物描述溶洞高度溶洞埋深钢护筒抛填较大复杂型串珠状溶洞无填充、半填充——累计高度>5m——★一般溶洞或普通的串珠状溶洞无填充——溶洞高度>5m高度>5m——★溶洞高度≤5m埋深>15m★埋深≤15m★一般溶洞或普通的串珠状溶洞半填充——溶洞高度>5m——★溶洞高度≤5m埋深>9m★埋深≤9m★一般溶洞或普通的串珠状溶洞全填充承载力≤100kpa或地层描述为软塑状态溶洞高度>5m埋深>22m★埋深≤22m★溶洞高度≤5m埋深>5m★埋深≤5m★一般溶洞或普通的串珠状溶洞全填充承载力>100kpa或地层描述为硬塑状态溶洞高度>5m埋深>13m★埋深≤13m★溶洞高度≤5m埋深>3.5m★埋深≤3.5m★岩溶处理措施:溶洞处理采用抛填法处理时,抛填时按业主要求,通知监理及时计量①根据溶洞大小备足成孔用水、粘土、片石、水泥等必备材料,确保意外情况出现时,不致发生停工待料及其他严重的事故发生。
②在溶洞中钻进,由于孔桩进入溶洞范围内,溶洞不是整齐的,顶板和底板犬牙交错,高低不平,钻进溶洞顶板及底板都存在一个斜面开孔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地质柱状图掌握钻进标高或冲击声判断,钻进接近顶板1.0m 时应控制冲程在0.5-1.0m 以内,当钻孔至溶洞时,按照总体方案中粘土和片石或水泥的比例进行回填,回填一层,采用钻头冲击一遍,尽量使粘土和片石(及水泥)保持密实,直至回填高出溶洞顶以上1~2m回填完成后,向孔内注入稠度较大的泥浆,使其自然浸入片石缝隙中,然后采用钻头小冲程高频率冲击穿过空洞,不盲目追求进尺,将粘土和片石挤入孔壁,实现人工造壁若溶洞内泥石护壁出现漏浆时,应再次回填,反复回填、反复冲击,直至不再漏浆为止钻头在洞内冲击高低不平的岩面时,或一面有岩,一面悬空时,容易造成卡钻或斜孔事故纠偏方法仍然是抛填片石和粘土,用低冲程打密,反复循环多次,保证冲孔质量岩溶地层钻孔处理措施:①钻至离溶洞顶部1米左右时,准备足够的小片石(粒径为10~30cm)和粘土,对于半充填和无充填物的溶洞要组织足够的水源②钻至离溶洞顶部1米左右时,在0.5~1.0m范围内变换冲程,逐渐将洞顶击穿,防止卡钻。
③对于空溶洞或半充填的溶洞,在击穿洞顶之前,应有专人密切注意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一旦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水,然后根据溶洞的大小按3:7的比例回填袋装粘土(或粘土坯)和片石混合料、整包水泥,进行冲砸堵漏,只有当泥浆漏失现象全部消失后才转入正常钻进,如此反复使钻孔顺利穿越溶洞④对于溶洞内填充物为软弱粘性土或淤泥的溶洞,进入溶洞后也应向孔内投入粘土、片石混合物(比例1:1),冲砸固壁⑤钻头穿越溶洞时要密切注意大绳的情况,以便判断是否歪钻若歪钻应按1:1 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至弯孔处0.5 米以上,重新冲砸4)成孔在达到钻孔设计深度时终孔,在终孔后经项目部技术员自检并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成孔检验,检验孔型、孔深、孔径、垂直度等,并通知设计代表对地质岩样进行确认,并填写终孔检查记录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清孔作业成孔后要检查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小于1%,孔深不得小于设计规定,沉渣厚度小于5cm清孔厚泥浆指标要求:泥浆比重要求在1.03~1.09之间,粘度在17~20Pa*s;含砂率小于2%,胶体率大于98%三、质量标准(1)钻机对位时钻头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
2)钻进过程中泥浆指标要达到以下要求:各阶段钻孔中泥浆性能指标性质阶段试验方法新制泥浆循环再生泥浆清孔泥浆容重(g/cm³)≤1.11.08~1.21.06~1.1泥浆相对密度剂粘度(s)22~2920~2517~20标准漏斗粘度计失水量(ml/30min)≤1014~16≤10滤纸、玻璃板泥皮厚(㎜)1.0~1.51~2≤1尺量胶体率(%)100≥96≥95量筒含砂量(%)<1.00.3~3<2.0含砂率计PH值8~108~98~10试纸(3)成孔后采用检孔器检查孔型、孔径:检孔器为钢筋制作,有效长度为4~6倍的桩基直径,且不小于6m,外径不小于设计桩径,成孔后,利用吊车吊起检孔器放入成孔孔位,以检查钻孔桩孔型及孔径4)钻孔成空质量标准要求如下表:钻孔成孔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孔的中心位置(mm)50mm孔径(mm)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1%孔深不小于设计规定沉淀厚度(mm)<50mm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3~1.09;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四、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1)成孔检查检测孔深与沉渣时应采用以下方法:孔深:利用测绳检查,将测绳底端放置一垂球或长度为20cm的钢筋棍,放入孔位中,经确认到达孔底后,在护筒顶部测绳位置做出标记,缓慢提升,再测量标记位置到垂球或钢筋棍底的长度为孔深。
孔底沉渣厚度:同一种吊锤、同一种吊法,某两次测得孔深之差2)岩溶区桩基施工时要格外小心钻机所在的平台稳固性,必要时要采取额外的平台加固措施,回填过程中要对片石与粘土以适当比例进行混合,保证封堵效果,回填前要通知监理工程师与主管工程师做现场回填量确认3)关于钻孔过程中的要求与质量保障措施:①开钻时孔位必须准确,使初成孔壁竖直、圆顺、坚实②孔内水位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③钻孔作业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有钻杆的钻机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其他钻机将钻头提出孔外,孔口加护盖④钻孔时分班组连续作业,认真填写施工作业记录,每钻进2m或地层发生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进入持力层每隔0.5m捞取一次渣样,渣样要冲洗干净并作标识、登记并用专用渣袋留存,每袋不少于0.5kg,并与地质设计资料进行核对⑤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验,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⑥填写钻孔记录表4)冲击钻钻进过程中注意事项:①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按照“小冲程,勤松绳”原则进行,在护筒刃角处,应小冲程低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当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的冲击钻孔。
②在砂类土或软土层钻进时,易塌孔需要控制进尺、小冲程、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③在钻孔钻进过程中注意地层的变化,并在滤砂器上部进行取样,当发现地质构造与设计地质资料有出入时,要注意及时反馈,重新核对,确定桩底标高④严格控制冲程: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冲程应严格按照土层变化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坚硬密实层或漂石层时采用大冲程(4~5m),最大冲程不能超过6m,防止卡钻,冲坏孔壁或使孔壁不圆入孔内岩石表面不平,应先投入粘土、片石将表面垫平后、在冲击钻进,防止孔位倾斜、塌孔事件发生⑤进入基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