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音乐五线谱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音乐盒》3课时教学设计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8页
文档ID:397217812
人教版音乐五线谱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音乐盒》3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1/8

人教版音乐五线谱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音乐盒》3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歌曲《铃儿响叮当》2.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打字机》3.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要求1.能以欢快、灵巧、和谐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铃儿响叮当》2.在欣赏两首描述性的器乐曲中提高欣赏器乐曲的兴趣和能力3.在音乐活动中全面锻炼歌唱、器乐的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1.欣赏器乐曲时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乐曲的理解2.背唱二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教学难点 1.听音乐填写音乐主题中缺少的音 2.二部合唱的整齐和谐教学准备相关的范唱带及伴奏带、录音带,以及图片音像等资料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出来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声部和谐3.背唱这首歌曲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闻名于世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三部曲式,第一乐段的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描绘了雪橇在不平的山路上跃上滑下的情景,这是一个平行乐段,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的把握第二乐段的旋律大多是平进,表现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小伙伴们内心的激情,这也是一个平行乐段,二部合唱清新飘逸,好似清脆的马铃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1.导入 教师介绍本单元名称《 音乐盒》的意义先介绍八音盒,再讲述本单元取名八音盒的意义 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会乘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大多是从电视上见过雪橇,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们议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议论)?对!一般都使用马或购来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在这首歌曲中雪橇使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扬鞭歌唱,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 2.学唱歌曲: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3.讲解弱起 学生随录音轻轻唱歌词注意第2、4、6 小节中弱起的词句 4.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5.重点教唱第二声部 6.再次欣赏歌曲的范唱,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合唱部分,并努力向录音里的效果靠拢 7.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 放录音:《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 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三、总结 四、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打字机》教学目标1.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2.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3.通过模仿学习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材分析 1.《维也纳的八音钟》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在44 岁那年,根据一个匈牙利民间故事创作了歌唱剧《五个冒险的故事》后来,柯达伊将歌唱剧的主题音乐改变成为管弦乐组曲,取名《哈里·亚诺什组曲》,全曲有六首标题性乐曲组成其中的第二首就是《维也纳的八音钟》,描写哈里自吹他与公主一起来到维也纳富丽堂皇的王宫,突然听到宫中的八音钟叮叮当当的正在报时的情景 2.《打字机》《打字机》是一首管弦乐小品,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42 岁时的作品,当时电脑还没有诞生,美国的办公大楼中处处传出打字机的声音。

打字机是一种手动的机械,能迅速打出英文,每当打完一行需换行时,机器会自动发出一个铃声,以提示换行,换行时需将机头倒回左边,在从左到右打字作者从打字机的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了这首世界闻名的管弦乐小品,他将真正的大自己作为节奏乐器,衬托着快速灵巧的旋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 1.导入 交待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 2.欣赏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 从课本上的插图谈起,介绍八音盒和维也纳 介绍作曲家柯达伊 欣赏音乐 请学生谈谈听后的初步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单独播放主题音乐几遍,引导学生完成天空练习 3.欣赏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教师介绍打字机 教师介绍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欣赏音乐 请学生说说初听后的感受 复听提醒学生注意回铃声和调转机头的声音学生模仿用打字机打字的动作 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随音乐敲击 4.创编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练习,我们先来 唱一唱课本中出示的例子铃声是怎样的呢?的铃声是五花八门的,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设计。

教师抽查几组的创作,可选择几个公布,师生共同演唱评议在用同样的方法填写自行车的铃声三、总结四、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教学目标1 、熟练的演唱《铃儿响叮当》,合唱更加和谐动听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良好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的愉悦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闻名于世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三部曲式,第一乐段的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描绘了雪橇在不平的山路上跃上滑下的情景,这是一个平行乐段,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的把握第二乐段的旋律大多是平进,表现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小伙伴们内心的激情,这也是一个平行乐段,二部合唱清新飘逸,好似清脆的马铃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新授 1.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这节课我们就要将演唱、演奏和表演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的表演,自由地创造 2.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要求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3.分小组为第二段配上打击乐器 请学生思考选用那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现“叮叮当”的铃声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请几个小组为全班同学表演 6.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活动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部分学生表演注意防止学生因情绪兴奋而喊唱,要引导学生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三、总结四、课后反思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音乐五线谱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音乐中的故事》4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演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2.完成“老鼠和大象”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材分析 《大象和老鼠》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体歌曲歌曲运用行进的节奏、朗读的穿插以及舒展开阔的音高进行叙述大象与老鼠在广场上的遭遇,表现大象的硕大、老鼠的渺小以及自不量力的老鼠的下场歌曲节奏样式丰富,乐句有短而长,节奏有急促而舒展,音域由窄而宽,演唱形式有独唱有合唱,整个歌曲在对比中有统一,适于歌唱,表演效果颇佳,难度适中 教学过程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二.教师范唱 《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二声部合唱部分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部分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声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找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教学目标1.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2.根据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教材分析         《洋娃娃之梦》  这是一首儿童钢琴独奏曲,入选全国业余钢琴考级曲目作品通过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型的变化,刻画不同的意境,描绘了洋娃娃富于童趣和幻想色彩的生活作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行板《摇篮曲》、中速《洋娃娃的梦》、小快板《洋娃娃的舞蹈》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表演《老鼠与大象》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洋娃娃的梦》    1.听录音。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五、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教学目标1. 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材分析 1.《小拇指的故事》 1908年,拉威尔从17世纪法国诗人查理·贝洛民间故事集《鹅妈妈的故事》中选取了几则故事创作了钢琴组曲《鹅妈妈组曲》,包括《睡美人》、《小拇指》、《瓷偶女皇》、《美女与野兽》、《仙境般的花园》《小拇指的故事》描绘了小拇指在迷失的森林中寻找回家的路 2.《瓷偶女皇》《瓷偶女皇》根据乌诺阿夫人的童话《小绿蛇》创作童话中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魔法变成了丑姑娘,英俊的王子被变成了小绿蛇为了恢复本来面貌,丑姑娘和小绿蛇来到瓷偶王国,后来在女皇的帮助下,两人恢复了人形这首乐曲描绘丑姑娘求助于瓷偶女皇,当丑姑娘洗浴时,瓷偶王国的瓷娃娃奏响了各种乐器,到处充满了叮咚声,女皇庄严的出现,公主恢复了美丽的容貌。

教学过程一 、复习歌曲《老鼠和大象》,引入新课   1.复习歌曲《老鼠和大象》   2.引入新课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鹅妈妈组曲》,用音乐叙述了鹅妈妈讲的5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拉威尔创作的乐曲中《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   3.请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