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吉安十二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浸种:一夜春雨涨堂前,万木生芽迎句芒 南宋楼璹的《耕织图》是“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被誉为“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相传元代程棨临摹时,给每幅图加留了空白,并在空白处用小篆题写了楼璹的五言八句律诗,通过图形说明与文字描述的结合示范,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传播和农耕文明的传承 “耕图二十一”画面中一座简明整洁的农舍,门外草木生发,屋前溪水潺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三名男子看年纪似祖孙三代,正相互配合为这一年的耕作准备谷种:左侧的男子挽起裤腿立于溪水中,伸出双手正欲接过装满谷种的竹篮;中间的男子立于岸边,将手中的竹篮递出;右侧的老者拄着拐杖,好似在叮嘱浸种的注意事项溪水中已有两篮浸泡着的种子,并排着,竹篮上面还放着增重的石块,以便让种子充分地浸泡在溪水中耕图二十一首·浸种【宋】楼璹溪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筠篮浸浅碧,嘉谷抽新萌西畴将有事,来耜随晨兴只鸡祭句芒,再拜祈秋成画面的右侧是楼璹的诗,诗的首联与颔联是对画面内容的陈述:一夜春雨过后,溪流上游水量充沛,门外的溪水也涨了起来;农户们把装有种子的竹篮浸入清浅的溪水中,浸泡后的种子就会萌发出新芽。
诗的颈联和尾联则结合农时要求、农具选用、农俗文化等对画面进行了补充说明:立春意味着今年的农事即将开始,农户们清晨就要早起带着犁等农具到田里整地,出发前还要杀一只鸡祭祀春神,以祈祷秋日的丰收浸种(乾隆和诗)谷种如人心,其中含生生韶月开初律,向阳草欲萌三之日于耜,东作农将兴筠筐浸春水,次第宛列成画面左上方是乾隆题写的和诗,前三联都是陈述和解释“浸种”的背景和意义:谷种如同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寄寓着一年的收成和生计;韶月(立春)开始进入新的一轮二十四节气,朝阳的草将要发芽;农历正月一过就要拿耜(即“犁”)开始准备今年的农事了尾联则以白描的方式强调了画面重点:装满种子的竹筐浸入溪水,一个挨着一个整齐地排列着祭“春神”祈秋收“只鸡祭句芒”中的“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主管草木生发的“春神”《礼记·月令》中记载:“孟春之月……其帝大嗥,其神句芒……”表明句芒为孟春之神又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孟春即春季的首月,具体指立春至惊蛰期间其间冷空气开始减弱,气温逐渐回暖,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人们在立春祭祀句芒,举行迎春仪式对“春神”的祭祀,远在周朝时就有,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初而杀鸡祭祀的由来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
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鸡是一种神兽,具有驱邪祛病、祈福祝祷的作用因此,在祭祀活动中,鸡常被当作祭品楼璹的诗由民间采风而成,其中记录的农俗皆是民间认可和采用的活动形式古代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农户们在立春之际杀鸡祭祀句芒,以求风调雨顺、秋日丰收农时不候 浸种有讲究1.把握农时宋代浸种的时间是在二月立春前后陆游就曾写下诗句“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这段时间如果是夜雨昼晴的天气,就能保证种子发芽所需的湿度和温度,因此画中题诗首句即言“溪头夜雨足”2.巧用农具浸种使用的农具是特制的竹篮,是一种用竹子紧密编织而成的篮筐,侧面看几乎没有孔洞,种子不会漏出,但水能够进入篮中,又有较好的透气性使用时,以竹篮盛放种子浸于清浅的水中,并在竹篮上压一块大小、质量合适的石块,从而确保种子在浸泡过程中,既能与水充分接触,又有充足的氧气3.科学原理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会休眠干燥的种子含水率通常在15%以下,生理活动非常微弱,处于休眠状态浸种是让种子从休眠状态复苏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浸种,待种子吸收水分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也会随着水分进入细胞,促进种子中的酶活化,增强胚的呼吸作用胚乳贮藏的不溶性物质逐渐转变为可溶性物质,并随着水分输送到胚部。
