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PP接口协议的原理及实现PC与单片机系统间高速传输的电路设计

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42KB
约5页
文档ID:323172193
EPP接口协议的原理及实现PC与单片机系统间高速传输的电路设计_第1页
1/5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EPP接口协议的原理及实现PC与单片机系统间高速传输的电路设计 前言 单片机系统中常常需要具备与PC机通信的功能,便于将单片机中的数据传送到PC机中用于统计分析处理;有时又需要将PC机中的数据装入单片机系统中,对单片机程序开展验证和调试目前常用的通信方式是串行通信,但传输速率太低,以9600bps计算,传输1MB至少需要10min(分钟)以上并行通信克服了串行通信传输速率低的缺点标准并行口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方式实现了由PC机向外设的单向传输,但实现PC机接收外设发送的数据则非常麻烦;而增强型并行口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协议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实现稳定的高速数据通信 一、EPP接口协议介绍 EPP协议初是由Intel、Xircom、Zenith三家公司联合提出的,于1994年在IEEE1284标准中发布EPP协议有两个标准:EPP1.7和EPP1.9与传统并行口Centronics标准利用软件实现握手不同,EPP接口协议通过硬件自动握手,能到达500KB/s~2MB/s的通信速率。

1.EPP引脚定义EPP引脚定义如下表1所列 2.EPP接口时序 EPP利用硬件自动握手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高速双向数据传输,软件只须对相应端口存放器开展读/写操作 (1)EPP写操作时序如图1所示 CPU实现向外设写数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程序对EPP数据存放器执行写操作; ②nWrite置低; ③CPU将有效数据送到数据总线上; ④nDStrb(nAStrb)变低(只要nWait为低); ⑤主机等待nWait变高,确认数据发送成功; ⑥主机等待nWait变高,确认数据发送成功; ⑦EPP写周期结束 (2)EPP读操作时序如图2所示 CPU实现从外设读数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程序对相应EPP端口存放器执行读操作; ②nDStrb(nAStrb)置低(如果nWait为低); ③主机等待nWait为高,确认数据发送成功; ④主机从并行口引脚读取数据; ⑤nDStrb(nAStrb)置高; ⑥EPP读操作周期结束 3.EPP端口存放器EPP接口除了保存SPP的3个端口存放器以外,还新增了5个端口存放器,如下表2所列。

WAIT:Wait状态位(1有效); INTR:中断请求状态位(1有效); USER1~USER3:用户自定义; TMOUT:保存(EPP1.7)超时标志位(EPP1.9)EPP控制端口存放器 EPP接口有EPP1.7标准定义,由于硬件厂商的原因,EPP现有两个标准:EPP1.7和EPP1.9,可以在BIOS/外围设备/并行口(BIOS/Peripheral Setup/Parallel Port Mode)方式中开展设置两者有如下不同点: (1)EPP状态端口存放器的位bit0,在EPP1.9中定义为TMOUT在EPP操作时序中,如果PC机数据(地址)选通信号变低后,且在10μs时间内,外设未能将nWait置为低,则TMOUT置为1,表示延时 (2)EPP1.9标准中,只有当nWait为低时,才能开始一个操作周期;但在EPP1.7中,无论nWait状态如何,nAstrb(nDstrb)都会被置低,从而开始一个新的数据(地址)操作周期 二、EPP接口传输数据的一个实例 在某单片机系统中,须要将单片机系统中数据存储器的大量数据传输到PC机中开展分析处理。

EPP接口(采用EPP1.7标准)硬件电路及软件流程图如图3~图5所示 GAL译码电路方程式为/O1=/I1*/I2*/I3*I4*/I5,EPP接口选通地址为2000H当单片机执行如下指令: MOV DPTR,#2000H MOVX @DPTR,A 就将存放器A中的数据锁存到数据总线上,便于PC机利用EPP接口开展读操作 C语言例程: #define SPPDATA 0x0378 //定义各存放器地址 #define SPPSTAT 0x0379 #define SPPCNTL 0x037A #define EPPADDR 0x037B #define EPPDATA 0x037C #include FILE *fp; Int data; Long i; int k;[page] fp=fopen(filename,“wb”); //打开要存储数据的文件 outportb(SPPCNTL,0x24); //向控制端口发00100100代码,初始化为读操作模式for(i=0;i《524288;i++) { while(!((inportb(SPPSTAT))&0x80)) //查询是否发送完毕 {} data=inportb(EPPDATA); //读数据 fputc(data,fp); //将数据存入文件 } fclose(fp); //关闭文件 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为: FLAG1 BIT P1.7 ;标志位 FLAG2 BIT P3.4 STADD EQU 0000H ;要传输数据段的起始地址 NUM EQU FFFFH ;要传输数据端的字节个数 COMMUN:MOV DPTR,#STADD COMM1:MOVX A,@DPTR PUSH DPH PUSH DPL MOV DPTR,#EPP_CE MOVX @DPTR,A POP DPL POP DPH SETB FLAG1 ;将P1.7置高 CLR FLAG2 ;将P3.4置低 JB FLAG1,$;查询P1.7为低,即nDStrb为低,表示PC读操作已完成 SETB FLAG2 ;将P3.4置高 SETB FLAG1 ;将P1.7置高 INC DPTR CJNE NUM,COMM1 ;循环NUM次 RET 实际应用该接口电路,能实现1MB/s的传输速率,并且性能稳定可靠。

如果应用EPP1.9标准,硬件电路不用变动,软件中可以省略对nWait开展判断的环节,速率能接近2MB/s 结束语 本文系统介绍了EPP接口的原理,并且给出了一个利用EPP接口实现PC与单片机系统间高速传输的实例EPP接口协议解决双向高速数据传输的难题,在智能测量、自动控制、数据传输等领域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5 / 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