当胚获得水分、能量和营养物质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细胞就开始分裂、生长,胚根首先突破颖壳(谷粒外包的干燥鳞状的保护壳)发芽可见,要使种子萌发,首先必须使它吸足水分,至少要吸收相当于自身质量15%~18%的水分才能开始发芽,吸水量达到自身质量40%时才能正常发芽浸种所需要的时间与种子的谷壳厚薄、透水性强弱、浸种前种子的含水量以及浸种时的水温等相关籼稻吸水较快,粳稻吸水较慢;种子含水量低的吸水较快,含水量高的吸水较慢;温度高时吸水较快,温度低时吸水较慢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传统浸种催芽的法子逐渐被取代,但《耕织图》中对浸种这一环节的农时把握、农具巧用以及技术细节的描述,依然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水稻种植技术的先进性摘编自《基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农耕文化研究》)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代程棨临摹《耕织图》时,在空白处用小篆题写了自己创作的五言律诗,促进了农业科技传播B.楼璹《浸种》诗的首联与颔联描述了画面内容,颈联和尾联则补充了农时、农具和春秋的农俗等信息C.乾隆和诗的尾联“筠筐浸春水,次第宛列成”对应画面中溪水里两篮浸种、排列整齐的场景。
D.浸种需吸收相当于自身质量15%~18%的水分即可正常发芽,且吸水量与种子类型、水温等相关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耕织图》原作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既展现了农耕场景,又传播了农业知识,体现了实用性与科普性的结合B.楼璹诗中“只鸡祭句芒”和其他记载印证了古代祭祀春神的习俗,说明农耕活动与民俗文化密切相关C.文中详细解释了浸种的科学原理,如种子吸水后酶活化、胚乳物质转化等,体现了古代农耕技术的科学性D.乾隆和诗将“谷种”比作“人心”,赋予农耕活动情感寄托,与楼璹诗相比,加入了对浸种意义的阐释3.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浸种是农耕生产的关键环节,需兼顾自然条件与技术细节春雨过后,溪水上涨,农户将谷种装入竹篮,压上石块使其 ① ;选择此时浸种,既因立春后气温回升适合萌芽,也关联着 ② 的农俗传统;而种子萌发的核心条件,除充足水分外,还需 ③ 以保障酶的活化与呼吸作用及胚乳物质转化4.对文中“祭‘春神’祈秋收”的内容是否保留,人们看法不一,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5.文中“浸种需把握农时”的理念,与《齐桓晋文之事》中“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思想有何共通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黄河东流去(节选)李 凖天冷了,摊摆在街上坐不住人,写信的也少了有时徐秋斋坐一天冷板凳,连个烧饼也混不上出门前,李麦说:“大叔,摊就别摆了,也赚不来钱,何必受那冻换个营生,在旅店门口卖洗脸水拿个铜盆,买几条新毛巾就行了徐秋斋说:“天亮他娘,别出点子了读书人,落魄了,叫我去拧着热毛巾喊着卖,干不了!”李麦拗不过,只好由他正发愣,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走到摊前,衣衫褴褛,头发散乱,含着泪,呆呆地看着自己 “小妮,写信吗?”姑娘说:“打听个人徐秋斋说,“谁?家是哪里的?”姑娘忽然流下两行泪说: “大爷,我没有家我的盐丢了!昨夜里在盐行里被盗了姑娘就是梁晴自从在黄河上天亮①泅水逃走后,她爹就被打死在船上了鬼子兵把船抢到北岸,忙着渡河,她乘机跑到大堤下的高粱地里,藏了一天一夜,后来听着没有人喊马叫了,才跑出来她打算去赤杨岗找天亮和他妈李麦走了没两天,就听说黄河扒开口子,赤杨岗全淹了后来碰到几个背盐的妇女,得知难民大多逃到寻母口她也背了六十斤盐,跟着来了当看到寻母口一片灯火时,她觉得每一盏灯都像是天亮的温暖眼晴来到一家叫作“福兴盐行”的门口,一个长着鱼眼蛤蟆嘴的中年人见了就喊着:“大嫂们,住到我们行里吧!明天就开秤。
说着拦住为首的一个妇女,热情地去接她的盐口袋睡到半夜,听见有人喊:“有贼了!有贼了!”接着吵吵嚷嚷一会儿,掌柜来到窗下,说:“大嫂们,出事了!”“出什么事?”“你们的盐被偷走了!”众人跑到放盐的临街房,一扇门倒在地上,盐全没了掌柜哭丧着脸说:“这贼逮住就得把他撂到黄河里,连秤也偷走了几个妇女哭着,诉说着本钱的来由梁晴也哭得像个泪人似的,一个人来到街上,一直走到徐秋斋摊前徐秋斋看着这个小妮,心中着实可怜,问:“盐在谁家行里被盗了?”一听是“福兴盐行”,“唔”了一声,前几天,这个盐行就说是被盗了,坑过一群人他又问:“掌柜怎么说?”梁晴说:“他说也没办法,叫我们赶快走!”他一听大声说:“他放屁!走,妞!我跟你去找盐!”到了盐行,那几个妇女,还在哭哭啼啼徐秋斋大声问:“谁是掌柜的?”那个掌柜一看来个老头,不像农,不像工,不像商,不像兵,不像财主,却也不像穷人他心里有点纳闷,壮着胆说:"老先生,我就是徐秋斋指着梁晴说:“这闺女的盐,是在你这行里放吧?”掌柜的说:“是啊!夜里被盗了徐秋斋说:“货只要进到你大门里,你就得负责行里这么多盐没有丢,偏偏丢了她们的盐?”门口人越来越多,徐秋斋嗓门越来越大掌柜心里骂着,装出可怜相说:“我赔,这三两百斤盐还能穷了我。
这贼非追不行!我要报案徐秋斋说:“早该去报案,说不定这贼还在你这行里没有跑哩!”大家“哄”地一声笑了伙计算了算账,把钱赔了回到摊上,徐秋斋向梁晴说:"你不是要找人吗?”梁晴说:“找一个亲戚徐秋斋问:“啥亲戚?”梁晴低下头半天说不出话来,停了一会说:“有个婶子,还有个哥哥婶子是干啥哩?”“我不知道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亮说:“她是个半老不老的老婆,说话响亮,还是大脚,眉毛上边有个痣她孩子个子高高的,方脸盘,对了,还是双眼皮!……”徐秋斋笑起来了,说:“妞,你把我说糊涂了,又是婶子哩,又是半老不老的老婆哩你啥亲戚?咋失散的?”梁晴噘着嘴看了老头一眼说:“反正是俺亲戚徐秋斋见多识广,已经猜透了八九分,说:“哪乡哪村的?”梁晴说:“赤杨岗,你知道吗?”“赤杨岗?”老头听了一愣;“我太清楚了你问谁家?”粱晴忙说:“天亮家老头“忽”地站起来说:“找天亮啊!他就在这儿,他妈也在这儿梁晴一听,激动地抓住他的手说:“他……他……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哪里?……”她忽然口吃了,眼泪像小河似的往脸上流着徐秋斋说:“妞!我现在就领你去说罢撤了摊子,梁晴给他提着小板凳,一道向龙王庙走来吃罢早饭,李麦等正在拆洗被子两人闯进来。
老头喊着天亮他娘!你看这是谁?”李麦抬头一看,一下呆住了梁晴满眶眼泪,“婶子!”李麦大喊着:“晴!”丢下线锥子跑过来,一把抱佳她:“闺女!我苦命的乖乖!……”说罢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梁晴往地上一跪,喊:“婶子!……”像个孩子一样,紧紧地抱住李麦两条腿,哭起来有删改)文本二:开头的话李凖这本书的名字叫《黄河东流去》但她不是为逝去的岁月唱挽歌,她是想在时代的天平上,重新估量一下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故事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扒开黄河,淹没四十四个县造成空前浩劫的事件在这个大灾难、大迁徙的过程中,我主要写了七户农民的命运,写了他们每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注】①天亮:梁晴与天亮在逃难途中相遇并产生感情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徐秋斋拒绝卖洗脸水的情节,既体现了他作为读书人的清高,也暗示了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B.梁晴描述自己要寻找的“婶子”时,因为分隔的时间有点长,所以只能靠记忆拼凑对方的外貌特征C.盐行掌柜“鱼眼蛤蟆嘴”的外貌描写,给读者带来了直观的感受,也直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